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62)
2016 (160)
2017 (84)
二百五,十三點,這些罵人數字都是怎麽來的?關於二百五這個數字的由來,有以下一些曆史傳說。
源於曆史故事
戰國說客蘇秦遭刺殺身亡,齊王為了盡快捉拿凶手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麵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麽個分法?” 四個熊孩子立即回答說:“這好辦,每人二百五。”
齊王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
源於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個秀才,年少不得誌,連個孩子也沒有。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源於推牌九
牌九係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麽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裏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麽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麽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麽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於中國的貨幣計量單位
過去的銀子10兩為一錠,500兩為一封,250兩即為“半封”,諧音“半瘋“。時間長了,民間漸漸用”二百五“(半瘋)來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二百五在影視劇中也多次提及,有時候二百五不是代表的罵人。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攝製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
接下來我們說十三點。
對於十三點壹讀君(yiduiread)最先想到的就是裝十三這個詞,因為壹讀君曾經萌萌噠的問過別人為什麽不是裝12、11、而是13.後來才知道是英文字母B。壹讀君被自己蠢哭了。其實B這個詞是根據十三點的意思之後派生的同義詞。十三點”是上海市井俚語,1922年《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要》中釋癡字共十三畫,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癡。
十三點也有一段因為愛情的戲說。《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戲中,祝向梁暗送秋天的菠菜,梁傻乎乎的無動於衷。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與“兩三八”諧音,這三個數相加是十三,譏諷梁山伯是“十三點”。“儂真是梁山伯,伊主動對儂有意思,儂還格能憨搭搭”
十三點,二百五這樣的詞語在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對話中有可能引起一場格鬥。但是在關係好的異性間跳出來,它的意思就會變的曖昧起來。在熱戀中你女盆友笑眯眯的拋一句“十三點”效果是不是跟嬌羞的說一句“討厭”效果是一樣一樣的。
這是個可愛版本的十三
(上海白相)
漢字的簡化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代就出現了。「國」字的簡化字出現於唐朝時期。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就已經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劉」字的寫法。
近代的漢字簡化行為,始於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控製的地區內,實行了簡體字政策,以一批簡化了的漢字,取代原來的漢字。這批簡化了的漢字,部份是傳統沿襲下來,部份則由太平天國新造出來。這些字並不依照漢字原來的六書係統,也不依從歷來的漢字字體演化。但筆劃比原來漢字減省。
到近代的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遷裏,首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在五四時期,錢玄同積極宣揚漢字筆畫太多,過於繁複,在學術和教育界使用時諸多不便,開始了把漢字簡化及拚音化的研究。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製《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很多人認為繁體漢字的書寫過於煩瑣,如果當年政府沒有推行簡化字,那麼中國的以減少文盲為目標的掃盲運動則無法達到效果,即中國長時間內仍將有大量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