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夏族傳統服飾簡介(三)北齊北周篇(常服與鎧甲)

(2016-04-22 10:22:52) 下一個

李辰在發跡之前,他穿的衣服是這樣的: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平上幘小冠,身穿紅、綠、黑色袴褶,腰係蹀躞帶,腳蹬靴。最前一人的蹀躞帶小環下懸掛著短劍、小囊等物。其後跟隨一侍者,梳雙丸髻,懷抱長劍。這是一群地位不高的庶民。從這個式樣上看,當時中下層人民是典型的鮮卑族風格打扮。

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

忍冬紋蹀躞帶(唐)

當了大官的李辰,平常在家是穿成這樣的(穿深藍色的那位):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此時的李辰已躋身貴族行列。脫離了勞動人民本色,服裝寬袍大袖隨意而舒展,曲領內衣,頭戴籠冠,典型漢人的打扮。

 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南壁

貴族長者戴合歡氈帽,著交領寬袖袍服,腰束帶,是典型的漢服。

西魏北周時期,平民男子的常服與王宮貴族大不同。平民是以窄袖幹練的胡服為主體。漢風主要在上流社會傳播。而平民階層的漢裝不及上層社會普及,大多身著胡服,這應與胡服更適於西北地區騎馬或勞作有關。而上層社會已是典型的漢族人打扮。上圖中的兩個人,左邊是信士優婆塞,右邊是國王。兩人均戴籠冠,國王手裏拿著的和風火輪似的玩意叫麈尾,轟蒼蠅用的,坐在方褥上,有侍從持華蓋和羽扇。從服飾到用具不僅完全漢化,而且有南朝魏晉風度。看那三個侍從,短袍窄袖,就是上麵典型的庶民打扮。

北魏北周直到隋唐,常服裏最常見的是一種叫袴褶的衣服。就是莫高窟那群平民穿的短衣下褲,為胡服。特點為上身齊膝,可能大袖衣也可能窄袖,下身肥管褲。男女通穿。

再上一群西魏平民: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袴褶上褶領口和前襟有緣飾,下擺裝飾燕尾形緣邊。發式各異,最後那個東張西望的小男孩梳小辮兒,為鮮卑族索頭的形象。

花木蘭少女版。這華麗麗的大喇叭褲!

然而這正是袴褶的標誌。南北朝的褲有小口褲和大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大口褲打仗幹活不方便的時候,就用帶子係上:

稱為“縛袴”。此等形象到處都是男女通吃老少鹹宜:

這是一群要打仗的男人。

這是小女娃:

上一張可愛版的:

原圖是固原北周李賢墓壁畫,守衛李賢的文武二將。

就左邊這位文官的那條八分長肥腿靴褲,他就是走在今天的大街上,他也不過時。

咋樣?

現在領先潮流時尚大咖穿的,都是咱一千多年前玩剩下的。話說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和他太太吳輝的墓,有機會真應該去看看。出來的都是國寶。

熱火朝天幹勁十足的金城蘭州民眾們:

一群人在建塔:

北周 敦煌莫高窟第296窟北坡

農夫在春耕:

北周 敦煌莫高窟第296窟頂部連環畫

此肌肉男與上麵那幾位泥瓦匠,都隻穿著小短褲。此三角褲在當時有個十分動聽的名字:犢鼻褲。是一種無褲腿的短褲,用三尺布縫製,因形似牛鼻而得名。犢鼻褲是下層勞動者的常服。在壁畫中著犢鼻褲者多是漁夫、屠夫、船夫、泥瓦匠等勞動者,從漢至唐宋一直在下層社會中沿襲。

身著袴褶,穿長靿靴的馬夫:

 西魏 莫高窟第288窟

獵人在山澗捕射野牛:

西魏大統年間 莫高窟第285窟西壁北坡

上述各位都榮幸地進入了新中國的郵票裏。

這是中國人民郵政於1952年7月1日發行《偉大的祖國(第一組)敦煌壁畫》郵票一套4枚中的第一枚:

這是中國人民郵政於1953年9月1日發行《偉大的祖國(第三組)敦煌壁畫》郵票一套4枚中的第一枚:

這是中國人民郵政於1988年5月25日發行《敦煌壁畫(第二組)》(T.126)特種郵票一套4枚。

大部分敦煌壁畫出自佛經。比如這四張。西魏狩獵,乃第249窟北坡壁畫。取自於佛經《帝釋天》的故事。西魏戰鬥,取材於第285窟的佛經故事畫《五百強盜成佛因緣》。北周農耕,取材於第296窟頂部連環畫《善事太子入海取寶珠本生》的佛教故事。古印度波羅奈國的王子善事一天出城郊遊,看見無數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人,才知他們是為了生存終生操勞。善事太子決心入海取寶,救世人於苦難。曆盡艱險和折磨,終於從龍宮取得如意寶珠,以此人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北周建塔,取材於第296窟北坡東端的《福田經變》裏砌造佛塔的故事。

 

以西魏戰鬥這張圖為例,介紹一下當時的鎧甲。李辰他們打仗時就是這個形象:

