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退休聯合會

北美聯合會宗旨:1,幫助解答退休問題;2, 互通退休生活及活動信息;3,維護各種退休權益;4,動員和聯係社會各界幫助會員解決困難
正文

社會保障之公平是每個國家的責任---談聯合國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2015-03-11 09:18:03) 下一個
  社會保障之公平是每個國家的責任
>     聯合國1945年起草了 [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囯際公約],此公約1976年生效。中國於2001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簽署執行這一公約。這一公約的第九條是:"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


>     因此,締約各國都尊守這一承諾,在自己的國家依據憲法、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的具體規定來保障本國人員及曾在本國工作的外籍人士有權享受社會保障。

>     如:聯邦德國從意識形態上根本否定了納粹政權發動的侵略戰爭。但作為納粹政權倒台以後的政權,聯幫政府不僅承認對東歐各國和以色列等國國家的戰爭賠償(去年才賠償完畢),同時也撫恤前朝傷殘官兵。另外,1990年8月22日,東西德統一,於同月31日簽訂了 [關於西德與東德統一條約]。 在其條約的第三十條中規定:統一的德國接受原東德退休保障義務,按其東德原退休標準,逐漸增長至西德退休標準。眾所周知,原東德是社會主義國家,其社會保障積累遠不如原西德政府的社會保障積累。但統一後的國家從原西德國家社會保障積累中支付原東德公民的養老金。非但如此,德國政府還保障外籍工人的退休待遇。一位上海籍廚師,青年時代赴新疆支邊,七十年代返回上海工作,1990年在德國中餐館工作,持續十七年,不幸?患肝癌,返回上海後僅一個月辭世。經交涉,德國退休事務局根據他的勞工稅務,依法給他在上海的遺孀發放退休退休金,按季度定期匯款,分毫不差。
>     再如英國,解放前上海海關曆史上曾經不是由中國人主管,而是由英國人主管。在人事和收益等方麵,英國人從根本上侵犯了中國主權。抗戰期間,日本強占了上海海關。1943年1月,英美等國與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簽約,廢除了曆史上不平等條約。1945年日軍撤離上海,中國專家丁貴堂出任上海江海關稅務局,許多業務仍然與英國海關保持繼續的關係。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共產黨接管了上海海關,英國方麵人員完全撤離回國。可是令人驚異的是,直到文革結束,英國海關方麵的主管和財會部門一直沒有忘記當年上海海關的中國籍雇員。因為依照法律,這些曾在英屬機關中服務的職員,應該享受相應的社會退休保障。1978年,中國政治局麵初見平穩,英方就開始與中國海關取得聯係,主動要求履行相應的職責,給予當年的職員發放退休金和撫恤金,這些中國職員及眷屬還有少數人今猶健在。
>     此外,筆者還認識的一位中國婦女,其先生是德國人。其夫年青時曾在加拿大林場工作過2年,後又回到德國。在他年滿65歲時,突然收到加拿大政府退休事務管理部門的來信:每月按時匯給他近50€的養老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     縱觀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是世界各國的共識!不僅是本國公民,隻要為此國工作過的外籍人士,不受國籍和戶口的限製,都有權利得到他付出勞動而應得到的退休金。締約各國政府更負有責任來保障勞動者的權利。

>     因此,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到中年才移居國外的華人華僑,他們當時在中國為國家工作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他們對中國的奉獻沒有帶走,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積累也沒有帶走,對中國所交納的隱性(低收入高積累包括養老積累)養老保險更沒有帶走。中國政府應承諾對聯合國 [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簽約的責任,履行中國憲法、勞動法、社會保險法對勞動者的保障,支付華人華僑為中國工作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退休金。這是國家對曆史,對原在中國工作過的公民及勞動者的責任!
                                         linhu.gmx.net       何安莉    2015年3月1日於德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