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妻子與她的弟弟通電話,得知弟弟剛從新加坡回到廣州,於是隨口問問廣州的情況。弟弟說:“嘩!簡直有如進了仙境!”
由於西風東漸的緣故,國內參與慶祝“耶誕節”的人多了起來,商人們看到此中的龐大商機,自然是推波助瀾。每年到了這個季節,中國大中城市的街道、大廈多了些“聖誕樹”、鹿車、“聖誕老人”;商場內“平安夜、聖善夜”、“鈴兒響叮當”的歌聲充耳可聞。妻子以為弟弟說的是這種節慶營造出來的意境,沒想到弟弟接下來的那句話卻帶來了極大的反差。他說:“你想得美,是霧霾!到處灰朦朦,真是要‘朦查查做人’了。”“朦查查”是一句廣州俚語,有“看不清狀況”、糊裏糊塗等意思。聽得弟弟這樣說,除了深深感歎,我們竟一時想不出有什麽可說的。
自從登陸神州大地的頭一天起,“霧霾”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停地在擴展它的地盤,同時肆無忌憚地展示它強大的破壞力。人們從起初的不以為意到如今的臨深履薄,預警信號由黃色、橙色到紅色逐級遞進。北京最近在十天之內兩次啟動霧霾紅色預警,使人擔心這種現象會不會成為“新常態”。從政府到百姓都認同治理霧霾的迫切性,但是至今沒能看到有什麽實質性的行動,這是為什麽呢?
“新華網”本月 12 日刊發了記者張建、付昊蘇的文章《霧霾成因說法不該相互“打架”》,表達了他們的看法和意見。
文章說:關於霧霾是怎麽來的,有關方麵和專家竟莫衷一是。缺乏權威科學的說法,加重著公眾的疑慮,也損害著相關方麵的公信。
為了印證以上的說法,文章這樣寫道: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為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為與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汙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主要是外來輸送。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剛發布報告認為,霧霾成因中北京本地產生約占七成。
根據上麵這段文字,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部門對於霧霾的成因“各自表述”,給人們的印象都是零碎的、片麵的。因此,文章作者認為,“麵對霧霾,公眾急切需要權威的說法,也急切想知道相關部門采取了哪些科學的措施來應對。在霧霾成因應該由誰來發布沒有明確的前提下,誰都急急忙忙站出來說話,其中不排除一些部門極力撇清與自己行業關係的動機。”
文章最後這樣說:把脈霧霾成因,是治霾的重要前提。各個地方、各個季節,其霧霾成因也可能不同,為此,追尋霧霾的成因,將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科學難題。但越是如此,越需要相關各方加強統籌,相互協作,合力研究,共克難關。關於霧霾成因的分析,須持客觀、科學的態度,不宜輕易下結論,尤其要避免相互“打架”的現象存在。
把脈霧霾成因,當然需要有專業人士來進行。來自民間的研究探討雖然未必具備權威性,卻也能夠為專業機構提供參考。可惜,人們的良好意願並非總是能夠得到欣賞和重視。譬如今年 2 月份經由視頻網發布的《穹頂之下》,通過演講、數據展示的方式,加上外拍的映像資料,嚐試探討中國大陸的空氣汙染、相關治理以及現實中存在的行政不作為情況。這部紀錄片的傳播速度極快,範圍也廣,同時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但是,據外電報道:3月3日,中國互聯網上傳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傳達的中宣部指令,明確要求“各級各類媒體、網站(含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一律不再報道,已刊播的網站和客戶端等撤下報道專題或壓至後台。對一些部門和單位就此片的相關議論、評論等也不再報道。”
而在兩天前,也就是3月1日,新華網將原題名為《穹頂之下安能呼吸——柴靜紀錄片引發兩會代表委員心中痛點》一文撤稿。3月5日起,各視頻官方發布網頁與人民網對該紀錄片導演的訪問鏈接均被撤下或刪除。該部紀錄片在邏輯、說服力、多處數據造假、情緒化這幾個方麵遭到部分網民的質疑。有些反對者認為該片“誇大危害,嘩眾取寵,製造社會緊張”。中宣部是否也認同這類質疑,因此為了維持社會安定而封殺了這部紀錄片呢?中宣部不說,我們自然也無法探知。我個人的看法,如果這部紀錄片有著上述的“硬傷”,正好通過對這些錯處的批判,消弭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封殺的舉措反而使得人們產生出“被戳中了痛處”的印象。
我不禁把《穹頂之下》的遭遇和《國王的新衣》裏那個小男孩的故事聯想在一起。在安徒生的筆下,那個國王明知道自己沒有穿衣服,仍然堅持繼續他的巡遊。後來也有版本改成國王拉起小孩的手,匆匆跑回王宮。為了嘉許小孩的誠實,還賞給他許多禮物。
不管是原著還是改編的版本,故事裏頭的小孩都是幸運的。假如換一個地方,換一個時空,這個小孩可能首先會被看管起來,然後追查究竟是誰教他那樣說。接下來還要追查為什麽有人要說那樣的話,是要破壞國王的形象還是想要造反!至於國王究竟穿沒穿新衣,反而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