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夏族傳統服飾簡介(二)北齊北周篇(朝服冕服與公服)

(2016-04-20 13:23:09) 下一個

接著看三品近侍文官這個官職的武弁朝服裏的身服,配飾和足服。

身服:絳紗單衣、絳紗帷裳、白紗中單、白裙、白襦。

配飾:絳紗蔽膝、曲領、白假帶、革帶,紫綬,水蒼玉,玉首劍。

足服:烏舄。

除侍中,中書令,左右騎散常侍這八位官員(史稱八貂)之外,其他中書門下內侍等官員都不可以加貂蟬。即使他也是三品官。用圖標注,三品官就是這樣的:

這些配飾,直到明朝結束都沒什麽變化。這是明萬曆年間的朝服像。(故宮博物院藏徐顯卿宦跡圖)皇極侍班圖中朝服的背麵(可見大綬)與側麵(可見玉佩)。

假如裴小娘子想要出席大朝會的話,她也必須穿這身行頭。她是長史官。這可是個不小的官。長史,各朝各代均為將相王侯的首席屬官,是最重要的智囊。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唐代的白居易曾於“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成為司馬,司馬就是長史的下屬官之一。一般這個官職都是兼任的,長史本人都有正職位,通常是首郡(即刺史駐地)太守。長史本身官階不定,視所屬機構而異,從三品至七品不等。

按北魏時期的禮儀誌記載,一至五品文官朝服,配飾加後綬、玉佩、劍;六品至九品則沒有綬、佩和劍。也就是說,隻要她是六品以上的官,她就得別著把寶劍晃蕩晃蕩地出席大朝會和重大慶典活動。

直到明代,朝服都是文武官員的禮服。穿著的場合,僅僅限於陪祭、元日冬至大朝會及拜表等有大事的場合。所以朝服並不是大眾理解的“上朝的服飾”。不過這不是最正式的禮服。比朝服更高級正規的禮服,專門用於祭祖祭天地的,學名叫冕服。式樣家喻戶曉,就是電視劇裏常見的那種帽子上垂一大堆珠子的,皇帝總穿的那個。其實那套冕服大臣也穿的。陪著皇帝祭祀時穿。

 

看一下《魏書》卷108《禮誌一》裏出現的北魏官員穿朝服的場合:“太和十五年(492年)十一月:帝釋禫祭於太和廟。帝袞冕,與祭者朝服。癸亥冬至,將祭圓丘。帝袞冕劍舄,侍臣朝服,辭太和廟,之圓丘,升祭柴燎,遂祀明堂,大合。”

到了太和十九年(495年),祭祀時三公及九卿中的禮官太常,也要服冕助祭了。“太和十九年十一月詔:三公袞冕八章,太常鷩冕六章,用以陪薦。”

 

武弁朝服從魏晉到唐代結束,不論文官還是武官遇到重大場合都要穿。區別在於武官不論幾品,都沒有那個小探照燈。而文官直到七品都有。八品開始就沒了。

就以上麵《魏書》這幾句話,介紹一下冕服。

 

大概隻要是中國人就知道冕服啥樣。電視劇裏皇帝穿的那個,印象就是皇帝臉前總晃動著一排白珠子。可惜沒一部電視劇是對的。那身行頭不是平時上朝見大臣穿的。是祭祀專用的,所以又叫祭服。

上麵這兩句話裏出現了兩種冕:袞冕,鷩冕。按《周禮》,其實是六冕之製: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鷩(發音:必。一種錦雞)。毳(發音:翠。細毛的意思)。絺(發音:吃。細葛布)。不同的祭祀穿不同的冕。這六種一眼看上去差不多,區別隻在於繡在衣服上的章紋花樣,還有那些珠子的串數,有多有少。下麵提兩種,大裘冕和袞冕。

 

大裘冕(電視劇《貞觀之治》中的李淵):

特點是沒有珠子,戴的時候用一根玉簪導向穿過發髻。

介紹袞冕前,先看十二章紋:

NOW, 欣賞一下天子的尊容:

左邊的隋文帝楊堅,右邊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兩位老兄袞冕上的十二章紋都隻能看到月亮。楊堅的那個左肩膀上隱約可見太陽。宇文邕的那個吸人眼球的不是身上,而是耳朵邊上那個從冕板上垂下來的小球。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充耳不聞”裏的那個充耳,學名叫“瑱”。

這十二章紋,哪些鏽在哪裏,從隋煬帝開始規範下來。冕服是玄衣纁裳,也就是上麵黑衣服下麵紅裙子。黑衣服上要有山、龍、華蟲、火、宗彝,共五章。紅裙子要有藻、粉米、黼(發音:斧。就是那個斧子,取果敢決斷的意思)、黻(發音:符。就是那個跟亞字很像的花紋)。這加起來是九章。這九章,就是二把手皇太子的冕服製式。如果是第一把手皇帝,則另加三辰,全在肩膀上。左為日,右為月,後背靠近肩膀的地方是星。亦即皇帝“肩挑日月,背負星辰。”

