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個人資料
匆匆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津的煎餅果子和上海的包腳布

(2016-09-28 19:32:37) 下一個

到上海以後,每天早上起來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出門買早點。清晨的上海,馬路上到處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上學的學生,買菜回家的家庭主婦。我也不例外地加入到這個隊伍裏,去買早點。在我家後麵的一條馬路上(萬航渡路)有十幾家早點供應攤販,或商鋪。其中有一個設在弄堂口的包腳布攤頭,因為長期經營,攤主為人和氣,食品衛生有保障,頗受人歡迎。經常有人排隊等候。我去了幾次以後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的忠誠回頭客。兩元錢一份的包腳布,加上鹹豆漿,簡直是巧妙的配合。百吃不厭。

有人問,到底這個應該叫煎餅果子,還是包腳布?煎餅果子和包腳布是一樣的嗎?在大多數人的心目裏,差別不大。但是仔細研究一下,發現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在哪裏呢?

有人認為,包腳布的做法與煎餅果子的做法略有不同:一個是用蛋麵向外的,一個是蛋麵向內

從網上查閱發現:煎餅果子是起源於天津市的一種以麵糊攤製成煎餅、再於餅上打入雞蛋攤開、後卷起再裹入脆餅等食材,並配上甜麵醬等調味料,口感鹹鮮香脆,且製作便捷,立等可取,作為早餐比較方便、熱乎,終而成為天津衛小吃中受眾最為廣泛的名吃。

大約30多年以前,上海街頭出現了一些小攤,主要是在菜場的口上,現攤薄餅,裹上油條。作為早餐。原本的煎餅就是單純的麵餅,加上一些塗料,主要是甜麵醬和辣醬。年輕人還喜歡另外添錢,讓攤主加個蛋。這種以山東傳來的煎餅之法改良,卷上江南一帶的油條——較小巧緊湊,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名字----包腳布。現在的包腳布都一律加一個雞蛋。裏麵可以不要油條,改放脆餅。辣醬放不放,放多少,要不要香菜等,都由顧客決定。

據說它是由山東煎餅改良而來。山東煎餅是傳統特色麵食。源於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臨沂、泰安、菏澤、棗莊、濟寧等地區,屬魯菜係。山東煎餅,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以前坐火車經過濟南,站台上有不少售貨車,賣用玉米麵做的山東煎餅,又幹又脆,吃不出什麽味道,不知道這種特產的吸引人之處在什麽地方。

上海的包腳布則不然,上海的包腳布做得精巧。它的麵漿稀稀的,不像北方的煎餅果子那麽稠厚。還可以選擇雜糧做的的餅,烘出來的餅軟軟的,正好和裏麵油條的脆相映成趣。以前的包腳布攤子,總是挨著油條攤擺,為的是確保包腳布裏的油條剛剛出鍋。一口咬下去,吱吱有聲,香味撲鼻。

北方雖然出產小麥,但北方麵食的精致可口往往不及江南。這其中固然有飲食習慣和口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北方的麵食是主食,南方的麵食多為點心,以解饞為主,務必精益求精。北京的炸醬麵,粗獷豪邁,一大碗炸醬麵,配上一根清脆綠色的黃瓜,有些好漢隻要幾瓣大蒜就是美美的一頓。南方的麵條,麵條不多,湯水的熬製講究,配上各色不同的‘澆頭’,特色風味由此而來。這之間無所謂優劣,飲食原是生活的痕跡。

煎餅到了江南,為適應江南的飲食習慣,餅攤得比較薄了,小了。煎餅的原料有不同的選擇,可以有麵粉的,也可以挑選雜糧做的薄餅。裏麵的醬料不少攤販都是自己秘製,富有特色。

做包腳布的過程如下:

賣包腳布的攤子,都有一塊鐵板,攤主舀起一勺事先準備好的麵漿,倒在鐵板的中央,然後用一個「丁」字型的竹爿將麵漿攤開,成為一張極薄的餅。那個竹爿很簡單、也很有趣,就是一塊一虎口長、二指寬的薄竹片,中間打個洞,插上一根細竹簽而已。麵漿沒有什麼稀奇,就是水加麵粉,衹是要浸透,浸的時間不夠就會有顆粒,影響美觀也影響口感。麵餅將熟之際,打一個雞蛋在餅上,再用竹片攤開。

