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鄉客

方言控、文字控、音樂控、影視控
正文

非洲和尚 – 黑人僧

(2016-01-17 14:47:00) 下一個

“非洲和尚 – 黑人僧”是一句粵語歇後語。歇後語把描摹世象的一句話分成兩截呈現出來,產生出活潑有趣的效果,使聽眾或閱讀者加深了印象。歇後語有多種表現形式,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是利用諧音形成雙關語。流傳最為廣泛的諧音格歇後語相信要數“外甥打燈籠 – 照舊(舅)”這一句。這句歇後語用北方話來說是榫卯相合,沒有半分誤差,因為北方話裏“舅”和“舊”這兩個字聲韻一致,但是用其它方言來說就有些勉強了。譬如用廣州話來說這句歇後語,其間的諧音效果就完全失效,因為在廣州話裏,“舅”和“舊”這兩個字的聲母和音調完全不同。但是,這句歇後語在廣州人中仍然流行,為什麽呢?是因為“普通話”的相對強勢。估計懂這句歇後語的大多數廣州人都是先從文字上接觸到它,而不是通過口語對它有所認識。

諧音格的歇後語很多,除了前麵較為廣泛流傳的“照舊”那一句,其餘還有諸如“豬鼻子插蔥 - 裝相(象)”,“茶館的火剪 - 搗(倒)煤(黴)”等等。各地方言中也有不少歇後語,由於用詞習慣以及語音的不同,別地方的人就不容易聽得懂,即便寫成了文字還是不好理解。譬如“非洲和尚 – 黑人僧”這一句,外地的朋友單憑字麵所提供的信息恐怕猜不到它的含義。這句話裏的“黑人僧”是粵語“乞人憎”的諧音,而且稍稍有些轉音。“乞人憎”(討人嫌)是這句歇後語的本意,前半句的“非洲和尚”是為了引出這個本意的比興之法。
下麵兩句粵語歇後語,“一個月三十場雨 - 無情(晴)”好理解,“龍舟菩薩 - 衰(水)神”就不好理解了。因為在其它地方,尤其是北方,“衰”和“水” 的發音有很大的區別。

諧音加上比喻能製造出一種獨特的語言趣味,並不僅僅表現在歇後語這種構詞的形式,口語中一些俏皮話由於所用的比喻有不可取代的特點,漸漸又形成一些新語匯。譬如滬語中的“紅頭阿三”,本來是舊日上海公共租界民眾對使用紅布纏頭錫克教巡捕的代稱,漸漸卻引申開來,變成對印度人的另一種稱謂。香港及南洋一帶對警察也有特別的叫法,人們會把警察叫作“大頭綠衣”。綠衣是由於當時的警察製服為草綠色,“大頭”則是因為舊日的警帽沿用清朝的一款軍帽,是上尖下寬,由竹片編織而成的“竹析帽”。記得坊間還有這樣一段順口溜:ABCD, 大頭綠衣,捉人唔到(抓不到人)吹 BB (哨子) 。這段順口溜使用不多的字詞,生動地描畫出警察吹著哨子追逐疑犯的場麵。至於潮汕人士以“烏腳”暗喻警察或過去的“公差”,則由於他們所穿的靴子大都是黑色的緣故。

前麵說到往日上海人把錫克教巡捕叫做“紅頭阿三”,廣東人對外國人也有特別的叫法。譬如凡是洋人都叫做“番鬼”,再細分為“番鬼佬”、“番鬼婆”、“番鬼仔”和“番鬼妹”。然後,又簡化成“鬼佬”、“鬼妹”等等。至於把印度人叫做“摩羅差”,有些人認為帶有貶義,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摩羅差”最早在香港使用的時候是指的“印度差人”,也就是“印度公差”的意思。事緣在殖民地時期,英國殖民者的軍隊中不少印度軍人轉業到香港當警察。由於古時候印度人自稱婆羅多,因此才有了“摩羅差”這種叫法。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和士兵喜歡在港島上環的某一帶擺攤賣貨,後來那條街道就被定名為“摩羅街”,還分“上街”和“下街”兩段。2010 年 6 月, 部分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認為香港人叫他們“摩羅差”,帶有侮辱成份及貶意,匯合了一些議員要求把“摩羅街”的名字作出更改。地政總署回應指出,摩羅一詞源自古代對中東來華的伊斯蘭商旅 Morramen ,或中世紀從北非攻佔歐洲西南部的北非人 Mouro 的譯音,其後香港華人普遍以此稱呼來港的印度人;當年有關街道多印度人聚居,街道因此得名,完全沒有褒貶的意思。該署強調街道命名須從歷史角度考量,「摩羅」一詞記錄了百多年前印度人在港生活的歷史,若更改街道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殺文化意義特徵,該署認為並無必要。至於公眾的反應也傾向於保留這些曆史印記。有些華人對於“摩羅差”的來由不加細究,把印巴人統統稱為“阿差”,就有點像把“紅頭阿三”簡化成“阿三”一樣失去它們本來的意思了。

時下的網絡語,“歪果仁”取代了“番鬼”或者“洋鬼子”這種老式的叫法,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流傳在民間的俗語中體會前人的風趣。粵語歇後語“番鬼佬扒龍舟 - 扒親都沉”據說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香港退休高官陳瑞璋說,五十年代初,大埔區理民官黎敦義及意大利神父賴法禹組織當時大埔區的軍人和警察參加扒龍舟,“龍舟隊”全由洋人組成,一隊叫「鬼佬」,一隊叫「番鬼」。這些洋人參賽者個個身強力壯,但是缺乏技巧,因此它們的龍舟往往還沒到達終點就沉沒了。有人就根據這種現象編出上述的歇後語。這句歇後語還有變體,一句是“番鬼佬扒龍船 - 必沉”,另一句是“番鬼佬扒龍舟 - 包尾第一”。當然,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現如今香港的“國際龍舟競渡”,每年都有不少外國健兒參賽,其中還有一些高手。“沉船”也還是有的,隻不過是到達終點之後,參賽者自己把龍舟掀翻玩鬧一通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