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我帶小女兒回國,趕在了元宵節之前。由於大年十五還算過年,所以家裏的親戚們見麵都給了幾年沒有見麵的孩子封包。小女兒很高興,這樣的過年文化,在加拿大盼了好幾次,連我姑姑後來都說,要是回國,就算不是過年,也要給孩子封包。不然孩子老是趕不上,就總得不到封包了。
看著老二從各個角度拍下封包外形和裏麵錢的照片,微信發給姐姐那個高興勁和成心要氣氣姐姐的得意樣子,我無奈的搖搖頭:畢竟還是一個10歲多的孩子。大四歲的姐姐明顯比妹妹懂事,根本就沒多大的情緒變化。
別看我們家老二平常對於錢不是很有概念,但是她懂得取之有道。除了每周得到的三塊錢,她有時候替工作得腰酸背痛的爸爸捶背按摩也每次掙個三塊五塊的,都是勤勞致富。而且她不小氣,有幾次爸爸媽媽手頭沒有現金問她借,她馬上就拱手奉上。我們看她態度那麽好,還錢的時候就加利息給她,於是她不知不覺成了一個小富婆。別看小姑娘平常大大咧咧像個男孩子,自己的小桌子上收拾得不是很幹淨整潔,但是錢卻好好地放在罐子裏藏好。這次回國忽然得到一疊錢,可真樂壞啦!
在中國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她想用自己的錢買,不過大人都沒給她機會,畢竟難得在一起,所以她的錢基本上都保持沒用。我就想著小姑娘得帶著錢回加拿大得瑟了。別看她看重錢喜歡數錢,對於給需要的人捐錢她是不反對的。有一次我和同學談起國內某名畫家畫了很幼稚的作品要價極高也有人買,老二湊過去看了看那個作品問,是不是殘疾人畫的,如果是,她就買;聽說不是,就說一分錢也不浪費!從她的這種態度可以看出她在加拿大學校所受到的教育裏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懷。
到了準備離開中國回加拿大的前一天晚上,小姑娘把自己衣服收拾好,就開始重點處理她的封包錢啦。奶奶一再交代,錢要交給媽媽安全些。小姑娘也沒多吱聲,就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把封包錢都攤開一張一張地數。我們都沒管她,當她在玩,猜想等她數好疊好,整理完自然會交給我替她保存。
等我們打包好再看小姑娘,她也終於數完了。我看看木地板上放著三疊錢,都是一百元一張的。不知道她是什麽意思。爺爺奶奶也圍過來看著小孫女,等著孩子的說法。沒想到我們聽到的是小姑娘不緊不慢地說:“總共是6100塊錢,這個三千錢我想留給奶奶,這個三千塊我想留給婆婆,還有那一百塊我自己留著看,我沒有中國這樣的錢,所以要留一張。”表情輕鬆自然,就像她平時做遊戲那樣。
那一刻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麽,我該說什麽,我能說什麽。我聽見她奶奶說讓她帶走,她的心意奶奶領了。跟婆婆打電話,婆婆和奶奶的說法一樣,也是讓老二把錢自己留著。我們已經給雙方老人錢了,這項支出是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孩子參與負擔的,也從來沒有和孩子提過,她怎麽會有這樣無私的想法?
一直到第二天上飛機回加拿大,我都沒有從前一天的感動中反應過來。老二在飛行過程中和我聊起有關中國的事情,後來問到我們當初為什麽移民到加拿大,我說,因為可以生多一個孩子。老二點點頭,“是的,你們到加拿大是對的,幸虧你們有我!”
是啊,這是怎樣的幸運,讓我們擁有這樣的女兒!除了感激,我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