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農莊

用開花的創意,將司空見慣,變成耳目一新。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為什麽不願意收藏中國文物?

(2014-11-08 00:02:16) 下一個

文物,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乃是文化的承載物,某種意義上講,它也是文化的傳承物、傳播物。中國文化一向有雅俗之分,而所謂傳世文物承載、傳播的文化,恰恰是俗的多雅的少。既然我對俗氣的糟粕文化不感興趣,當然也就對中國文物視之漠然。

其次,中國文物在北美較少見到。早先中國文物流落到北美,一般通過這麽幾個途徑:所謂征服時期鬼子從中國搶奪來的;封建王朝的皇家或政府贈送給洋大人的;中國移民自本土攜帶過來的;古董商人販賣過來的。前兩個途徑過來的文物,大多珍藏在公立博物館、紀念館中。古董商人販賣過來的文物依然流轉在火爆的文物市場。隻有中國早先的移民攜帶過來的文物,最有可能因家庭變遷而流散到可收集的市麵上。

收藏,不僅要講實力,更要依賴資源。實力,包括財力和鑒賞識別力,這是收藏家自身要具備的條件。資源,包括市場資源和管理資源,此乃收藏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缺乏資源的收藏,當然不會有理想的收益。

再者,遠離中華本土的北美,一直是戰後最和平富庶的地方,全世界的好東西都集中在這裏,所以遍地是他山之石。我們自以為美的玉,自以為貴的瓷,自以為稀世珍寶的青銅器和景泰藍,在這裏一比較,不過是滄海一粟,而且是古板、老朽、缺乏創意和生機的一粟。

北美的文物,好壞你可以選,貴賤你可以挑,但絕對貨真價實,不存在中國式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所謂中國文物的水太深,不過是真假難辨而已。一個是時代的真假難辨,一個是材質的真假難辨,還有一個就是工藝和故事的真假難辨。說是某某皇帝的禦用,某某名人的私藏,某某事件的見證,當年製作僅此某某件等等,除了包藏禍心的賣家自己,鬼才知道是真是假。與其在深不可測、腥風穢雨的黑龍潭趟渾水,何如到夜靜花闌、和風細味的百草園去享受星月皎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國公' 的評論 : 謝謝國公光臨!
國公 回複 悄悄話 '過路人過路'是海外收藏網的專家。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春花' 的評論 : 您說的極是,到他博客裏看了,沒有東西,純粹一個假道學。
vycnd 回複 悄悄話 眼光水平不行,資金不夠,是玩不起中國古董的。古董世界,中國的古物,是絕對的No1
世界上任何一個古董博物館,如果沒有幾件中國古董文物坐鎮壓底,在業內人士,內行人眼裏,就是不夠檔次的博物館。
日本常有鑒定古物的電視節目,中國的古瓷古畫,一估價就上千萬上億日元,而日本的古物,常常是不過幾萬幾十萬日元。

近代德國日本等,學習了中國的製瓷技術,加以改進,都能做出非常精美的瓷器陶器,可惜時間不對,太晚了,都是機器大量製造,再精美,也沒有什麽收藏價值。買了,隻會跌價。
春花 回複 悄悄話 吵來吵去,就是因為那幾個錢。
後麵跟帖的其實在倒賣和收購天朝的貢品,博主說天朝的東西不好,東洋玩意兒好的不得了,他當然強烈反彈。你既然那麽喜歡天朝的老舊,就多買,多玩,多發財。
博主沒必要那麽認真。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nhui20' 的評論 : 嗬嗬,嗬嗬。謝謝關注!
jinhui20 回複 悄悄話 北美的文物,好壞你可以選,yes, 貴賤你可以挑, yes,但絕對貨真價實?人傻錢多的來了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子黨群' 的評論 : 很高興能認識您這樣一位同好。以後我們多交流。握手!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路人過路' 的評論 : 是俗文化。您最好瀏覽一下我博客的其他文章,再下結論不遲。可惜您不願意留名,否則我也好去您那裏學習學習。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知識是花錢學來的。尤其,在有知識而獲得珍寶之時(有時隻是十幾美元的花費),這就是知識的

