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鄉客

方言控、文字控、音樂控、影視控
正文

《百團大戰》你看了嗎?

(2015-09-06 15:19:07) 下一個

從小就常聽到“百團大戰”這個詞組,知道這是“八路軍”大敗侵華日軍的一場大戰役。後來聽說彭德懷由於指揮了這次大戰役以及其它戰場上的勝利,居功自傲,在 1959 年的“廬山會議”上公然反對“三麵紅旗”,於是被定性為“彭、黃、張、周反黨集團”的首犯。那時候年紀小,聽了也就聽了,並沒有過多的思考。

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決議中說:“廬山會議後期,毛澤東同誌錯誤地發動了對彭德懷同誌的批判,進而在全黨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鬥爭。八屆八中全會關於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決議是完全錯誤的。”

這個“決議”引來海外中文出版界的一番熱議,也引起我對於“彭大將軍”如何淪落為“反黨集團”首腦,死的時候,骨灰盒上的紙條寫的是“王川、男”這一件事做一番了解的興趣,於是陸陸續續地閱讀了一些關於彭德懷以及“百團大戰”的文章和史料。

首先我了解到,我們從小所聽到的“八路軍”,是1937年8月22日,根據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有關協議,把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處於陝北的主力部隊,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司令是朱德,彭德懷是副總司令。不到一個月,由於中國陸海空軍戰鬥序列改編的需要,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是習慣上一直被稱之為“八路軍”。“百團大戰”開始於 1840 年 8 月 20 日,分三個階段進行,到 1941 年 1 月 24 日,徹底粉碎日軍掃蕩的部署,百團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1981 年出版,根據彭德懷自述簡曆整理成書的“彭德懷自述”裏這樣寫道:這次戰役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群眾敵後抗日的勝利信心,對日寇當時的誘降政策以及東方慕尼黑陰謀以很大打擊,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興奮。此役也給了投降派又一次打擊,提高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的聲威,打擊了國民黨製造所謂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
中國共產黨對外一直對百團大戰完全肯定,但在內部對於百團大戰的評價出現過變化。1945 年中國“七大”期間,在延安斷斷續續進行了45 天的“華北座談會”上,毛澤東等高層,指責彭德懷的“百團大戰”沒有完全執行毛澤東的抗戰相持時期的軍事戰略(即“山地遊擊戰為主,可能條件下進行陣地戰,避免決戰”),把那場仗打成了大規模的“消耗戰”,過早的暴露和不必要的犧牲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些抗日力量。“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組織的“戰報”中記錄了毛澤東談到“百團大戰”的一段話“彭德懷幹這麽大事也不和我商量,我們的力量大暴露了,後果將是很壞”。(浙江省革命造反聯合總指揮部:《毛主席革命路線勝利萬歲--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大事記(1921-1968)》,第79頁,1969.5)這段話沒有官方記載,不知是否屬實。

《百團大戰》電影選在 8 月 28 日首映,時間選得真好,就衝著“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和那場戰役就就能吸引觀眾進場,據說三天就拿下了1.39 億的票房紀錄。身在海外,還沒機會看到這部電影,首先注意到的卻是關於這部電影的各類吐槽。一類是關於影片的水平,譬如“豆瓣網”上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評分隻有 3.7 分,說明參與評分的網友對這部電影並不滿意,我認為“豆瓣網”的網友並不能代表所有觀眾,僅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見。另一類則是針對“票房”的吐槽,說的是有“七部委發紅頭文件為《百團大戰》撐場”。“新浪”新聞專欄作者湯嘉琛這樣寫道:
“偷票房”早已是一種常見的票房造假手段,每個檔期都有電影為此撕得難解難分。真正讓人覺得新奇的是,竟然真的會如此不加掩飾地用行政手段力捧一部影片。而且,網絡傳聞居然不是謠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已證實紅頭文件確實存在。
......據傳各院線都收到了指標,比如中影星美4000萬、萬達3800萬;如果完成指標,9月3日前的票款直接全歸院線和影院;很多黨政機關組織了包場觀影,有些淩晨三點到七點的場次也顯示滿座……
(《百團大戰》是票房黑馬還是惡劣先例?)

以我個人的意見,即使沒有行政手段,我也會有興趣看這樣一部大片,相信懷有同樣心理的觀眾也不少。為了保證一部電影的票房而使用行政手段,難道是對影片的編、導、演沒信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