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

生於七十年代,農村人,學習差。執著從軍,終遇出路。。。
正文

中越邊境的秘密戰爭

(2015-01-22 15:07:39) 下一個

日前,丁曉兵被晉升為武警少將。而他原中越邊境戰爭時期第二偵察大隊捕俘英雄的身份也被反複提及,這勾起了許多人對神秘的對越偵察兵輪戰的記憶。 (來自:騰訊軍事)

 

 

1979年中越戰爭後,越軍陸續占領老山、者陰山等地,驅逐當地中國民眾,修建防禦工事,還不斷炮擊中國境內。1984年4月,昆明軍區14軍對越方發起進攻,至5月中旬收複主要陣地。6月,越軍主力反攻,兩軍進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圖為1984年5月,進攻八裏河東山陣地的解放軍部隊。 (來自:騰訊軍事)

 

 

早在越南戰爭中,北越特工部隊就曾令美軍深感棘手。隨著中越主力進入相持階段,越軍特工的價值就顯得更加突出。這些小股精銳部隊頻繁穿越戰線,在解放軍控製區展開偵察、摸哨、破壞等襲擾行動,一時成為中方的心腹大患。 (來自:騰訊軍事)

 

 

1984年7月,越軍一支特工隊潛入中國境內,突襲並破壞了當時解放軍最先進的進口“辛柏林”彈道偵測雷達,此事驚動軍委。軍委首長表示:他們的特工可以進來,我們的為什麽就不能過去?此話催生了曆時5年的中國對越秘密偵察輪戰。 (來自:騰訊軍事)

 

 

在最高層直接過問下,各軍迅速抽調兵力組建偵察大隊,首批5支大隊7月下旬即已抵達戰區。整個中越邊境戰爭期間,先後有5批15支大隊參戰。需要注意的是,偵察大隊的參戰順序與其所在的軍區常規部隊參加兩山輪戰的順序並不一致。圖為第1偵察大隊官兵在國境地區了解地形。 (來自:騰訊軍事)

 

 

圖為準備越境偵察的第1偵察大隊,由武漢軍區第20軍組建。參加中越戰事前,解放軍偵察兵已多年未參加過重大行動;相比下越軍才結束與美軍的較量沒幾年,中方至少在實戰經驗上處下風。不過從裝備看,上級對偵察大隊參戰非常重視:偵察兵們配備了微聲武器,甚至還有試驗中的迷彩服。 (來自:騰訊軍事)

 

 

前線對偵察部隊的後勤保障還是比較到位的,偵察兵們獲得了各種裝備物資的優先供應權。這張13偵察大隊野餐的照片中,戰士們吃的是當時還很少見的軟包裝偵察兵口糧,比當時主流的鐵皮罐頭更便於攜帶,塞在包裏也不會出聲。 (來自:騰訊軍事)

 

 

偵察大隊被賦予的主要使命是偵察捕俘,查明情況;巡邏警戒,防越軍襲擾,從而確保主戰場翼側安全。圖為第2偵察大隊一支小分隊某次任務留念,中間隊員負責喬裝偵察任務,黑衣則是越南平民的傳統服飾。當年丁曉兵就在這支大隊擔任捕俘手。 (來自:騰訊軍事)

 

 

化妝偵察隊員藏武器用的竹簍。與人種差異明顯的美軍不同,中越兩國同為亞洲人種給喬裝提供了天然便利。越軍特工常喬裝成中國人,解放軍偵察兵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來自:騰訊軍事)

 

 

有時中國偵察兵甚至會喬裝成越軍執行任務。雖然參戰時大部分偵察隊已久疏戰陣,上次著名的滲透行動或許還要追溯到“奇襲白虎團”的時代;但事實證明,中國偵察兵後快速重拾了這些技術,並且一點也不比美越特種兵當年差。 (來自:騰訊軍事)

 

 