待雞蛋定型將熟時,用小三角鏟鏟起翻麵,煎上一會兒。再翻回來。此時抹上主要調料,通常最普遍的是甜麵醬、辣醬(或撒幹辣椒末),再灑上蔥花,部分人喜歡而亦有人不喜,故製作者通常會現場詢問食客。如果顧客需要還可以加上香菜。加過調料後雞蛋已經完全定型熟透,放上油條,或薄脆,再將煎餅卷起,對折疊起,交與顧客。一份美味的包腳布就大功告成。

後記:有幾十年沒去過天津,也有幾十年沒有買山東煎餅,煎餅果子和山東煎餅的描述,如有不當之處望請諒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吃出健康' 的評論 : 周末愉快,願美食陪伴著妳。
吃出健康 回複 悄悄話 兩種都喜歡吃,看著就想吃。祝周末愉快!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lden' 的評論 : 在萬航渡路武定西路往北,靠近曹家渡路西的一個小弄堂口上,這是去年四月份的故事。
olde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匆匆客' 的評論 : what?去年還能買到2塊一個的?哪兒買的啊。推薦下。我去年也回去一次,在羅倫路四川路附近的攤頭上買的,要4塊錢。什麽小籠生煎鍋貼湯團都漲價了。。。。倒是新白露這些廉價餐廳,價格低得我一愣一愣的。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lden' 的評論 : 去年我買的是2元錢一個。喜歡吃,價廉物美!
olden 回複 悄悄話 鹹漿和豆腐花是我的最愛,每次回上海爸媽都早上拿個大飯碗去買給我。這個圖看得我口水花花地流啊。原來這個叫包腳步啊,我從小到大都叫它煎餅。。。。。。上大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的是1.5元一個,到了工作了變成2塊5,出國的時候是3塊,現在估計要4塊錢一個了吧。。。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認為的絕配,哈哈。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秋水_伊人' 的評論 : 這兩種也都是我的最愛,在美國我還喜歡吃各種各樣的wraps,無論哪個風味的。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萸香慢' 的評論 : 是這個意思。以前都沒有聽說過。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明白了,原來在上海早晨經常吃的。我也再來份豆漿:)
秋水_伊人 回複 悄悄話 一直喜歡天津煎餅,上海的這種看起來應該也很好吃的。
紫萸香慢 回複 悄悄話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上海肯定沒有這個食品的。第一次吃煎餅果子是在北京街頭,而且是在冬天,熱乎乎地一出來,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8' 的評論 : 是的,據我的回憶應該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以前上海從來沒有聽說過‘包腳布’這種食品,也不知道是哪位無聊食客給起的如此一個匪夷所思的名字,讓人一下就記住了。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妳也喜歡?看來它是夠大眾化的:))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OMG, "兩元錢一份的包腳布,加上鹹豆漿,簡直是巧妙的配合。百吃不厭。" yes yes yes !
x8 回複 悄悄話 步字打錯了,硬是-布
x8 回複 悄悄話 中秋鄉愁那股勁還沒過,又來了煎餅。再一次牽動了思鄉的那根神經。07年回天津探親,到現在九年沒回去了。煎餅是我們天津特色早點。最上乘的煎餅是純綠豆麵做的。煎餅的另一種吃法是在攤好的煎餅上撒上蔥花香菜,再上麵放上熱氣騰騰的羊雜碎包起來,趁熱吃,那種美滋味沒法形容,如果不喜歡羊肉那就另當別論了。上海的包腳布應該是天津煎餅的變種。
六十年前大串聯去上海停留二十多天,沒見包腳步;04年華東五市遊,在上海也沒見過包腳布,如果有那就是近些年的事了。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葉子好!就當是我今天送給妳的精神早餐。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rdong' 的評論 : 那就把它歸入煎餅果子。上海現在還有一種叫“三寸金蓮”的包腳布,我沒有吃過,朋友說等我回去請我嚐嚐,但是一聽名字就沒有胃口了:)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二種都好吃啊! 放老油條更加好吃!,
祝匆匆客好!
erdong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這種煎餅我家人都愛吃,回國時女兒還早早起來要跟我去菜場買煎餅,要加辣。但不知道叫這個名字啊,知道的話不知他們還能吃不,我也要打個折扣了,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