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爸行,他媽也能行
(一)
一天,小孩跟他媽說:“今天學校裏來了一個爸爸做講演,他得了癌,怕自己快死了,就開始每天給他的女兒在napkin上寫或者畫想要說的話,而且還把以後好幾年的都寫出來了。後來,他的癌也治好了。媽媽,你也每天給我寫napkin吧。”
“好啊,我也給你寫,可是你得看啊,你不許光讓我寫,自己不讀。”小孩他媽說,“這個爸爸是個畫家嗎?”
“不知道,可能不是,因為他說,有時候他畫的畫他女兒看不懂,問他畫的是啥呀。”小孩答。
小孩他媽本以為世上隻有媽媽好呢,原來這世上也有和媽媽一樣好的爸爸。以前,小孩他媽看到一個藝術家媽媽每天給兒子在餐巾紙上畫一幅畫的報道時,還能以自己不是藝術家為由原諒自己不如人家媽媽用心盡力。現在,有個非藝術家的好爸爸的榜樣擺在那了,又有了兒子的親口要求,小孩他媽再無偷懶的托辭了;更何況,以好爸爸的經曆為例,給孩子寫畫餐巾紙貌似還有抗癌防癌之效,這種利兒利己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二)
翌日起,每個上學日,小孩的午餐包裏都有一張由他媽題字的餐巾紙。
起初幾日,小孩他媽隻是寫一兩句名人名言或人生哲理,比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又比如,小孩前一天晚上笑話他媽長得醜,第二天,小孩就會看到寫著“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的餐巾紙。如此過了幾天,小孩他媽發現,這樣寫餐巾紙對小孩並沒有什麽意義。有些話小孩讀不懂,甚至連“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樣的話小孩都懵懵懂懂。小孩看不懂的卻不問明白,看得懂的也是過目不留。於是,小孩他媽及時調整策略,改成每日寫一首小孩學過的古詩。這每日一詩的餐巾紙果然不錯,除了有幫小孩複習古詩的作用,還滿足了小孩那小小的虛榮心。
一起共進午餐的小同學看到小孩的餐巾紙上的一堆字,常問寫的是什麽。
“An ancient Chinese poem(一首中文古詩).”小孩回答。
這詩說的是啥意思?小朋友繼續提問。
“Ask Charley if he knows(去問Charley知道不).”小孩是個全無心機的孩子,這時卻要跩一下,為的是要不失時機地跟自己心中唯一的對手Charley一比高低。
Charley也是中國人,是年級的數學冠軍。小孩自打四年級遇到Charley起,直至如今七年級了,在曆次各種數學競賽中從來都位居Charley之下,而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實在是望塵莫及啊。本年級中,在數學上,Charley之下就是小孩了。本來,小孩對Charley是滿懷崇拜之情的。小孩曾告訴他媽:“小學的時候,我看到Charley被選上math ball(一種數學競賽),背著math ball的書包,我好羨慕啊!我好希望我也能上math ball啊!”上了中學後,小孩心中的這個偶像似乎一下子變了。
“媽媽,為什麽小朋友們一上了中學就變壞了,開始說髒話罵人了?Charley就是這樣。”初上六年級時,小孩很困惑地問他媽。
除了說髒話,Charley另一個讓小孩越發反感的變化是愛搞惡作劇,尤其愛搞讓人痛苦或者愚弄人的惡作劇,比如冷不丁在小孩的後脖梗子上猛搓一把,搓得人生疼。如此一來,小孩就對Charley由羨慕逐漸變成了羨慕妒忌恨。昔日小孩心悅誠服的偶像,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小孩心有不服的敵手,小孩最快意的事就是超過Charley。
數學上比不過,咱就比別的。六年級期末,小孩接到了學校的一個請柬,邀請他參加學校給優秀學生的特殊慶典,小孩不無得意地告訴他媽:“Charley都沒得到邀請。”
小孩的科學和曆史總是年級裏的佼佼者,這似乎讓Charley也把小孩也當作了對手,因為小孩感到Charley尤其愛捉弄他。Charley嘲笑小孩每次考試都不早交卷而是一遍遍地檢查,不像他,答完了從不檢查,要不就是早早交卷,要不就是趴桌子上睡覺。
當小同學把小孩的餐巾紙遞給Charley,問他上麵寫的是什麽時,Charley說:“I have no idea(我不知道).”