進入敵區的解放軍偵察兵渡河。滲透行動類似美軍特種部隊在越戰期間慣用的“長距離偵察巡邏”:小股部隊潛入敵方控製區,盡量避免正麵交戰,尋機窺視敵方部署,捕捉俘虜,必要時呼叫炮兵殲滅對方高價值目標。 (來自:騰訊軍事)

 

 

圖為偵察隊的工兵正在拆除一枚地雷。參加滲透的偵察兵要時刻小心各種各樣的危險:兩軍前沿真空地帶密布著數以百萬計的各種地雷,雷場密度居世界前列;而偵察兵的任務卻注定他們必須經常穿越這些死亡地帶。 (來自:騰訊軍事)

 

 

圖為一名偵察兵下山時崴腳的瞬間。以第二偵察大隊的總結報告為例,該隊有的滲透行動長達20多天,滲透縱深10多公裏。不像美軍必要時有直升機可用,中國偵察兵們基本全靠兩條腿和耐力完成任務。 (來自:騰訊軍事)

 

 

前線偵察兵們的偽裝服。很多人應該看過那段著名的1988年敵後捕俘行動錄像:偽裝良好的偵察兵就在路邊草叢裏設伏,中套的越軍幾乎走過頭頂也沒有發現他們。 (來自:騰訊軍事)

 

 

捕俘是解放軍偵察大隊的行動重點。捕俘不僅能探知敵情,頻繁的人員失蹤還能給對手製造恐慌情緒。圖為13偵察大隊任務期間後送一名越軍俘虜,打頭一人手持國產67式微聲手槍,是偵察兵們任務中常用的武器。 (來自:騰訊軍事)

 

 

第14偵察大隊一次成功捕俘行動後,對捉到的越軍進行包紮。即使成功捉到俘虜也絕不能掉以輕心,按很多老兵的說法,越軍被俘後經常假裝配合,一抓住空當就會逃跑甚至反擊。所以在當時的照片中,經常見到被揍得鼻青臉腫的越軍,甚至有時偵察兵會因“下手太重”誤殺俘虜。 (來自:騰訊軍事)

 

 

對越作戰時期的丁曉兵。丁曉兵所在的第二偵察大隊由武漢軍區43軍所屬偵察力量組成。1984年10月他所在的二連捕俘後撤退時與越軍發生交火,他被手榴彈炸斷右臂,這才有了今天“獨臂英雄”的故事,可見捕俘作戰風險之高。 (來自:騰訊軍事)

 

 

圖為第13偵察大隊張建剛烈士遺體被隊友搶運回我方陣地。1988年9月15日將金地區伏擊捕俘行動中,張建剛被越軍手榴彈擊中傷重犧牲,事後戰友在其骨灰中找出106塊彈片。第13偵察大隊在參與輪戰期間陣亡的3人全是犧牲在這次戰鬥中。 (來自:騰訊軍事)

 

 

偵察大隊輪戰製是為對抗越軍特工襲擾而生,偵察兵們自然也必須對越軍特工進行反滲透作戰。圖為第1偵察大隊捕獲的一名越南特工,而第2偵察大隊的行動總結中顯示,在一年多的輪戰中,該大隊共設伏警戒4萬餘人次。 (來自:騰訊軍事)

 

 

第1偵察大隊的偵察兵對越軍藏身的山洞實施清剿:一人負責投擲手榴彈,一人在另一側持槍掩護防範敵方將手榴彈丟出。 (來自:騰訊軍事)

 

 

炮兵在中越邊境戰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中國在炮戰中的勝利一定程度上也應歸功於偵察大隊。在滲透行動中,偵察兵經常要摸清越軍重要目標,用無線電引導炮兵攻擊;也要經常冒巨大風險拔掉越軍的炮兵偵察哨。圖為一個前沿觀察哨。 (來自:騰訊軍事)

 

 

任務歸來後饑渴難耐的偵察兵。從84年7月到89年1月,解放軍偵察大隊在長達5年的輪戰中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較大戰果,成功對抗了越軍的襲擾,並留下眾多經典特種行動戰例。這些中國最精銳的步兵用實戰表現再次證明了中國軍隊的實力。 (來自:騰訊軍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