原圖:

官軍騎兵從將士到戰馬都有防護裝備,戰馬全身披金屬鎧甲,騎兵頭戴兜鍪,著裲襠鎧,執長柄鎙,屬於軍事裝備精良的重裝騎兵。著紅色垂袖戰袍的是軍官。兜鍪:戰士戴的頭盔。

魏晉時期軍戎服飾複原圖。後麵那位頭戴兜鍪,比起胄來,形較方而短,鐵片鑄成,也有以厚革製之,在其表綴於鐵片,並有護耳,較胄輕便靈活。前麵這位頭戴的是胄幘,頂上常飾有紅纓或者野雞毛,有高而圓尖的胄幘,也有圓而似鍋的。他身上穿的就是裲襠鎧。

集合了集合了。排排站,吃果果。

從左到右:

裲襠鎧(北魏加彩陶俑,原件現存日本早稻田大學東洋美術陳列室);

明光鎧(北齊臨漳大墓出土明光鎧俑);

筩袖鎧(河南堰師出土魏晉俑,可以明顯看見封閉式袖甲)

筩袖鎧出土實物:

1968年在河北省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鐵製筩袖鎧實物所繪,該甲用兩千餘魚鱗甲片編綴而成,身甲上身的均為用絲繩固定組編,釺(披膊)與垂緣(甲裙)六排甲片為活動編綴,釺的腋下封口形如短袖,故名”筩袖”,該甲領口為方形,前胸對開襟,用絲線做絆扣連接,用織物包邊。墓主漢中山靖王劉勝死於漢元鼎四年,也就是該甲大約是在公元113年隨葬入土的,按時間計算該甲應該屬於漢武帝中期的遺物。

賀蘭三兄弟。馬比人威風。

北周 陶甲騎具裝俑

注意他們身後豎起來的那個大掃把。

前麵那個敦煌壁畫上也有。

這是河南鄧縣出土墓磚浮雕。時間是南朝。全身披甲的戰馬身上的大掃把。

這大掃把就是那“寄生”。好奇怪的名字。是全套甲騎具裝的一部分。安置在騎兵後背,保護將士性命。所謂“寄生”,應該就是“寄托保住騎兵生命”的寓意。是南北朝時出現的一種具裝配件。用植物的枝條捆箍而成,呈長條掃帚樣,安插在騎兵身後的馬背上,用以保護騎兵避免背部受襲。

“這隊人馬雖然人數不多,卻是裝備精良,人人全副甲胄,配弓帶箭,人手一隻長槊,高高豎起,徐徐如林。

當中三人,甲具更是華麗,他們每人騎一匹高頭大馬,整個馬身穿有黑色的皮質馬鎧,馬頭套著紋樣繁縟的金屬麵罩,露出耳鼻,麵罩的正中豎著一根長長的尖刺。讓戰馬看上去猶如遠古時期的怪獸。戰馬束鬃結尾,馬鬃梳作三花,馬臀上豎著紅色的寄生,上麵插著七根長長的雉雞尾羽,宛若孔雀開屏一般。這就是當世所謂甲騎具裝。”

---《北朝風雲 第十五章 馬賊驚現》

 

北朝時的騎兵裝備叫做甲騎具裝。也就是人甲和馬甲的合稱,是北朝重裝騎兵的防護裝具。這是全套馬甲騎具裝圖示:

馬穿齊了就成這樣了。馬鞍後麵那個孔就是安裝“寄生”的。

鹹陽出土施釉馬具戰馬。不知道啥朝代的。出現了單邊的馬鐙,應是南北朝,馬鐙剛發明出來的時候。

南朝甲騎具武士(江蘇丹陽出土)。寄生刻的跟噴泉似的。

用威武雄壯的大將軍大都督李賢的排列成陣之軍馬陶俑墊底:

最前麵那兩位鎧甲將士:

兩位都懷孕了。和前麵那兩個守門的時尚文武官一樣,都是栗特人。

那把鎏金銀壺瓶!此瓶刻畫的是引起著名的特洛伊之戰的美女海倫的三段故事。壺身上的人物是希臘的,製作是波斯的,使用的人是中國的。這麽一把銀壺把世界三大文明串起來了。

再接著八一下。這位柱國大將軍有個兒子叫李崇,李崇有個兒子叫李敏,是個大帥哥。李敏娶了北周宣帝宇文贇的女兒宇文娥英為妻,生了個女兒叫李靜訓,字小孩。這李小孩九歲就歿於宮中。她墓裏出的珍寶,比她曾祖父李賢的還多。230多件隨葬品,塞在不足3平方米的石棺裏。幾乎是把死者生前所需的日常物品一件不漏地都殉葬了。最顯赫的就是那串項鏈,出土時套在小孩的鎖骨上,她戴著它下葬的。也是波斯進口的。看來那時候上流社會流行波斯貨。

欣賞幾件葬品。全是波斯貨。現在都在國家博物館裏。中間就是那個項鏈,我買了一個仿製品,還要一千多塊人民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