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個人資料
匆匆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3年中國人壽命增加了8.5歲!其實,做到這10個習慣,遠遠不止增加這麽點!zt

(2015-09-21 07:23:35) 下一個

8月份,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在線發表了全球188個國家2013年“健康壽命”調查結果,1990年至2013年,23年間,中國出生期望壽命2013年為76.5歲,較1990年增加了8.5歲。

你以為就足夠多了嗎?這隻是平均!如果你做得夠好的話,你的壽命絕對不會拖後腿!

健康時報記者采訪了運動、醫學、飲食、心理、保健等多個領域專家,為大家支招10大最重要的健康習慣。

習慣一:每天都要吃到綠色蔬菜

2012年,英國華威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莎拉•布朗教授發表在《社會指數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約85克,一個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狀況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夠提升生活滿意度、心理健康和快樂感。美國一些地方甚至已將菠菜、甜菜等寫進醫生處方,旨在抗擊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表示,蔬菜雖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但烹調時也要注意細節,比如盡量新鮮、瓜菜先洗後切、煮炒菜時間不宜過長等。

習慣二:每天堅持睡午覺

關於午睡,近些年調查規模較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於心髒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午5時,有3個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時的高峰較明顯。

“在日本有個調查,有午睡習慣的司機比沒有午睡習慣的司機出現交通事故的風險低得多。”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宋崇升說,道理很簡單,日間小睡讓大腦和體力都能得到時間修複,暫時放下工作、釋放壓力,讓大腦恢複到比較專注的狀態。

宋崇升建議,日間午睡一刻鍾左右為宜,最好別超過半小時。如果午睡時間過長,反而會出現醒著卻反應遲鈍的感覺。

習慣三:每周保證一條魚

2014年,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一項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非油炸魚,有助於改善腦部健康,提高記憶力。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係副教授範誌紅指出,魚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改善大腦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薦成人每日攝入魚蝦類50~100克。對65歲以上老年人來說,吃魚可降低發生老年癡呆的危險性。

習慣四:一周至少走7小時

美國《自然》雜誌曾報道稱,60歲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鍾以上,可預防老年癡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從健身角度講,散步本就是一種低廉、低風險卻很方便的有氧運動方式。穿一雙輕便運動鞋,每天早晚出門走幾圈,雙腿穩步前行,雙臂擺動起來,心血管係統也因此受益。

習慣五:性生活規律

性生活是延長壽命最愉悅的方式。多項研究表明,性高潮次數與長壽之間存在關聯。性生活不僅能讓人感到愉悅,還使人體上的每一塊肌肉得到了鍛煉。性生活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減輕壓力,甚至控製食欲。建議每周2~3次性生活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習慣六:嚼口香糖練記憶力

腦子越用越聰明的老話是有科學根據的。

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久恒辰博在美國《神經元》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人在記憶某些東西時產生θ波會傳遞到大腦海馬區,刺激該部位腦神經細胞記憶功能。

因此,經常做些挑戰記憶力的遊戲和活動可延緩大腦衰老。2011年,發表在英國《食欲》(Appetite)10/11月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嚼口香糖的動作,可以讓腦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營養供應,這可能會提升記憶能力。

習慣七:多做家務事

很多人覺得做家務瑣碎麻煩。其實,家務事做得好,大腦的規劃統籌能力也好,把東西收拾還原,也能減緩記憶力衰退,對放鬆和鍛煉大腦都有好處。

比如,曬棉被、衣服需伸展身體,將肮髒油膩碗盤洗淨、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會給人很強的成就感,為大腦帶來快感。

美國拉什大學醫療中心阿倫•布克曼小組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身體活動,包括健身、做飯、洗衣、洗碗、打掃衛生等都與阿爾茨海默症風險降低相關。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即便是那些無法參與正規鍛煉的高齡人群也能從更積極的生活方式中受益。

習慣八:把堅果當零食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與不經常吃(或根本不吃)堅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幾次堅果的人死亡風險會降低。這是因為,堅果富含抗氧化劑、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有助於降低患上心髒病的風險。生活中可以把腰果當作零食來吃,把剁碎的核桃加入色拉,把杏仁攪拌到酸奶裏。但堅果熱量較高,每次不要超過28克。

習慣九:多跟別人聊天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說,隨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邊不斷有人離世,這會影響他們情緒,而有些老人離開熟悉環境與兒女同住,加之老年人對自己評價往往偏低,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因此子女要經常陪父母聊天。”

看似閑聊,其實對體力和腦力都是種鍛煉。聊天是一個動腦過程,老年人與人交流過程也是鍛煉反應和語言能力的腦部訓練。

習慣十:每天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一天之計在於晨。清晨8點,一覺醒來,你最需要的或許是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都是不錯的選擇。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記憶力提高了20%,大自然能讓人平靜放鬆,有助於注意力集中。

而曬太陽也能讓心情愉悅,預防維生素D缺乏。2014年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缺乏和嚴重缺乏者顯示出更高的癡呆事件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