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雙11,絕望的狂歡盛宴

(2014-11-11 01:56:33) 下一個

《境界》獨立出品【雙11專題之二】

文/劉超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戰鬥前的沉默。室友們默默地點擊鼠標,將一件一件商品拖進購物車,將生活費轉入支付寶。疲倦了,屏幕前抬起頭,互望一眼,相顧無言,片刻放鬆後繼續沉默的敲擊鼠標與鍵盤。在滴答滴答聲中,時鍾的指針輕輕劃向12:00,瞥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日期:11月10日。

近了近了,戰鬥的號角即將吹響;近了近了,勝利的光輝即將閃亮。喝一口熱水,活動一下肩膀,一時之間手機的鬧鈴集體狂響,是戰鬥前的集結號!啪啪啪啪,鼠標鍵盤的響聲密集地嘶吼,戰鬥終於打響!這就是一年一度的雙11,令人著魔、令人癡狂、令人又哭又笑。對於6億多的中國網民而言,它是電,它是光,它是唯一的救贖!

狂歡節,掃盡“光棍節”的負麵能量

 

是什麽使雙11這個原本平凡的日子變得如此與眾不同?上世紀90年代,在大學校園中,充滿屌絲意味的光棍節開始誕生並流行。

11月11日,以其獨具特色的視覺形象,當之無愧成了光棍節的首選。當高富帥約走白富美,當男學霸領走小師妹,校園中形單影隻的男同胞們決定打破沉默,團結起來給自己過個節。

傳說光棍節當天,早餐要吃兩根油條,撇開來吃;坐兩趟11路車,出去一趟,回來一趟;吃飯用兩雙筷子,左手一雙,右手一雙;唱卡拉OK隻點林誌炫的《單身情歌》、劉若英的《一輩子的孤單》、迪克牛仔的《我這個你不愛的人》……集體以一種極盡自嘲的方式表達內心的孤寂。然而就在2009年光棍節,淘寶商城推出第一次雙11大促銷,結果一發不可收拾。2010年,淘寶商城雙11銷售額躍升至近10億。

2011年,商城加淘寶店鋪銷售額突破50億。2012年之後,雙11已徹底蛻變成一個全民的購物狂歡節。圍繞這日子,線上天貓、京東、國美網上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提前熱身,線下家電連鎖賣場、商場也打得不可開交。網民們立下誓言:“五折難擋,秒殺凶猛,就算熬通宵也要挺住”,還有網友想出各種“防媳婦敗家”高招,編成段子廣為流傳。至此,雙11的性質徹底發生改變,原本“屌絲”聊以自嘲自娛的日子,演變為商家發財的良機、網民狂歡的嘉年華。

購物狂歡節並非新鮮事,也不是中國特產。感恩節周末後第一個周一,早被英國的電商炒作成網絡購物狂歡節,稱作“超級星期一”。歐美國家,聖誕節前的周一,傳統上也是購物節。但歐美的購物狂歡節均是傳統節日的附加衍生物。

中國的雙11之所以特別,完全無中生有,由一個看似值得可憐與同情的事件轉化而來。光棍節本屬於單身漢的日子,單身青年相互抱團取暖,盡管其中不乏喧鬧與大笑,整體氛圍卻是無奈與灰暗。而購物狂歡節是熱烈與興奮的,它的出現將光棍節的負麵能量一掃而光。

如今的雙11,相比光棍節而言,在這天,人們如果沒有在網上買點什麽,會覺得若有所失,生活不完整。在網絡中,在購物中,我們成為一個巨大狂歡隊伍的一份子,擁有了一份令人自信的歸屬感。

因此,雙11的購物行為,其意義早已不在得到某件特定物品,而更多像聖誕節的狂歡、春節家庭團圓一樣,成了人們尋找存在意義的路徑。

 

在這一特殊日子的網購中,人們享受的是那種節日的氛圍與虛擬的滿足,買東西隻不過是走進特定氛圍的前導儀式,而至於買到的物品本身,它所帶來的滿足已不是那麽重要。這就是為什麽有許多消費者當他們真的收到雙11的“戰利品”——快遞包裹時,要麽根本懶得打開便堆在一旁,要麽則發現所購之物令自己大失所望,於是又掀起新一波的差評、退換貨狂潮。

“虛無主義,這個最可怕的客人,已站在門前了”

作為立誌跟隨上帝、遵守上帝命令的基督徒,我們常常以為雙11對我們最大的試探是拜物與拜金,即將商品或金錢當作偶像。

殊不知魔鬼設下了更大與更為隱蔽的陷阱,即企圖用一套簡便的狂歡心理來掩蓋“凡事都是虛空”的絕望,用表麵物質的豐盛去蒙蔽信仰缺失的極度饑渴,用購物所得到的短暫滿足麻痹內心真正且永恒的渴望。雙11的邏輯是一套後現代的邏輯,解構了生存的終極困境,也解構了基督十字架之救贖的必要性。

一百多年前,哲學家尼采發出“上帝死了,我們都是謀殺犯”的斷言。他感歎:“我們如何能將海水吸幹?誰給了我們海綿去擦拭整個地平線?我們究竟做了什麽才使大地脫離了它的太陽?”

