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她隔三差五是要拜訪的;而對食物,她是細心加精心,已走到了與卡路裏糾纏不清的地步。晚上7點以後的食物,都是東邪西毒,無論如何精致,一律與她無涉。
受天資和經曆素養的雙重灌溉,李姐姐“能幹又懂情趣。” 這是她的自許,也是她偶然相逢的第三位男人,對她的嘉許詞。這可是她的另一份人生資本。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當李姐姐來到她的第三位男人家,當著他現任太太的麵,鳩占鵲巢,女喂男食,並不時發嗲聲指揮那位現任太太,要蔥要蒜時,她的輕鬆自如與談笑風生,與久未工作甘為家庭主婦而造成的忍氣吞聲的憨傻女,反差得不行不行的。
其實,李姐姐一路走來,也不容易。
很多年前,李姐姐移民時,就和第一任丈夫明說了,她來加拿大,不是來給人端茶送水的。心裏懷著一份開辟新天地的藍圖,剛登陸,她就和第一任丈夫策劃著如何分頭行動。丈夫先打工,她先讀書。最後的遠景,當然是夫妻齊頭並進,比翼雙飛。
由於英文的助力,李姐姐移民後的學生妹生涯, 倒也一帆風順。 畢業後,性格加上運氣,幫她找到了一份相當穩定的專業工作。跟移民中許多受夠工作事業蹂躪的怨女曠男相比,李姐姐的心靈,絲毫沒有受到移民風浪的摧殘。
也許天意弄人。她的第一任丈夫,由於在她讀書期間,需要在工廠打工養家,時間一久,因慣性惰性作祟,逐步“喪失了心誌” 和“奮鬥精神”。剩下的,隻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勁頭。就是那份可憐的低收入工作,也會時不時出來鬧騰失業,弄得他灰心喪氣。這樣家庭,那樣一來,李姐姐開始產生孤掌難鳴之感,幸福生活的遠景難以展開。顯然,這絕對不是她想要的生活。第一任丈夫,漸為她不屑。
離開不屑之徒後,李姐姐旋即瞄上一位做禮品生意,並且有發財野心的小老板。奈何他和她運氣都差了一絲門縫兒,李姐姐有心找上門,小老板生意居然漸漸困頓, 反讓她無辜受其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想到他“占了丈夫的坑,不阿衣飯的屎”,反把自己推上了活雷鋒的位置,李姐姐心有不甘,動不動就想到“半路夫妻”這個成語。
可笑的是,小老板卻不知好歹,還反唇相譏,“憑什麽男人娶了女人,就應該好飯好菜侍候,像菩薩一樣供著?” 並且大義凜然,“娶女人回家,男人是想過好日子,又不是為她欠了債似的受活罪 !”
你娶我嫁的價值觀,李姐姐與小老板千差萬別,話不投機。二年後,李姐姐果斷抽身而退,拂袖而去。
未料這一來,意外促成失意小老板重念舊好,也令小老板的舊太太得以順流而上,破鏡重圓,笑到了最後。
如今,李姐姐開始發力,意圖PK現今這位家庭主婦。
由於這位過去學曆史的家庭婦,找工作費勁,經常被做計算機編程的丈夫嘲笑: “除了做飯,你會做什麽?能幹什麽?” 自己越來越覺得人前矮三分,頭幾乎快抵到胸部上去,低到塵埃裏去。曆史學人的風骨,經生活一折騰, 酥了。
如此看來,挾經濟與情趣而來的李姐姐,令這位煮飯的曆史婦禪讓其位,是早晚的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