回報。當然這些隻能發生在有準備的經驗者的身上。

謝謝。 收藏是樂趣,不能當真。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子黨群' 的評論 : 是的,在北美這麽好的收藏環境,隻專注中國文物,實在太狹隘了。我明天會發另一篇關於收藏中華以外銅器的文章。謝謝關注!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收藏:會引發一個多領域集合的知識性質的學習、研究、探索和發現。---是中年以後的一大知識的

被廣闊視野的最好的健康的壽長。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可遇不可求”,這是收藏的原則。

驚喜、動魄心跳 是收藏最大的樂子。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在美國:真的、好多、有價值的中國老物件還是主流。

但,去哪裏淘寶,這是最關鍵的前提。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正是因為真假難辨,現而今才是學習、鑒別、長知識、練就高知識的好日子。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這幾年,因為大陸中國沒了文明的良心,所以,海外就要小心為好。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但,前提---務必於自己有意義。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收藏未必局限於某一文明,隻要是看上眼的,那個國籍都可。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收藏是門大學問。務必曆史知識現行。
太子黨群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話題挺好,聊聊大天,都不要上火。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路人過路' 的評論 : 我提倡在北美玩現代收藏,反對人在北美,卻要削尖腦袋搜尋中國文物。您還沒等我下文把意思表達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蹦出來橫刀立馬了。嗬嗬,這反而證明了我的觀點,不僅中國文物真假難辨,中國文物愛好者也一樣參差不齊、魚龍混雜!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路人過路' 的評論 : 也許我正像你所說的那樣無知又膽大,可我願意向高手學習啊。您若德才兼備,滿腹經綸,何不開門收徒?我對中國文物無知,那是因為假貨太多,我不願意浪費時間涉足,文中講得很明白。但有一點我很清楚,玩中國文物的,都是些學問和修養很好的文化人,馬未都算是另類了,但也是個謙謙君子。您路見不平,就拔刀砍人,這叫什麽氣度呢?像個中國文物的衛道士嗎?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等著你的下文 我去年在一豪宅的estate sale上買到過一個日本的大瓷缸 不知道有沒有價值 但非常漂亮 就在客廳裏當擺設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路人過路' 的評論 : 好家夥,中國往北美出口有“數百年曆史”?你這樣說,能說服誰呢?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何仙姑' 的評論 : 沒搞懂你不敢苟同什麽?
何仙姑 回複 悄悄話 不敢苟同。。。
尤其是,日本古董現在根本不上價,現在老外都希望家裏的那個祖傳的老盤子是中國的。日本的古董和我們中國的不在一個境界,這不是因為我愛屋及烏,而是事實。 日本的古董太拘謹,小家子氣太重。

不過不得不承認,市場上中國古董魚目混珠最厲害。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eagolrocks' 的評論 : 建議您在北美,就收藏北美的好東西。我下文會談及。謝謝關注,周末愉快!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春花' 的評論 : 您的問題非常好,不是題外話。我在北美淘寶時也發現了這個現象。日本的瓷器最受北美主流藏家的青睞。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瓷器一直躺在古代的夢床裏,缺少藝術大師是其一,缺乏原料是其二,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其三。景德鎮的粘土取自安徽祁門,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周末愉快!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跟樓下的交流一下 我小的時候我爸去景德鎮出差 帶回一箱瓷器 隻花了三十多塊錢 我們家裏用了二十年 最近我們這兒來了個景德鎮的商家賣瓷器 我花了幾十個美元買了幾個碗 用了幾次發現一個碗已經有裂縫
春花 回複 悄悄話 我發現國外現今的家用瓷器做的很好,很多品牌都有百年的曆史,英國和德國都能做出精美的瓷器。而且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卻很少能在世麵上看見出售的來自中土的瓷器。中國的瓷器隻在中餐館,古董店和博物館裏能看見。這是為什麽,博主有沒有興趣評論一下。
我說個題外話,希望博主原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