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 <花千骨> 前不久全劇播完,有股民奔走相告"滑千股終於完結,好日子不遠了!” 昨天上證指數收 3114.80 點, 回顧過去的六個交易日三升三跌, 指數比 九月二日的 3,160.17 點略低, 不能符合某些股民”九三閱兵後股市重回牛市”的預期, 於是又有了新的耳語”剛送走了花千骨, 沒想到又來了個諜中諜!” . 這些話從幽默中透出絲絲無奈.
昨天”微信”公眾號”聽海”的一篇文章"A股撐住!滑千股剛結局, 跌中跌又熱映”中,作者對於
“證監會擬對馬信琪、孫國棟兩宗短線操縱市場案件作行政處罰”有如下的解讀:
馬孫二人也都是資本市場裏的人物,現在管理層處罰他們,也有殺一儆百的意味,在此消息威懾下,盤麵僅存的短線熱點股也熄火跑路了,確實在現在這個弱勢環境裏,惡意做多比惡意做空殺傷力更大。
看來作者和我一樣,對於”惡意做多”都懷有戒懼之心.
當今資本市場的話語係統中,對於”惡意做空”的鞭韃可謂不遺餘力,對於”惡意做多”則諱莫如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做多”可以帶來表麵的繁榮,似乎人人都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分一杯羹.每當看到那種盲目相信”有升無跌”的市場預期,我就會想起那些資深股票投資者的一句名言”升是為了跌,跌是為了升”.這句話雖然帶有開玩笑的成分卻並非全無道理.
“熱錢”湧入一個”有潛力”的市場,目的是為了牟利,要能實現盈利的目標就必須營造出持續升值的態勢,吸引更多的資金參與到這個市場中,除了資金的投入,還會在輿論上強調所有的利好因素.在這種欣欣向榮的市場狀況下,絕對不會有人去探究”做多”的動機是”善意”還是”惡意”.
從前的股市投資者習慣於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麵”,也就是要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占有率、經營管理體製、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麵作一番了解,再結合對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分析之後才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不過,當”國家經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馬光遠在他的微博上宣布” 股市跟經濟學沒關係,也跟投資學沒關係,我說中國股市是一門文學和藝術的範疇,跟經濟學沒關係。” 的這一刻, 我領會到,買中國股票,不用看”基本麵”.因為無論是”做空”還是” “做多”,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都不過是”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