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上海已經是中國最能花錢的城市了!今天小儂就帶你重溫一把!
80年代的市百一店休息天擠滿人,年營業額一億四千萬美元
80年代的上海,那個時候都是六天自願工作製,對於大多數人,第七天才是用來購物的,星期天的南京路擁擠到巴士幾乎無法通行。
一條聚集了人們夢想的大街,南京路的自行車鈴聲此起彼伏,一位交通管理員控製著紅綠燈,朝著行人大聲叫嚷。在這座沒有私家汽車的城市裏,自行車是寶貴的財產。
不過上海的街道比美國的許多城市幹淨,而且沒有異味——雖然早上擁擠的車流中有時候會有運送糞便的人力車。(每天有一萬噸糞便從沒有抽水馬桶的老房子中收集起來,糞便被運送到居民區菜田,因此上海的蔬菜供應很充足。)
我特別喜歡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的一個規定:如果你丟了一雙襪子中的一隻,你能另外買一隻替代。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是絕對的用戶體驗。
星期天的時候第一百貨的五層大樓擁擠了約20萬人。當時一年的營業額可以達到一億四千萬美元。
第一百貨所售商品琳琅滿目,從毛筆到消防水管,這裏銷售16種尺寸的保溫瓶,提供水龍頭和各種尺寸的墊片,80年代不是一個用完即扔的社會。
1980年這裏售出14766輛自行車,11424輛縫紉機和12509台電視機,本來電視機能賣出更多(一台9英寸電視機售價150美元),但是供貨受限製,需求也受限製。
買一台電視機,縫紉機或者自行車需要有配給券,當然也得有錢。配給券由工廠和居民區發行——數量不多,經常是作為獎勵發放。
80年代每月能掙40美元,可以衣食無憂
在以前,配給券同樣用於購買豬肉、雞蛋等日常用品,買米、麵、棉衣棉被也需要,但是上海看起來並非糧食緊缺,做的衣服也比我去過的另一個口岸城市廣州看起來漂亮。
無論如何,中國的大米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而第一百貨出售的耐穿的棉夾克隻售5美元。一個普通工人每月能掙40美元,可以衣食無憂。
進入消費革命,一位年輕工人(上圖,中間)帶著節約多年的積蓄和工廠發放的配給券來到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的電視機部門。決定購買之前,他正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調試兩台同樣型號的電視機。
1980年的“上海製造”讓人引以為傲
上海的曆史並不悠久。這個城市以其發達的工業和貿易而聞名。
1980年,上海有8000座工廠,從女工手工粘貼紙袋的小作坊到巨型鋼鐵廠各種各樣:上海生產的春雷牌收音機;飛人牌縫紉機;白貓洗潔劑和大白兔奶糖;金象巴士和白象電池等等...
那一年上海生產了價值390億美元的商品,占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工業產值的八分之一。
黃浦江上匯集了貨輪、油輪、渡船、駁船。上海當時每年處理八千萬噸貨物,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但是大多的貨物來自中國國內:比如來自大連的石油。國際貿易的貨物隻有一千六百萬噸。
上海船廠裏,工人正在組裝一台90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框架,有四層樓高。
那裏的工人似乎比實際需要的多,工廠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填充職員的流動或許也有好處——對額外人力的培訓,上海已經向中國的其他地區輸出了很多技術人員。
“我們工廠的年人均產值約為8000美元,”一位工程師說,“這在中國是比較高的,但是比起美國或者日本就非常低了,我們自知技術落後。但並不會永遠落後。”
上海市的女工集體參加運動會但其實在當時,上海的工業並不落後,甚至在中國是頂尖的。這個城市還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鞋油,汽車和電梯等。上海製造現在看來也是一種經典。
當時的馳名品牌,上海牌卡車
“你可以任意定製卡車的顏色,現在是軍綠色。我們以後可以提供淡綠色,桔紅色和黃色。”上海的街道將變得多彩。當時的一位工人說。
80年代的上海人懂得消費,會享受生活
工業不落後,帶來必然效應就是年輕人對消費觀念的崇尚,就像現在中國年輕人整體的消費思維一樣。
年輕人喜歡上了電影,在電影院門口買瓶塑料瓶的荔枝水成為了時尚,他們稱之為幸福。
當時的一場電影能持續播映一年。
搖滾樂和迪斯科音樂對於當時的年輕人來說是外來物,一切新鮮的活動都被一股腦接受,這些熱潮比中國其他的城市早了至少5年。
雙排旱冰鞋,過去叫潮流,現在叫複古
隨著消費觀的刷新,高檔餐廳也應運而生。比起現在自我標榜的吃貨,毫不遜色。
八十年代初,淮海路上的西餐館收銀台,那些熏火腿、紅腸麵包等等,都不超過一塊錢,冰淇淋咖啡隻有五角錢。
1983年的一桌酒席,位於當時最高級的國際飯店,價值二三十元,茅台酒8塊錢。這桌酒席的規格很高,當中的是什錦火鍋,旁邊的是茄汁鯧魚,有鴨蛋圍邊的是霸王鴨,蟹粉豆腐、熏魚、紅燒蹄髈。飲料桔子水,喝了之後舌頭上會留有黃黃的一層。
連對打扮也有了新追求,想要買五顏六色的新衣服,自由戀愛,外麵世界的氣息首先從人們對美和潮流的認識上開始。
1984年,華亭路服裝市場上集中了很多外貿服裝,成為當時上海的時髦發源地。
大波浪,是八十年代初上海最流行的發型,到八十世紀末這種流行才被傳播到邊遠小鎮。
那時候的談戀愛,羞澀含蓄。公共場所拉拉手也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此大膽在坐在一起擁抱也隻有在上海可以見到。
從那個時候起,上海的新人就已經開始照婚紗照了~
外灘則一直是談“朋友”的好地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1984年,人民公園,沐浴著晨光看書的女子,發辮上係著的蝴蝶結和椅背上掛著流行的軍用書包,會不會讓你想到現在的文藝青年。
一個小提琴愛好者。照片下麵的解釋是“他非常滿意他的現狀;一個孩子,一套有廚衛一室戶的房子”
這位上海老人實際上正仔細閱讀著一份雙文報紙的英文部分,他也許在二戰前學會了英語。
本文所用的大部分照片,均來自1980年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Bruce Dale。他對當時上海的消費革命專門拍了一個專題攝影。
它充分反映了上海在那個消費時代所產生出來的某種萌芽。盡管時過境遷,但這些照片依然能讓你感到1980年的上海,和我們現在這個消費時代之間微妙的關聯。
本文章內容源自於網絡
一並回複 '陶次瓦' 和“oldbridge” 的評論 : 謝謝來訪。剛一看40美元的第一想法就是240人民幣?但是仔細一想,那時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率與現在不一樣。查了一下是1.498,所以實際上是平均60不到,應該還是符合1980年的情況的。
您真細心,我本來還要質疑這40美元,確不知道當時匯率1.498,謝謝!
匆匆客的上海係列,讓人長見識!
是上海牌轎車
解放牌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