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鄉客

方言控、文字控、音樂控、影視控
正文

津門草根善行

(2016-01-06 14:46:48) 下一個

我這個人笑點比較低,淚點也低,因此情緒很容易被帶動。女兒小的時候,有時我和她一起看動畫片,時不常地一同開懷大笑。這種時候,孩子他娘往往會甩過來一個白眼,然後給一個“差評”。我們不是“淘寶賣家”,對此毫不介意,該幹嘛還幹嘛。至於看書或者看電影進入到“聽評書掉淚”的狀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隨著年齒漸長,我慢慢地放棄了閱讀或者觀看諸如“悲慘世界”、“梁天來”之類的作品。


我喜歡聽相聲,尤其那些“包袱”埋得很深,最後才把笑料“抖”出來的相聲更是我的至愛。可惜如今的相聲精彩的不多,廢話、套話、堆砌等因素大大影響了觀賞的興趣。好在“互聯網”的興起,誕生了不少“段子手”,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傳統的笑話。這類段子不可能都是高水平的作品,偶爾遇到佳作,還真是可博一粲。最近在某“訂閱號”上讀到一個段子,令我忍不住笑出聲來,謹抄錄下來,與各位分享。文如下:
今天我們來學習歇後語
老師:薑太公釣魚
同學們:願者上鉤
老師:小蔥拌豆腐
同學們:一清二白
老師:很好,有沒有同學還能說出其他的歇後語啊。
小明:男朋友漏電
老師和同學們一臉迷茫
小紅站起來說:麻了個逼
。。。。。你倆滾出去!
假如您沒笑,可能有如下的原因:1 您的笑點高;2 您不夠低俗。


有人說“微信”上的東西不可全信,那是至理名言。不過,“微信”上段子的更新換代雖然令人眼花繚亂,卻也有一些頗有啟發性的東西在。譬如那天看到一則“2015暖心事件大盤點”,雖然發布者寫明“淚點低慎戳”,我偏不信邪,硬是把標題戳了一下,看看究竟有多“暖”。第一張圖片是一位外國老頭推著一張輪椅,輪椅上半蹲半站著一條狗,原圖上有英文解說,不知是發布者還是其他人翻譯成了中文。第二和第三幅圖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第四幅圖有點意思,是一家餐廳在店裏張貼了一份布告,願意為在他們家垃圾桶翻尋食物的人提供一份花生醬三明治和一杯水,免費而且不會提問題。這個令我有點感動,同時也反證了外國的月亮也並不是特別圓,還是有人會去垃圾桶裏找吃食。第七幅圖的解說詞是:老人因為鏟車道上的積雪心髒病發,護理工們把他送到了醫院,順便還幫老人把雪鏟幹淨了。第八個故事,也是最後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做 Glenn Buratti 的男孩,患有孤獨症和癲癇,在他 6 歲生日的時候,他的媽媽幫他邀請班上的 16 位同學來參加他的生日宴會,但是沒有同學願意參加,媽媽在網上表達了自己的難過和沮喪。沒想到住在他們家附近的 15 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還有社區的消防員、警察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員都帶著禮物來參加 Glenn 的生日宴會,為這個小男孩和他的媽媽帶來了無限的驚喜。看到這裏,我的雙眼起了一層霧,也就是廣州話說的“眼濕濕”了。這個故事的配圖總共有八幅,如果到網上去找,關於這個小男孩的生日會的照片會更多,還有視頻。在這些照片中,我們能看到這個孤獨症小男孩的笑臉。我相信,這次事件將對這個名叫 Glenn 的小男孩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沒準就連帶治好了他的孤獨症,也給那些拒絕出席他的生日宴會的同學和家長提供了一個反思的機會。


很有耐心地看到這裏的朋友可能心裏會犯嘀咕:不是要講“津門草根善行”的故事麽,怎麽淨是些“歪果仁”的事?別急,前麵那些不過是餐前開胃點心,主菜馬上就來。


話說上個月 24 日,也就是相傳那位住在北極的大胡子老頭滿世界亂鑽煙囪的特殊日子,新華社公眾號“我報道”在微信上發了一篇報道“牆上的餐桌”,介紹了天津市一家小餐館如何為到醫院就診的病患以及他們的家屬奉獻愛心的故事。我讀了之後非常感動,就想把這個故事通過我的博客稍作介紹。由於該文文末的[版權聲明]強調“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等任何使用。”於是我在留言框發出摘錄該文內容的許可谘詢,該公號沒有正式回應,卻把我的留言列作“精選留言”附於文後。我把這項舉措理解為“不反對”我的摘抄、轉錄。