 

上麵《魏書》裏提到,陪同祭祀的三公,要穿袞冕八章。北魏的三公是太師太傅和太保。西魏延用,另加了低一級的三孤:少師、少傅和少保,三公三孤隻是榮譽贈品,不涉及實權。這些人的袞冕八章是什麽樣的,可以從承接了北魏製度的北齊判斷出。

 

北齊武成帝高湛曾規定過很詳細的冕製,並自稱是繼承北魏的。三公的八旒八章,青珠為旒,八章的章目是自山龍而下。也就是說,頭上八串青珠子,(皇帝和皇太子是白珠子,真麻煩),身上的裝飾為龍、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共八種。

 

北齊的高家皇帝似乎特別有文化,經常標榜自己才是中華的正統,周禮的唯一承傳者。南朝的宋齊梁陳也不甘示弱,於是南北之間總打嘴架,爭奪誰才是正宗。南朝的《宋書》有“索虜傳”,管北魏叫“索虜”;北魏針鋒相對,在《魏書》裏開一篇“島夷傳”,視江左為“島夷”。梁武帝蕭衍特喜歡搞禮樂工程,標榜自己才是周禮的複興者,北邊的高歡恨的大罵:“江東複有一吳兒老翁蕭衍者,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這也是為什麽高家皇帝熱衷於穿衣服,在“製禮作樂”時花樣翻新,以顯示自有的特色,更具正統資格,壓對手一頭。

 

所有漢人政權祭祀的時候都穿冕服。連袁士凱當皇帝祭天的時候穿的都是這個,因為他是漢人。朝鮮和越南,國王也要穿這玩意。因為朝鮮是明的藩屬國,越南也曾是,後來永久脫離了。朝鮮國王使用明代親王等級的九章冕服,明代時由宗主國中國賜予。朔望朝和常朝還有日參等平時上朝時,君臣都不穿這個,穿公服。眼前這麽多串珠子擋視線,本來就看不清誰是誰。什麽場合穿什麽服,這在古代有嚴格的規定。朝廷下發的典章裏有明確的指示,你遇到什麽場合必須穿什麽,其它場合要是穿了,就是逾製。你自己覺得某個場合挺神聖的你應該穿的正式些,那是不行的,你沒這個自由。

說實在的,就衝這身行頭,女人在古代也當不了官。當官在那時候首先是個體力活。淩晨三點就得起床,哪怕就是公服,所有零碎都齊了也需半個小時。五更時分也就是四到五點的時候就要到宮門口報道,一天之中最黑最冷的時候要在冷風裏度過。不時有監察禦史在你麵前探頭探腦,誰遲到了誰笏板掉了誰帽子歪了誰多咳嗽了幾聲,都給你記下來好參你不守禮儀。宮門開了從門口魚貫走到皇帝麵前,最小的皇宮北京的紫禁城,也有二裏地。這身行頭壓著,你要是體力不支倒在地上,你等著扣工資吧,好幾個月都得白幹。有的朝代皇帝心腸好點,比較人性化,看你凍的沒人樣了,給你碗粥喝,夏天給你碗冷麵,也隻限於三品以上的大員,比如唐朝的皇帝。明朝的正德更可愛,發明了寒暑假,太冷太熱官員們就別來上朝了,他自己也輕閑輕閑。可惜好心沒好報,反被群臣罵他不夠勤奮,其實是自己想偷懶。當官當到這等境界,和受虐狂無異。好不容易一幹人等聚齊了開朝會,皇帝在上麵說幾句官話底下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相互爭吵謾罵揭短,菜市場一樣,看著挺熱鬧其實啥事都解決不了。後來明朝那幾個皇帝對此程序煩透了不出來主持朝會,被文官們罵了幾百年。其實人家不過就是改了個形式,把召對改為諭旨而已。

下麵簡單說說公服。中國的公務員穿著專門的製服坐堂辦公,就是從南北朝開始的。在這之前鮮有記載。從北魏起,曆史書上有明確的標記:《北史·魏孝文帝紀》:“(太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製五等公服。”《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四年》胡三省注:“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綠、青。”由於省略了朝服許多繁瑣的掛佩,所以公服又有“從省服”之稱。也就是說公服比朝服少了蔽膝、劍、綬等物。

看一個西魏大臣的公服(敦煌西魏壁畫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西魏北周時期典型的官服樣式:頭戴籠冠,內罩平巾幘,外著寬袖大袍,領袖有緣飾,下著裙裳,腰束大帶。比上麵的朝服是簡化了點。從後麵鹵簿華蓋的排場來看這位的官不小,西魏柱國將軍之類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