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新年假期,小女從惠靈頓回來和我們一起過,妻子的大姐一家從南島來喝喜酒,也留在奧克蘭過節,於是親屬間輪流辦家宴,過了一個充滿美食、遊樂、購物的本土假期。各家都有拿手的菜式,我們家也有兩道菜被列為“佳肴”。一道是“糟鹵雞爪”,以其酒香綿長、肉質爽脆為人所讚賞;另一道是“粵式老火湯”,眾人品嚐過後一致評價:濃鬱甘腴,肥而不膩,可比“佛跳牆”!
提起“佛跳牆”,想起去年五月間寫過的一篇小文,轉發給各位朋友參考。
-------------------------------------------------------------------------
佛跳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向世人展示了中華上國的人們之能吃和會吃,也算是時下流行的一種說法:軟文化。我們這種軟文化還帶有深層的“文化底蘊”,因為有兩句古語很能說明這種吃的文化,其一是“民以食為天”,最早見於《漢書·酈食其傳》,原話是: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公元 442 年,宋文帝劉義隆的詔書改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不管是王者還是國家以民為本,老百姓總歸是把“食”看得比“天”為重。另一句被人們廣泛引用的是“食色性也”,這句話出自於《孟子》,但並不是孟子的觀點,是他的辯論對手告子的論點,然而孟子也沒有否定食、色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至於“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同樣說明了“食”的重要性。老百姓沒有那麽文縐縐,他們直接說“吃、喝、拉、撒、睡”,“吃”還是擺在第一位。
粵菜在中國的“八大菜係”占有一席位置,其下還細分為“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和“順德菜”等等。據說清朝時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生在蘇州、食在廣州、著在杭州、死在汀州”概括了幾個地方的優勢。這句話雖然有一些略為不同的版本如“死在柳州”或“住在杭州”,但是頭兩項卻都一樣。由於“食在廣州”,廣州話裏也就有一些相關的俗語和諺語如“食得就係福”(能吃是福氣)、“食得唔好嘥”(能吃別浪費)、“好食返尋味”(好吃再回頭)等等。不過,“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狗肉在鍋裏沸騰,神仙都站不穩)這句話為了強調這道肉菜的香濃可口,卻把神仙給得罪了。當然,神仙們也忙,所以沒有因為這句話來找廣東人的麻煩。說到吃狗肉,如今的爭議很大,因為很多人認為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吃它們實在是沒有道義的行為,但是愛吃的人還是照吃不誤。聽說廣西玉林下個月就要搞一個什麽“夏至荔枝狗肉節”,此舉又引來一波愛狗人士的反彈。從我記事起,狗肉就是一道肉菜,還被美其名為“香肉”,可見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如果要追溯國人吃狗肉的曆史,恐怕用得上“自古以來”這四個字,否則不會有“掛羊頭賣狗肉”這樣的成語。這句成語明顯是沿用宋朝《五燈會元》裏的“懸羊頭,賣狗肉”,如此說來,最遲在宋朝就已經有人在吃狗肉了。不過,那時狗肉的價格明顯比羊肉要低。
雖然我無意鼓吹大吃狗肉,但是這個話題畢竟會引起愛狗人士的不安,傷害了他們的感情,就此打住,接下來說一說我們的鄰居福建的一道名菜《佛跳牆》。為什麽要說它呢?因為這也是一道意欲陷佛爺們於不義的菜肴。據說這道菜原先並不是叫做《佛跳牆》而是《福壽全》,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做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雞、鴨、豬肉等二十多種原料,是一道煨燉而成的菜,味道濃鬱。當時的福建按察使周蓮的廚師鄭春發在《福壽全》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材料上增加了海鮮,使得口味更勝於前。有一次,一個客人品嚐過這道菜之後,即興賦詩禮讚,其中兩句是“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於是好事者就把這道菜改成《佛跳牆》沿用至今。如今的《佛跳牆》用料比當初講究了不知多少倍,而且各個廚師都可能有所增減,下麵簡略介紹其中一份用料供大家參考:
水發魚翅,淨鴨肫,水發刺參,鴿蛋,淨肥母雞,水發花冬菇,水發豬蹄筋,豬肥膘肉,大個豬肚,薑片,羊肘,蔥段,淨火腿腱肉,桂皮,炊發幹貝,紹酒,淨冬筍,水發魚唇,冰糖,魴肚,上等醬油,金錢鮑,豬骨湯,豬蹄尖,熟豬油,淨鴨。
新西蘭今天是周六,很多人還在享受不用上班的悠閑,送上許冠傑唱的《佛跳牆》助興。考慮到有些朋友聽不懂廣州話,特地把一些粵語詞做出翻譯,方便欣賞。
甘啱:這麽巧 嗒:品咂 炆得咁鬼香:燜得那麽香
唔係貴:不算貴 無得輝:無法比拚 嚟擦啦喂 :快來“搓”吧
夾起:挾起來 連隨:接著 搽辣醬:抹辣椒醬
確係:的確是 一於搵手搶:就這樣用手搶 完全唔異相:完全不礙眼
駛乜咁緊張:用不著那麽緊張 成班友一味啄 含含聲:急急忙
唔怕:不怕 擒擒青:匆匆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