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踏入 2016 年,世界各地的股市像“小飛俠”Peter Pan 的標準服一樣,滿眼綠色。有人說多看綠色對眼睛有好處,估計都是些不炒股票的人。股票交易所的電子熒屏上一片慘綠不光養不了眼,而且傷心傷肝!上周五油價回升,帶動各地股市造好,此後走向如何,現在還不好說,於是找來珍藏的電影 Margin Call (中譯“孖展風雲”或“利益風暴”)重看了一遍。
華爾街作為世人矚目的金融中心,每天都牽動著世界各地各色人等不同程度的關注。好萊塢拍過不少以華爾街為題材的電影,並不是每一部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個人比較喜歡的有 1987 年的 Wall Street 和 今天要談的這部 Margin Call。
這部電影於 2011 年上映,那時距離 2008 年發生的金融危機過去了才幾年,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還沒有被人們遺忘。電影聚焦於一家百年投資銀行,仔細描述公司中不同層次的人員在麵對公司破產危機時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但是,觀眾通過劇情的推進以及劇中人之間的對話,很容易把思路延伸到華爾街甚至整個資本市場,深刻地思考現行製度的弊端和潛藏的危機。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在於它的緊湊,從發現危機到擬定應對方案並且排除隱患,總共花了不到二十個小時,結局不令人意外卻具有震撼力。
電影的開頭相當平淡,那是某個周四的上午,一隊木無表情的行政人員魚貫而入到某大投行的某一層樓,一個一個約見公司的職員,然後是一個一個抱著裝有私人物品的紙箱離開公司的被解雇的職員。當該樓層風險管理部經理 Eric Dale 被知會即時終止工作的時候,他希望能夠把手頭的風險評估報告完成,但是行政部門的人毫不容情地拒絕了。Eric Dale 對到辦公室來表示遺憾的同事,交易員領班 Will Emerson 說應該安排人接手他正在做的風險評估,對方也叫他不要再管那件事了。在走廊裏,他遇到了兩位前來道別的手下 Seth Bregman 和 Peter Sullivan,初級分析師 Seth Bregman 安慰了他兩句就走開了, 較為資深的 Peter Sullivan 則誠摯地再三向他道謝,並把他送到電梯口。也許是 Sullivan 的行使他有所觸動,他對 Sullivan 說:“我正在處理一些事,但是他們不給我時間完成它......”然後他把一個 USB 移動硬盤交給 Sullivan 並說:“你看一下吧,小心點。”
就是這個硬盤,引發了接下來的一連串事件。
我們在電影中反複聽到兩句話,一句類似“我去年就和你提出過這個問題”,那往往是下級對他的上級所說;另一句則是“這是什麽東西?”, 那是上級對下級關於技術層麵事物的詢問。通過這兩句話,我們理解到,公司內部有人很早就覺察到可能潛藏的危機並向上級作了提示,但沒有受到重視。沒有得到重視的部分原因是上層管理人員對基於風險管理所設計出來的模型並沒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公司才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邊緣。
躲過裁員劫難的 Peter Sullivan 完成當天工作之後,想起 Eric Dale 交給他的移動硬盤,於是打開來看看是什麽內容。通過一連串的演算,在晚上大約十點的時候,他發現了足以毀掉公司的一個大漏洞,於是通知他的同事 Seth Bregman 和被稱為“我們老板的老板”Will Emerson 回到辦公室。十分鍾後,Will Emerson 和 Seth Bregman 一起回到公司。見到 Peter Sullivan 的時候,Will Emerson 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又不會再裁員了,你不必刻意表現了。坦白說,我都不知道你們這些家夥幹的是什麽。”
當 Peter Sullivan 向他展示一個模型的時候,Will Emerson 問:“ 這是什麽?”
