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鮮有聽到周圍有得糖尿病的人。那時物質匱乏,不少食品還要限量供應。職場的競爭壓力也沒有像現在這麽大。
90年以後物質逐漸豐富,再加上錯誤的生活方式,日漸增強的工作壓力,導致糖尿病病人井噴式地增長。2013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達1.14億,也就是說,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中國。糖尿病會增大患者罹患心髒疾病、中風和腎功能衰竭的風險。這會給中國的公共健康係統帶來巨大壓力。
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則表明,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超過了美國:11.6%的中國成年人患有這種病,美國為11.3%。1980年,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還不到1%。
更讓人憂慮的是,這項研究對將近9.9萬"健康人"進行了測試,發現有一半的"健康人"血糖達到了“糖尿病前期”水平。
糖尿病具有無聲無息的特征,許多患者直到覺得“最近上廁所多了”“最近吃得很多可是人卻瘦了”或者“為什麽老是覺得累”以後再去看醫生,才發現得了糖尿病。這是因為,當糖尿病悄悄侵入我們身體時,患者本人並不會感覺出任何不適。糖尿病的危險不在於糖尿病本身,而是在於它帶來的並發症。
得了糖尿病不光是病人自己有了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它會連帶整個家庭一起受到影響。家庭的飲食結構會受到限製(當然樂觀地講,全家都會注意到飲食健康)。出門旅遊因為飲食問題也會增加了局限性。
時代在前進,我們不能為了減少糖尿病而回複到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那怎麽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呢。要阻止糖尿病,首先要了解導致糖尿病的病因,在眾多病因中主要的有:
1.不當飲食;
2.不良的生活習慣,大吃大喝,缺少運動;
3.過重的工作壓力等。
所以想要預防患上糖尿病,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事實表明,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對預防二型糖尿病或推遲發病是有效的。人們應當:
1. 堅持年度體檢,明白糖尿病的血糖指標界限,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一旦發現指標異常,爭取早日診斷和治療。
2. 達到和保持健康的體重。
3. 經常運動——定期進行至少每天30分鍾強度適中的活動。如果需要,應該增加活動來控製體重。
4. 保證健康飲食,每天吃三到五份水果和蔬菜,並減少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5. 避免使用煙草——吸煙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
人們也可以通過相對價廉的驗血進行早期診斷。萬一得了前期糖尿病也無需緊張,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製,體育鍛煉,減輕體重,使其逆轉。得了糖尿病的病人,也可以采取同樣的手段,並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籍以達到控製血糖、預防並發症的目的。
殷切地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珍惜健康,遠離糖尿病!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