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62)
2016 (160)
2017 (84)
前幾天,太太在家裏做針線活要紮透4層布料時,困難重重。由此而想起了以往在國內曾經用過的頂針箍。
不少90後,甚至80後不要說用過,可能連見都沒有見過“頂針箍”。5,60年前,在馬路上,尤其在菜市場,可以經常看到哪家的保姆,或者一些奶奶,外婆,手指上帶著一個黃燦燦的頂針箍。
以前人們穿布鞋的多。布鞋的鞋底由多層布鋪成,上麵有一層按照穿鞋人腳型大小剪裁的“硬襯”鞋樣。然後用納鞋底的大針穿上專用的粗線,一針一線,密密麻麻納成。把納好的鞋底與另外做好的鞋麵縫合起來成為一雙新布鞋。納鞋底,做鞋麵,每縫一針都要把“頂針箍”用力的往前頂。“頂針箍”都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此外,在普通老百姓家裏結婚不比穿金戴銀,不比豪車成群。相比的是被子的多少,也就是“幾鋪,幾蓋”。“幾鋪,幾蓋”也是新房的主要擺設之一。越多越好就越風光,在普通老百姓家裏,就憑借著棉被的好壞多少,一眼可看出這家的貧富程度。
以前的被子還沒有流行被套。被子由被裏,棉絮,被麵組成,首先鋪好被裏,再在上麵放上棉絮,然後在棉絮上放好被麵。再把被裏折上來包住棉絮,還把被麵的邊也覆蓋一點。 然後就用比較粗的棉線穿在被子用的大針上,把被裏,棉絮,被麵縫為一體。因為棉被的厚度,故每縫一針都要把“頂針箍”用力的往前頂。“頂針箍”也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頂針箍,跟戒指一樣大小,外圈表麵布滿小凹坑的金屬圈,一般是鐵製的,也有黃銅製的。把“頂針箍”套在手指上,用凹坑頂住針的尾部,以免針滑動。再用力把針往前頂,穿過要縫的物品。如此反複的做著一樣的動作,針因為反作用力分散,壓強減小了。才會不致於紮到肉裏。
今年夏天回國,婆婆聽我說帶到美國的頂針找不到了就把她的送我了~~~還是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