在春寒料峭的津門,這是一個真正溫暖人心的動人故事。來自福建沙縣的王燕清,去年接手經營這家名字叫做“沙縣小吃”的小餐館。沙縣小吃據說源遠流長,發展到廣為人知卻要回顧到上個世紀的 90 年代。當時沙縣領導為解決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就業增收難題,把小吃製作的傳統工藝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從加強規範化培訓工作入手,並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了"沙縣小吃"服務商標,從此“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
王燕清所經營的這家餐廳,位於天津市血液病醫院附近,因此顧客中有不少前來就診的病患和家屬。去年4月的一個下午,一對來自遼寧海城的老人帶著一個女孩到她店裏吃飯,當時他們隻點了三碗白米飯和一碟青菜,王燕清覺得很奇怪,就走上前去問老人,要不要再點些其他的。當老人告訴王燕清,為了省錢給孫女做化療,他們三個已經一天沒吃飯時,她哭了。她讓廚房給他們上了三人份的肉、菜、湯。王燕清經常看到一些類似前麵說到的情形,覺得需要幫助的人很多。有感於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得更好,她就向朋友講出了自己的困惑。一位姓陳的姐姐對她說,在國外有一種幫助別人的方式,叫“牆上的咖啡”,客人在喝咖啡的同時,也可以認領一份咖啡貼在牆上,給那些一時喝不起咖啡的人送上一杯。


坦白說,我對於“牆上的咖啡”這種形式沒有多少敬意。在我看來,沒飯吃會餓死(請不要抬杠,這裏的“飯”並不專指米飯,而是包括了諸如麵條、饅頭、麵包之類的“主食”),而不喝咖啡大概不會有性命之虞。因此,我認為那個“送”咖啡的人多少有“作秀”的嫌疑,如果真有哪個人真會去領取那被免費咖啡,我看可以歸類為俗語說的那種“乞食乞筍粿”的“大種乞兒”了。


上麵所引的兩句俗語,恐怕需要略微解釋一下。“乞食”和“乞兒”都好理解,但是什麽是“大種乞兒”,“筍餜”又是什麽東西呢?筍餜也叫潮州筍餜,是源自潮州的一種點心。筍餜的外皮是把粳米磨成粉漿,放炊籠中蒸熟,再加開水把蒸熟的粉團揉軟,接著推成圓條形,然後捏成一小塊一小塊,像北方做餃子皮一樣把小粉團推成圓形,再上已經調了味的餡料。竹筍是製作筍粿的最重要餡料,再加上切碎的豬肉、香菇、蝦米等,上屜蒸熟就成了潮汕人的精品點心。乞丐討飯的時候,指定要“筍餜”當然是虛擬的說法,現實生活中大概不會發生,這是潮汕人用來嘲諷某些脫離現實的現象或人物的一句俗語。至於廣州話沒有這麽生動的成語,但把這種人歸類為“大種乞兒”,也帶有“討飯還要點菜”的意思。


我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牆上的咖啡”這個意念催生了王燕清的“牆上的餐桌”。王燕清告訴記者:“在這個故事的啟發下,我決定和陳姐一起做‘牆上的餐桌’。”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活動於去年11月13日正式推出。她說:“我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個助人的方式就是:一些顧客買了單,並不享用食物;而一些身處困境的人來吃飯,卻無需付費。“牆上的餐桌”活動發起一個多月來,愛心人士捐贈的食物已經超過700份,目前,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牆上的餐桌”經由天津本地媒體報道後,很多市民自發地去餐廳捐贈食物。據王燕清說:“來捐贈的有老人、也有孩子,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有,有的直接送錢、也有給送來大米和蔬菜。”以下文字直接引用自“我報道”原文:
在捐贈者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大娘。“她的老伴得了癌症在住院治療,看到報道後,硬塞給我20元錢,她說她非常理解病人和家屬的心情,但是因為自己能力有限,隻能捐助這麽多。”王燕清說。
還有一位82歲的退休幹部,叫李同楨。他坐了2個小時的公交車,隻是為了把200元錢送到王燕清手中。每每想到與老人會麵的場景,王燕清都忍不住流淚。“老人來了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你讓大家有一個捐贈愛心的地方。走之前他一直拉著我的手叮囑說,希望我把這件事做好。”(“牆上的餐桌”:瞧瞧津門小餐館怎麽獻愛心 - 我報道)


這個世界很奇怪,有些人聽聞別人做好事,他們不會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為這件出一分力?”反而會去質疑那些做好事的人究竟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動機。譬如王燕清的“牆上的餐桌”就被一些人懷疑“商家是否用這種行為斂財?”這樣的懷疑論使王燕清感到委屈。 


對王燕清的行為給予充分肯定的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接受公眾監督也是必要的。商家可以選擇在網上和店內定期公示“牆上的餐桌”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他說:“隻有讓食客們感覺到自己的善舉發揮了作用,這個活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


其他善心人的支持鼓勵了王燕清,她說:“不管有多難,隻要在我能力範圍內,我一定堅持把它做好、一直做下去。”


盡管現如今有許多隸屬於不同行政單位或者是非官方的民間慈善機構,但是未必能夠照顧到各個方麵有需要的人群,民間的這種自發性“草根慈善”多少起到了補遺的功能,祝願這樣的善舉能夠得到正麵的看待和扶持,健康地走得更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