當 Sullivan 解釋道那個模型所顯示的是在特定時間內,公司帳本上的全部內容,Eric Dale 試圖用溢出標準風險價值模型的波動率重估那些資產的價值,但是沒能完成。經過 Sullivan 的計算,一旦市場走勢向下,公司的損失將會超過公司的現有市值!Will Emerson 立刻安排把這件事通報他的頂頭上司 Sam Rogers 。當 Rogers 回到公司,Emerson 向他展示電腦上所顯示的數據,Rogers 說:“我的上帝...你知道我看不來這些鳥東西!解釋給我聽吧。”
Emerson 告訴他,公司目前的經營杠杆係數過高,已經超過公司所製定的,依據曆史波動限製所建立的交易模型,將會引致公司資產急速暴跌!過去兩周有五到六個交易日,波動已經突破了限製,超過了底線,目前暫時能維持,一旦市況轉差就很難預料了。接下來,區域主管Jared Cohen 召開了一個有高級管理人員參加的通報會,出席的除了包括 Sam Rogers 等四人之外,還有首席風險評估官 Sarah Robertson 和 “樓上的同事”Ramesh Shah 以及公司內部顧問。Rogers 回顧了事件發現的經過,這時已經是淩晨 2:15。區域主管Jared Cohen 首先考慮的是拋售所有不良資產,Sam Rogers 提醒他,處理所有不良資產需要幾周的時間,如果公司突然間隻賣出不買進,市場很快就會覺察得到,屆時必定全軍覆沒。
事情很快就被匯報給公司的行政總裁 John Tuld,淩晨四點前,Tuld召集了一個執行委員會會議。當 Peter Sullivan 按照他的要求,用簡明的語言陳述了根據交易模型所預測的結果是,假如公司那些抵押予貸款資產的估值哪怕隻下降 25%, 所遭受的損失將會超過整個公司的市值。John Tuld 根據他所確信的行業存活三原則的第一條“出手快”,接受了Jared Cohen的提議,以最快的速度賣出手頭所有不良資產。Sam Rogers 認為這樣做,將會導致市場消沉好幾年,屆時一切都玩完了。但是 Tuld 認為這是唯一能夠拯救公司的策略,所以決定當天一開市就拋售所有不良資產。休會之後,Tuld 和 Sam Rogers 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Sam Rogers 認為拋售毫無價值的產品予一無所知的客戶是一件卑鄙的事,因為這樣的傾銷,違反了令顧客“再次光臨”的信條,那樣做是一種自絕的行為。但是 Tuld 強調“銷售”是他們的本職,而且現實的狀況促使他做這樣的決定,否則就將要和華爾街上的不少人一樣,逃不過這次的劫數。說到公司的估值與事實不符,Sam Rogers 說道:“這件事我都說了好多年了。”通過他們的對話,Sam Rogers 終於明白,Tuld 所掌握的信息明顯比自己要多,但是堅持那樣的做法終將會毀了這家公司。
當 Sarah Robertson 得知自己將會成為事件的代罪羔羊,她對 Tuld 說:“你很清楚,在這件事上,一年前,我警告過你和 Cohen 好幾次。” Tuld 的回應是:“我真的不認為在這個時刻,你作這樣的申辯是明智的。”
為了確保被辭退的 Eric Dale 不會向市場透露任何對公司不利的訊息,公司派人把他找回公司裏呆著。Eric Dale 和首席風險評估官 Sarah Robertson 一起呆在同一個房間裏等待拋售的鬧劇結束的那場戲中,他們的對話使觀眾明白,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麵前,那些金融玩家不會認真看待所謂的風險評估。在資本市場上,能夠獲取最大盈利的人擁有更大的權力,這種權力使得他們過分膨脹,甚至能夠擺脫監管。回顧一下有 200 多年曆史的 Barings Bank 毀在新加坡分行一位交易員手中的事件,人們可以更為清晰地理解這種失卻風險監管的危害性。但是,危機產生之後,負責風險評估的人卻隻能是最早被踢出遊戲圈的人。
Sam Rogers 終於屈服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帶領他的交易員短時間內順利地拋售掉大部分不良資產,雖然換來市場上的一片罵聲,畢竟公司暫時脫離了倒閉的危機。
電影結束之前,Sam Rogers 向 Tuld 提出辭職。Tuld 對他的自慚形穢不以為然,並且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今天他們令有些人破了產,那是為了錢,而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做的事,都是為了錢,今天和從前相比並沒有什麽兩樣。Tuld 提到了發生於 1637, 1797, 1819, 1837, 1857,1884, 1901,1907,1929,1937,1974,1987,1992,1997,2000 年的曆次金融危機,一次又一次,同樣的緣由,誰都擋不住。他說:“我們也想控製它,阻止它或者使它緩下來,但是我們的本性一點沒改變,我們隻是隨機作出反應......”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編劇和導演的用心了。金融行業由於它的行業特質,外人不容易作深入的了解。金融核心圈的人士更不容易被接觸,即使接觸到也不會從他們口中聽到他們談論工作的細節。因此描寫金融界的文藝作品很容易流於表麵化。有些出於行內人之手的作品,即使論及某個個案,他們也隻會在宏觀的方麵進行描述,少有涉及細節。當然,太專業的描述也未必能令受眾所領會。這部電影可以說嚐試深入淺出地揭示金融遊戲的實質,效果如何,自然是各有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