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坐片刻,看人來車往

客官,從哪裏來?不妨一歇,聊一點世事風物
正文

回到家,還要伺候老娘們

(2014-11-12 06:53:14) 下一個
趙本山春晚小品的台詞,這一句,死心塌地的記著。有二到三年的時間,我拿聲捏調,學模學樣,自以為爐火純青。太太下班回家,一按門鈴,我在灶台邊,急忙把油晃晃的手,往圍裙上一抹,開門,鞠躬如儀。笑臉似花,來一句“歡迎回家”。轉過身去,小聲嘀咕趙老師的經典台詞,“回到家,還要伺候這老娘們”。我太太就朗聲一笑,你發什麽神經?一看飯菜在桌上冒著一縷縷熱氣,滿臉笑成桃花。

許多年以來,老趙的段子,恐怕也是這樣深入尋常巷陌的千家萬戶的。他給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帶來了歡樂。那種民間味的調侃,狡黠和歡樂的腔調,使我們覺得似曾相識,無論是在洗洗刷刷的廚房,或走在大街上幫老婆拎女式手提包。想到老趙,許多人會笑出聲或笑痛腹,或笑人或笑己。回想那年春晚,當趙本山盤腿坐在大炕上,對沒心思用在家務上,蹲馬桶也想寫詩詞的農村媳婦宋丹丹,半埋怨半幸福地說出這句經典時,立即撥動了我歡樂的心弦,為那神情,聲氣和鄉間受屈的男人們。我太太也在一旁自得其樂,她恐怕是為農村媳婦的勵誌精神而備感振奮。在那晚,當時的全國人民,心海蕩起喜悅波濤的,不在少數吧?

忽如一夜冬風來。幾十年來,給人唇齒間留下無數談笑的老趙,這牧開心老果,最近讓人人品出了苦味。伏擊文章四麵八方,噓聲開始此起彼伏。有人反感他有私人飛機,再翻出人人皆知的老底,說他過去是坐在炕頭摳腳氣的鄉下農民;有人說他奴顏媚骨,質疑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的真實性;還有人說,他對殘疾人生理特征有缺陷的人對婦女對人格進行諷刺挖苦,散發低俗文化的毒素,阻擋了時代的進步。總之,是時候了,掃他進曆史的垃圾箱。

此時,受大環境影響,我也積極反思。我大概也是給他害得低俗了,老娘們老娘們地嚷了幾年,嘴巴那麽不積德。也許給人家帶來了難以撫平的心靈的創傷。我的歡樂,正如趙本山其人一樣,是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的。是時候清算了。

可是我,為什麽還記得,他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歡樂? 難道,我的歡樂,也是MADE IN CHINA的贗品? 難道連歡樂也帶著毒素?是否連歡樂也該清算?

而你們呢?笑的時候,是否也把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還記得什麽?清算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