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裏,凱迪聽著聽著故事忽然就流下眼淚,旁邊的老師看見就走過去小聲問她怎麽啦,她說“我想媽媽--”老師安慰她說,媽媽去工作了, 她在幼兒園好好玩到下午,媽媽工作完了就來接她。她止住了眼淚,靜靜地看著老師,老師擁抱她,並接著對她說:“我也想我媽媽,每個人都會想自己的媽媽。”凱迪得到了理解和安慰,就點點頭,繼續聽故事了。
是的,每個人都會想自己的媽媽。隻不過不同的人想念的方式不一樣。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小小孩子會哭鬧,因為看不見媽媽;大一點的孩子會說出來,或者在門口等著媽媽,或者從窗口焦急地看;再大一點的孩子,知道媽媽放學後會來接自己,所以不是很擔憂,但是到了時間沒有看見媽媽的身影還是會焦慮。
等到了自己可以獨立上下學了,似乎不想媽媽啦,其實是換了一種形式。我們家老大10歲的時候, 隔壁有媽媽生了小弟弟,於是阿姨就開玩笑對她說,讓我也再生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她跑過來對我說;“媽媽,你生孩子是不是要上醫院?”聽到我肯定的回答後,她馬上很擔心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想你去醫院,我怕你會死去。那我就沒有媽媽啦!”我聽了很震驚,我從來不知道她擔心沒有媽媽,因為她已經很獨立了,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做,除了去上興趣班要爸爸媽媽送。我想她終究還是一個孩子。這也是我們當初多要了一個孩子的緣故,我們希望將來我們離開之後,老大有一個和她一起想念爸爸媽媽的人,不至於太孤獨和悲傷。
後來,倔強的她到叛逆期的時候,經常和我頂,一點小小的問題我們母女倆個都要吵上半天。有時候我都感到自己的血往腦子上湧。這時候,小她四歲的妹妹跑來勸氣頭上的我:“媽媽,別生氣,不然會生病的。我不希望你生病。”想到自己的健康,我就盡力壓下自己的火氣,慢慢不理叛逆期的老大了。
如今15歲的老大已經逐漸平和了,當我上班不能接老二的時候,她會下課去接妹妹。帶妹妹回家後先把她們兩個人的晚餐解決,然後烤了蛋糕餅幹,等著爸爸媽媽回家嚐。有時候帶著妹妹逛街,她會給我們帶回小禮物;聖誕節感恩節她和同學去購物,總記著給爸爸媽媽買一份。
等她今後上大學,不知道還會不會像我們當初那樣,經常給家裏寫信。現在的通訊方式很多,我還是依然喜歡那種傳統的方式,因為靜下心來把自己的想法梳理和記敘下來,能夠讓通信的雙方更了解對方,並且可以享受等待信件的過程,因為這也是美好的思念過程。
再往後她會戀愛,那個時候可能想媽媽的時間會減少,也可能會把對男孩子的看法和媽媽探討,征求媽媽的建議,和媽媽的交流更多。如果結婚後和媽媽住在一個城市裏,那麽可以經常回家吃飯,像我們出國前每周都回我們的父母家一樣。如果生活在和父母分開的另外一個城市或者另外一個國家呢?
那就像我們現在這樣。剛來加拿大的時候,我們經常買電話卡,然後在周末的時候往國內打。之後,有了網絡,視頻,長話費也逐漸降下來,我們和國內父母的聯絡也容易多了。再苦再累再難,顧了孩子,還要想回國看媽媽。移民們知道,以剛到加拿大的最低工資8塊,要買機票回國得好好攢錢。那時候,回一次國壓力很大,但是想到回國有人看總還是值得的。
盡管壓力不小,我們還是得攢錢回國。因為歲月在走,媽媽在老。我永遠都記得,外婆去世後在火葬場所有親戚和外婆遺體做最後告別的時候,我媽媽最後大喊了一聲“媽-----”因為,從那之後,她即使喊,也再不會有人答應她了。所以,當媽媽健在的時候,我們有機會都要回國去多看看,即使經濟不富裕,即使飛機票價降不下來,因為這份對媽媽的想念,如果像凱迪那樣哭過之後每天下午依然能夠看到媽媽固然好;若是像我媽媽等不到我外婆那樣,想念隻能最後變成深深的心痛和刻骨的難過。失去了媽媽的孩子,不管是什麽年紀,心中都會少了一份依靠與安寧。
小女兒最喜歡出去後回家就問我:“媽媽,我不在家的時候,你想不想我?”“媽媽,我不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很想你。”我告訴她,媽媽也想她,媽媽想到她在學校學到新東西,和朋友們玩得開心,媽媽就高興,好像一直都在她身邊一樣。她聽到了就很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了。我想有一天,即使媽媽不能再和她在一起,她也會想到,隻要她過得有意義活得快樂,媽媽都會很欣慰。
不管一個人多大,都會想念媽媽,因為媽媽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給我們最初溫暖和安全的人,也是不計回報永遠守護和牽掛我們的人。
母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就是大家一起想媽媽的節日。給媽媽買鮮花,為媽媽做早餐,帶媽媽出去喝茶,都是慶賀節日的方式。幼兒園的小朋友為媽媽做一張小卡片;上小學的孩子為媽媽畫一幅畫;讀中學的大孩子到商店為媽媽選一份小禮物都表達了對媽媽的祝福。
可是,有些心願,卻隻能永遠地放在自己的心底,因為發出去也沒有人接收了。一位朋友的媽媽去年去世的,今天他對我說,每年他在這個節日都會打電話回家,可是今年沒人接電話了。他很難過,因為他很想他的媽媽。
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因為某一個原因或者沒有原因的想念自己的媽媽,因為那是一位永遠關愛自己的天使。
這一刻,我靜靜地想念遠方的媽媽, 祈願她和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