但是,比探究這個難題更重要的是:如果“上帝死了”,人們該如何麵對可怕的虛無。就像海德格爾所言:“‘上帝死了’這話蘊含如下規定:一個超感性的、約束性的世界已經不在場了。虛無主義,這個所有客人中最可怕的客人,已站在門前。”

整個二十世紀,西方世界最大的哲學困境就是“上帝死了”。在迷霧中跋涉幾十年後,當虛無與痛苦將人折磨到絕境,魔鬼為現代人脆弱的靈魂預備了一條簡便的救贖之路。於是,後現代主義大行其道,在解構一切嚴肅與崇高、拒絕一切宏大敘事的呼喊中,心靈重負終得解脫。

現代的使徒約翰,在消費社會的拔摩海島上,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閃亮的T型台中間,魔鬼緩緩走來,身穿當季新款的Prada長衣,頸上佩戴著璀璨的珠寶。他的發型時尚,麵容姣好,身材曲線勻稱迷人,聲音如同甜膩的音樂。他右手拿著奢侈品牌皮包,周身圍繞著名為後現代主義的鐳射燈光。

後現代主義所解構的不僅僅是崇高,更重要的是,它解構了絕望——“上帝死了”之後的絕望——地獄五光十色,魔鬼秀色可餐,貌似並非難以接受。

對於現今的國人,長期的無神論教育已經替我們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上帝是否活著對我們來說並不構成太大影響——眾所周知,我們是一個多麽富有“務實精神”的民族,不會像那些歐洲人一樣動輒就談“形而上”。

但當我們麵對社會壓力的急劇增大、以PM2.5為標識的生存環境的迅速惡化,以及充斥在各個領域的貧富差距、不公不義時,人們這才感覺到深深的無奈與絕望。那點可憐的創新精神唯一能做的便是將這種絕望進行轉化與解構,頗有當年魯迅先生筆下阿Q的模樣。

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是,我們不再滿足於自己一個人的精神勝利法,這樣尚顯孤單。我們要做的是想方設法聯合一切力量,營造一種屬於大家的“勝利”,當“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響徹大街小巷之時,我們已經跟隨著那一對赤身露體的“兄弟”,愉快地摘下了用以遮羞的“無花果葉”。雙11的購物狂歡就是其中典範,原本掩埋於人心的深刻絕望在網購的快感與豐盛物質帶來的虛假安全感中消融一空。

絕望令人難耐,但也可以使人認識與親近神。《聖經》上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時,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13)因此約伯受盡痛苦與折磨,最終卻感歎道:“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約伯記42:5)傳道者呼喊:“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1:14)最終卻是要人們明白日光之上才有真價值與真意義。

一旦當基督徒群體真切認識到我們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曉得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情欲都會消失,唯獨遵行神旨意的永遠長存的事實,我們就知道這世上的一切注定會令我們絕望。唯有當我們轉眼仰望上帝的國度,才會生出如同老約翰在《啟示錄》中身臨其境感受到的榮耀與盼望,將絕望轉化為認識神的契機。

商品隻是雙11的假麵

同是麵對絕望,魔鬼卻播撒了另一套及時行樂的邏輯,並為我們提供了一係列方便的選項——例如,盡情吃喝,享受舌尖上的中國奇妙之旅;看劇聊天、小說網遊,沉溺虛擬世界,在無休止的甜蜜幻夢中忘卻一切憂愁。

國人獨創的雙11購物狂歡節,也遵循魔鬼這一套邏輯,充滿著虛假的恩惠和膚淺的快樂。中世紀,威尼斯人創造了狂歡節。在那天,他們舉行盛大的狂歡節假麵舞會。假麵消除了等級、貧富與美醜,顯示著虛假的平等。

而商品就是雙11的假麵,“秒殺”麵前人人平等。這天無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隻要上網參與購物,每一次搶購機會在所有人麵前都是公平的。購物後的豐收則顯示著虛假的幸福。

當雙11的購物狂歡結束,人群散去各歸本位,或許會有一些空虛、落寞。沒關係!男生節、女生節、情人節、七夕節……我們多的是節日,甚至可以創造節日,然後一路狂歡到底,說說笑笑走向絕望。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魔鬼卻說:“這太極端太絕對,條條大路通羅馬!”

被罪玷汙的人類心靈,麵對上帝與魔鬼預備的兩條道路,常常棄前者選後者。教會中流傳著一句格言“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但我們卻常常無法認識到眼前的絕望源於魔鬼的凶暴,寧願飲鴆止渴,並且感恩戴德,將人的盡頭變成了魔鬼的起頭。

在巨大的恐懼中,以少許的“恩惠”換來了大量忠心的奴仆。同樣,在頑固的絕望中,國人簇擁進入雙11,花費不多的金錢換來了巨大的心理滿足,這就是雙11之所以成功的奧秘。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斯書8:11)

魔鬼卻預備了雙11作為解渴的飲料。他指引我們離開活水的源頭,自己挖井找水喝,使我們背離上帝的真道,與基督的救贖越來越遠。離開上帝,人類無法逃罪,於是將罪變成美好;無法麵對虛空,於是便用無盡的商品把自己填滿。

雙11的本質是將人帶入精心裝飾的虛擬“樂園”。在那裏,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可以容納很多的靈魂。在那裏,人們不用叩問真理之門、不用掙紮情欲誘惑、不用辛苦行走天路,雙11,成為了我們解構絕望的便利工具,以及為自己鋪設的虛假救贖之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曾經創造了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一個母親死了、女友離去、沒有朋友、老板厭棄、自己因誤殺罪被判死刑,卻始終態度冷漠的“局外人”。這個荒誕的怪人,對一切事物漠不關心,包括自己的感官欲望,是徹底解構一切的典型。

但在現實生活中,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極少有人願意或可以成為那個局外人。當時鍾滴答滴答走向雙11,生命之鍾也在靜靜擺動。狂歡走到盡頭,曲終人散之時,人們終究要麵對那滿目瘡痍的靈魂與無法消除的傷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