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夏族傳統服飾簡介(一)北齊北周篇(《北朝風雲》人物為例)

(2016-04-18 12:15:00) 下一個

中國人稱自己為華人,華裔。中國又叫中華,創建的文明叫華夏文明。這個華字到處可見。這字到底指的是什麽?其實就是咱們這個民族身上穿的衣服。更具體一點,是指衣服上的花紋。

 

“華夏”這個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尚書正義》對此的解釋是: 冕服采章對被發左衽,則為有光華也。冕服采章,就是周朝以來中國人的衣服,被發左衽,是少數民族的打扮,亦即胡服。這話的意思是說,中國人的衣服和外民族的一對比,則顯得我們很有光華也。這話今天聽起來很自大,不利於民族團結也。

 

《釋詁》雲:“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春秋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注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

 

梅頤《偽孔傳》:“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華夏”一詞的本義即是: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也就是說華夏族是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禮儀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華夏”本義即有文明的含義。華夏二字在現實中的實體展示就是服飾、禮儀、經典。

 

管自己叫華人,可見沒有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重視穿著打扮了。每天把自己創建的文明,禮儀道德典章製度都穿身上。所以明朝滅亡滿清入主中原強製剃發易服,國際上以此事件為華夏文明終結的標誌,不是沒有道理的。你的服裝沒了,所以你的文明也因此消失了。日本和朝鮮宣揚華夏文明已從本土消失,他們才承繼了這個文明的正宗,總令一些中國人不舒服,可也沒辦法。人家也有一定的道理。

 

自西周時期的周公旦定下《周禮》,直到最後一個漢人政權明,中國人的服裝就沒怎麽變過。即使其中最動蕩的分裂時期,胡人也是以吸收漢人服裝特點為趨勢。北魏政權在漢化的過程中保留了一部分鮮卑人的衣著習慣,但總體來說是被漢化過來了。峨冠博帶的形象保存在壁畫和各種曆史文獻裏,隨處可見。比如這個:

《文昭皇後禮佛圖》 (現藏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

 

中間這位帶蓮冠霞帔,一手拈香的,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太太(之一),高照容。這幅浮雕是拓跋宏和高照容的兒子元恪(公元483年-515年)為紀念父母而下令開鑿的龍門石窟的洞口裝飾浮雕。一邊一幅。一個是《皇帝禮佛圖》一個是《皇後禮佛圖》。也就是說這幅圖裏雕刻出的人物衣冠發式和傘蓋,羽葆等儀仗製度,是當時北魏人的原樣。所有人都寬袍廣袖,一派典型漢人打扮。可見拓跋宏推行漢化的政策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既然都差不多,就挑幾個曆史朝代簡要八卦一下。正巧有高人在此連載曆史小說,說的是北朝舊事,拿來書中幾個人物參考參考。

 

先說重大典禮時該穿的衣服。以《北朝風雲》男一號,使持節、大都督、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蘭州刺史、世襲金城郡開國公、華部第一領民酋長李辰為代表。他如若想去參加元寶炬開的新年PARTY,他要穿成這樣:

這套衣冠的學名,叫武弁朝服。從北魏到北周北齊,一直到隋唐,這套衣冠變化不大。

 

每當我翻開曆史畫卷時,我都會為咱們祖先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所驚豔傾倒。這是一頂多麽富有創意的帽子啊!帽中套帽。像不像被關進鳥籠子裏的一隻貓頭鷹?還長了倆招風耳,還帶翻白眼的,還帶一小探照燈!

 

還別小瞧了那盞小白毛燈。不到一定級別的您還戴不上。您得是七品以上的官才有資格簪這個。那玩意學名叫“筆”。唐以前都用白色的毛,所以又叫白筆。上麵這個圖是清晰版的複原圖。南北朝真正的筆,比那個圖更誇張。欣賞一下刻於孝昌三年(公元527年)的寧懋石線畫。此時是北魏末年,就快分裂了。

寧懋石線畫 拓片石刻線畫 縱97厘米 橫182厘米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寧懋是北魏的一位官員。北魏遷都後負責宮殿的建築工作。這三組人物據說是寧懋本人,從右到左分別為寧懋青年,中年和晚年的造型。每像都有一個侍姬作為陪襯。中間和左邊這二位頭上簪的筆,更長更消魂。

 

看看筆到了明代,演變成什麽樣子:

 這是明代刻版《禦世仁風》中臨淮侯的形象。

 這是王陽明。

 

筆杆是竹質的,不知什麽工藝能把竹杆彎曲成這等形狀。這個竹杆彎曲到什麽程度,彎多少個圈,都是有講究的。不同級別爵位的,這些都有所不同。幸好不是鋼絲的,否則真成彈簧了。簪筆製度始於漢代。這是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的畫像石。身穿袍服的奏事官吏,頭戴進賢冠,耳旁像簪花一樣插著一支筆,叫簪筆。

漢代規定,官吏奏事必須書寫於奏牘也就是木簡上,寫完筆沒處擱,就插在耳邊,後來竟成官製。到了北朝時簪筆換了一種形式,由冠後懸垂一根纓繐到額前,就是剛看到的“垂筆”。

這是台灣1990年發行的《中華傳統服飾郵票》第四組:分別是殷商高冠胄,戰國華服王侯,魏晉簪筆廷臣,北朝垂筆官宦。四位看起來都不象好人,一肚子權謀。

 

再看一眼寧懋。最右邊的頭部放大圖:

他腦袋右側那個毛絨絨的尾巴,就是大名鼎鼎的貂蟬裏的那個貂。這幅雕刻裏他這個武弁首服,是有貂無蟬的帽子。總說貂蟬冠貂蟬冠,其實貂是貂蟬是蟬。是分開裝飾的。不是所有加貂的都可以附蟬。北周侍臣武弁朝服冠上,隻有一些近侍臣可以附蟬。《周書·宣帝紀》裏有所記載,說宇文贇自己的通天冠上加了金附蟬,看見某些侍臣武弁上也有金蟬,覺得很不爽。另外提一下,那個三國演義裏著名的美女貂蟬,其實沒名字。她之所以叫貂蟬,就是因為她本來是漢室皇宮裏專門負責管理這種帽子的宮婢。

現在回過頭來詳細解釋李辰的朝服裝備和身上的各種零附件。

 

剛才提到李辰的那一大串頭銜,是有意為之的。他的官銜決定了他必須穿什麽樣的衣服。古代社會是個嚴格的等級社會。上下尊卑最明顯的體現是在服裝上。別說是上班,就是下班回家,休閑裝也不能胡穿。什麽身份年齡穿什麽顏色質地的衣服,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金瓶梅》裏就有詳細的描寫,大奶月娘能穿什麽式樣顏色的衣服,小妾潘金蓮隻能穿什麽顏色的衣服。紅樓夢裏也有很多。官員出席皇帝主持的慶典活動,穿的衣服和所站立的位置都是固定的,由他的官階決定。大概皇帝眼神都不太好,那時也沒有電燈,離那麽遠看不清下麵打工仔們的相貌,隻好憑穿著打扮判斷誰是誰。

 

《隋書·禮儀誌》裏記載了北魏輿服之製。後來北齊北周按這個製度分別演變出兩套類似的服裝體係。有差別但很小。直到隋時統一了。所以《舊唐書》說北魏北齊“輿服奇詭,至隋一統,始更舊儀”。李辰那一堆頭銜裏,屬於文職的是侍中和刺史。侍中比刺史官大,北魏直到唐代,侍中均為門下省官員,正三品,陪侍皇帝之左。也就是說站在皇帝左側。這是為什麽那張複原圖裏,他的貂尾簪在左側。侍中和左騎散常侍,都是這樣的。如果他是中書省的頭,比如中書令,或者是右騎散常侍,那個貂尾就在腦袋右邊。就象寧懋的那個貂尾朝右。

 

《隋書·禮儀誌》記載,侍中,中書令,左右騎散常侍等八位官員,所穿的武弁朝服為:

 

首服:武弁,加貂尾、金蟬,簪白筆。

身服:絳紗單衣(皂緣領袖)、絳紗帷裳、白紗中單、白裙、白襦。

配飾:絳紗蔽膝、曲領、白假帶、革帶,紫綬,水蒼玉,玉首劍。

足服:烏舄。

 

先說首服。武弁:又叫籠冠。就是頭上那個黑乎乎籠子一樣的半透明帽子。烏紗作成的。把兩個耳朵都護住。加貂尾: 隻有這八種官有資格加。或左或右。金蟬:籠冠裏頭,貓頭鷹倆眼之間有個黃色的東西,尖頭的好像山峰一樣,所以叫金博山。金博山上趴著一隻蟬。這個附蟬,每個朝代有不同的質地,有銀的,玉的,北魏是金的。由於博山上經常有附蟬,所以它又叫蟬璫。

 

這是山西婁叡墓門內過洞西壁北側壁畫上的門官圖。這位北齊的大臣頭上有明顯的蟬璫,右側有貂尾簪。墓主婁叡,從這個姓氏便能猜出他是什麽身份了。此墓1971年被偶然發現,宏偉壯觀的壁畫歎為觀止,震驚世界。

現在聊聊他們頭上那個狀如貓頭鷹一樣的東西。那玩意學名叫平巾幘。如果摘了那個籠冠,裏麵就是平巾幘。武弁朝服一定要戴平巾幘。這是沒有籠冠的大臣。同樣出自北齊婁叡墓。

是不是那時候的人都愛翻白眼啊,這銷魂的小眼神!這位是墓門外東側的門官。西側也有一位。

 

看這個。高潤墓裏的壁畫。眉來眼去的侍從們。可能正琢磨鄭大車今晚上又要出什麽新花樣哄兒子睡覺了。史載高潤長得十分美型。這高家還真出不少人材。

這是河北省磁縣北朝墓出土的戴平巾幘的武士俑。此墓位於碰縣西南灣漳村。墓主身份還未確定,多數人認為是北齊文宣帝高洋,上麵高潤的哥哥。高潤墓也在磁縣。

幘本是古時一般人裹在額頭上的布。王莽時做成有硬挺的頂部,可以覆罩整個頭部,接著出現了頂部呈介字形屋頂的幘,是為介幘。此外,東漢時用一種平頂的幘作戴冠時的襯墊物,稱為平幘。庶民所用。他們不可以戴冠。所謂平頭奴子的說法,就是這麽來的。西晉末年,出現了一種前麵呈半圓形平頂,後麵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時不能覆蓋整個頭頂,隻能罩住發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幘(也稱小冠)。《宋書•五行誌》講到晉末輿台所戴的平巾幘很小,而衣裳博大,成為風流時尚。《隋書•煬帝紀》說大業二年規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幘,穿袴褶。

這是高洋墓壁畫的複原圖。走進河北省博物館,首先看到的就是兩側複原後的北朝壁畫。

可以看到每個侍臣頭上籠冠裏都有一隻小貓頭鷹(平巾幘)。還叫平巾幘,其實是斜坡形的。這是原圖。看不清。

這是同一個墓裏出來的戴小冠(平巾幘)跽坐伎樂陶俑。可見斜坡。

首服到此為止。下次接著聊身服,配飾和足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