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台上下涵。十裏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500多年前, 詩人文徵明在北京盤桓數日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詩中描繪的北京,與我們今天熟悉的這個缺水城市大相徑庭。據《光緒順天府誌》記載,清末北京有河溝140條,湖潭28個,有名的泉26個。由此可見,北京自古就有一派水鄉風情。
1860年,內城北垣外壁及護城河。圖左遠處為安定門,右邊為地壇壇牆,護城河上有攔河水閘/ 攝影:(英)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1870年,東便門外大通橋、通惠河(在外城東段北垣外這段即為外城護城河)、內城護城河(近處)。大通橋內外是漕運轉運碼頭,可見橋西側的駁船,此時外城東北角樓還完好/ 攝影:(英)托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
1870年,朝陽門迤南的內城東垣外壁,護城河兩岸
1870年,宣武門箭樓西南麵及環繞甕城的護城河,馬匹在河邊飲水/ 攝影:(英)托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
1870年前後,正陽門至宣武門之間的內城南護城河、內城南垣外壁和墩台,正陽門甕城西月牆向西拍攝,近景為甕城外的民房和騾馬
1870年,正陽門箭樓東側甕城上南望正陽橋(護城河橋)、五牌樓
1872年,正陽門箭樓西側甕城上南望正陽橋(護城河橋)、五牌樓、前門大街,遠處可見天壇祈年殿/ 攝影: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
1876年,崇文門西側,圍繞甕城的內城南護城河/ 攝影:(英)托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
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聽取郭守敬的建議,開鑿通州至元大都的運糧河道。郭守敬設計了一條“西折南轉”的引水路線,把昌平白浮泉的水,經京西北的甕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然後再向東自和義門(今西直門),進入元大都,匯聚為積水潭。自此,積水潭成為大運河的端頭。積水潭的水向南連通皇城內的太液池,向東出地安門外萬寧橋,沿皇城東牆外南行,經文明門(今崇文門)出大都,再往東流向通州匯入北運河。京城水係由此初現端倪。鼎盛時期,元代打造了8000 多艘運河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從江南運來的漕糧運到積水潭碼頭。漸漸地,積水潭附近的煙袋斜街、鍾鼓樓一帶,商賈雲集,湖光水色,岸邊歌台酒榭,文人騷客吟風弄月,成為元大都中最為繁華的所在。
1900年,內城東垣外護城河風光和渡船(明信片)
1900年,西直門西南麵全景,環繞甕城的內城西護城河(明信片)
1900年,內城東南角樓西南麵及,內城南護城河(明信片)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北京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南方漕船不再北上,積水潭也漸漸衰落。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後,重新定都北京,但他考慮到皇城的安全,下令不準漕船入城。積水潭從此失去了漕運碼頭的功能,成為了一片沒有活水的內湖。朱棣為了滿足追隨他北上的南方大臣的思鄉之情,下令在積水潭周邊種植稻米、蓮藕,並建觀耕亭。稻荷飄香時,積水潭附近呈現出一派江南水鄉風景。此時,連接六海(即西海、後海、前海、北海、中海和南海的合稱)的護城河,承擔起北京城裏主要的水路交通。
1901年,朝陽門甕城外護城河橋及朝外關廂(東向)/ 攝影:小川一真
1900年,內城東垣及護城河景象,遠處城門為東直門/ 攝影:(美)雷尼諾恩C.E. LeMunyon
1900年末,朝陽門南側,內城東護城河環繞甕城而過,箭樓重建後,城樓和甕城也修葺一新
1901年,東便門外大通橋西內外城護城河匯合處。外城東便門西水關,內城東南角樓,內外城結合部碉樓/ 攝影:(德)穆默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1901年,朝陽門甕城外迤北的內城東護城河及內城東垣外壁。遠處城樓是東直門,朝陽門箭樓塌毀後,靠擺渡過護城河/ 攝影:(日)小川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