小孩有些意外,同時也為自己在中文上勝了Charley一籌而沾沾自喜。小同學又把餐巾紙拿給另一個中國人——Peter,Peter的中文就更差勁了,有一次Peter問小孩吃的是不是“拍姑”,小孩想了好幾天才猜出Peter原來說的是“排骨”;還有一次,Peter指著小孩飯盒裏的粉絲問是不是“分自”。
現在,小孩又有一項是年級裏的大拿了——中文!這叫自信心怎不爆棚!
舉個小孩自信心爆棚的例子吧。
去參加州裏的Mathcounts(一種按地區分級選拔的全國性初中數學競賽)比賽前,小孩主動向Charley挑戰,誰名次落後誰做150個俯臥撐——瞧咱這勇氣,不管水平相差多麽懸殊,咱都敢跟老大叫板。結果,Charley毫無懸念地完勝小孩,小孩願賭服輸,第一天做了20個俯臥撐。一樁賭債剛剛開始還,小孩旋即又下了更大的賭注——500個俯臥撐,賭明年Mathcounts他能勝過Charley。——兒呀,你真感想啊!你智商不如人家高,練習題做的是人家的九牛一毛;你今年第100名,人家第23名, 你就信誓旦旦地要明年超過人家?!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究竟是從基因來的呢?還是由年齡定的?你老媽並不缺少想象力和護犢子心理,可是她從來沒做過你會有朝一日在數學上超過Charley的美夢。
小孩告訴他媽,Charley說他一點兒不擔心,因為小孩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你可要記住了,明年那500個俯臥撐千萬不要一天做完,最多一天做100個,要不然會累尿血的。”小孩他媽叮囑道。
(三)
小孩他媽最初隻是在題詩的餐巾紙上畫上零星小花朵、小心形、小星星之類加以裝飾,但沒過兩天,就對這種簡單的點綴看不順眼了,就覺得非圖文並茂不可,於是開始在餐巾紙上既題詩又作畫。小孩他媽毫無繪畫天分,且又底子薄弱——隻有小學美術課那點底,如今愣要每天花上個把小時作一幅畫,無異於給自己穿小鞋,而且也往自己這頭扛活的驢子身上又套了一副磨盤。這麽難為自己是變態嗎?小孩他媽想起自己曾經一次被人罵過“變態”,一直為此耿耿於懷,不明白自己咋就成了變態?也許,這就是一種變態吧——完美主義強迫症——做什麽都要迫使自己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不願對付將就。
小孩對他媽拙劣的繪畫不但一點兒不嫌棄,反而很喜歡,喜歡的原因裏更多的是餐巾紙帶來了別人的關注,並且,食堂裏共進午餐的小同學中隻有小孩一人有家長每天給畫餐巾紙,小孩心裏因此而有種備受寵愛的幸福感。有好一陣子,小孩的好朋友Peter每天都參觀一下小孩的餐巾紙,而且每天都問一遍“did your mom draw it?”這讓小孩覺得很好玩。小孩對他媽說,將來他去上大學了就要她把餐巾紙畫好了一遝遝地寄給他。——兒呀,你這是在把你老媽往畫家路上推呀!你老媽可是個信守承諾,一條道跑到黑的人。你確定,到時候,每個聖誕節的禮物都是365張餐巾紙,你不會厭煩嗎?
不知那些著名的繪畫大師們每做完一幅畫是點頭稱讚呢,還是搖頭歎息呢?反正小孩他媽每天對著自己畫的那張餐巾紙都是搖頭歎息:“唉,這馬怎麽跟長了三條左腿似的?”“唉,這條等待主人回家的狗怎麽畫得跟條鱷魚似的?”“唉,這正楷怎麽寫得這麽難看?”......歎息之後就是痛下決心——一定要將給兒子畫餐巾紙進行到底,直畫到人老牙荒手抖眼花。
2017/3/31
“小孩他媽毫無繪畫天分,且又底子薄弱——隻有小學美術課那點底,如今愣要每天花上個把小時作一幅畫,無異於給自己穿小鞋,而且也往自己這頭扛活的驢子身上又套了一副磨盤。” 哈哈哈,我笑死了!!多麽可愛的媽媽呀。家裏的親情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