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基督教在韓國

(2015-10-11 09:18:41) 下一個

 

在韓國境內,隻要有人居住的地方,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幾乎都會基督教(天主教與基督新教),而有基督教的地方就會有教堂,甚至在一個很小的村子裏都會有教堂存在,而在有些地方簡直達到了教堂林立的地步,真可謂上帝與你同在。每到夜晚,霓虹燈裝飾的十字架閃爍著紅光,成為韓國夜間的一大景觀。

 水原的基督教堂

 

  我妻子剛來韓國時,見到小區中那麽多房屋上都掛著十字架,以為是醫院,還驚歎韓國的醫學真發達,後來才知道,醫院是綠色的十字架,隻占少數,而多數是基督教堂的紅色十字架。在韓國,基督教的宣傳到處可見。基督教會有自己的電台、報紙、雜誌。在街頭和地鐵內,經常有人宣傳教義,散發宣傳品,勸說人們信教,加入教會組織。教會還為來韓國打工的中國人提供幫助,為他們解決一些生活問題,以擴大基督教的影響。在火車站和商業街也有勸人信教的樂隊演奏。

 

 帶有管風琴的基督教堂
 
 居民區基督教堂林立
 水原火車站前宣傳基督教的樂隊
 居民區的小教堂

 韓國基督教會在海外也積極進行傳教活動,力爭成為世界最大的傳教國家。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基督教團體迄今向173個國家派遣了近17,000名傳教士,其派出人數之多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即便在政府禁止傳教的中東和中亞的伊斯蘭教國家,也有4,700多名韓國教會派遣的人員在從事各種活動。

 

 明洞商業街宣傳基督教的演出

 一、基督教的傳入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最初是作為西方學問,由朝鮮的明朝使臣傳入的。1784年,朝鮮使臣在北京受洗禮,回到朝鮮後,建立了天主教堂。雖然當時信教者受到殘酷的迫害,但仍有許多人信仰天主教。現在韓國的天主教信徒有200萬至400萬人。基督教是朝鮮在1882年同美國建交後,由美國傳入的。由於基督教與當時朝鮮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相矛盾,早期信徒曾遭到迫害。日本占領時期,基督教徒積極參加反殖民運動,教會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因此基督教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現在,韓國國內約有25%39%的人信仰基督教。近些年,基督教發展迅猛,目前基督徒已占總人口4900萬的26.3%,其中包括19.7%的新教徒和6.6%的天主教徒。也有說法稱,韓國的基督教新教人數已達1,800萬,占總人口的39%,加上天主教徒,則已突破50%,基督教成為韓國第一大宗教。韓國基督教中最大的教派是源於美國靈恩派的五旬節派。如今韓國全國大概有五萬所教堂,僅首都首爾一地就有一萬多所。在首爾,基督徒約占總人口的二分之一。

 

 朝鮮聖徒張東鎬(受難者?)

 

 朝鮮聖女

 二、韓國教會的本色化

 韓國信徒在談起教會發展的原因時,總要提到美國早期傳教士的作用。他們說,美國傳教士的傳教方式與在中國和日本的傳教士不同,他們從一開始便強調教會的本色化,即韓國牧師應該承擔起教會的領導責任。他們還訂立時限,讓韓國教會限時做到自養、自治、自傳,不依賴外國教會的人員和資金幫助。這種方式在韓國廣泛采用,使韓國教會很早便經曆了自供自給自理的掙紮,並給教會帶來極大的壓力。但在早期傳教士的鼓勵下,韓國教會終於在很短時間內便達到了獨立運作。韓國教會的本色化,不但獲得社會的認同,使願意皈依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還培養了不少能夠獨當一麵的教會領袖。

 

 水原的教堂

 

 哥特式教堂尖頂

 三、各宗派之間團結

 韓國的基督教會很團結,這可能是由於韓國隻有一個民族,隻說一種語言,在同一文化下比較容易產生共識。韓國基督教會不同宗派之間的合作也十分活躍,他們讀同一本聖經,也唱同一本詩歌。全世界的韓文聖經後麵都附有同樣的詩歌集。因此,無論去哪間教會,隻要拿起韓文聖經,就可以唱同一首詩歌。他們出版的教會報紙,也是由各宗派聯合出版的。國內最大的兩個宗派,衛理公會及長老會,在神學訓練上也經常進行親密無間的合作。

 

 基督教堂在韓國隨處可見

 四、積極參與民族解放運動

 自日本於1910年吞並韓國後,韓國教會便開始進入艱難時期。韓國教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引起了日本統治者的排斥和猜忌,對他們進行了迫害和屠殺。1919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韓國民眾發起了獨立運動,在獨立宣言上簽名的33名代表中,有15人為基督教領袖,這使日本統治者加緊了對教會的迫害。當時,約有47間教會遭焚毀,數百名基督徒被殺害,數以千計的信徒被捕入獄受酷刑。但正是因為基督教愛國者參與了多次愛國運動,在日本統治者推行的奴化教育下,基督教會辦的學校讓很多人能夠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這對提高民族意識,保存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基督教會和教會領袖深受民眾的敬重,把他們看作民族精神的維護者。20世紀30年代,日本統治者在韓國大力推行神道教,下令所有學校都要設立神道祭壇。當時,韓國基督教學校的傳教士拒絕讓學生及老師向神道祭壇膜拜,日本政府便對教會進行大規模的逮捕與迫害,到1940年,約90%的傳教士撤離韓國。留下來的傳教士,由於受到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很多人殉道。

 

 十字架林立

 五、感恩心與牧師的素質

 韓國的基督教信徒有濃厚的感恩心。韓國牧師說,我們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特別是孔子思想,教導我們受人恩惠後要知恩圖報。在韓國,許多有識之士,包括教會領袖,必讀孔子的著作,由此養成了豁達的心胸。曆史上的苦難,也被他們看作激勵人奮鬥、團結及更新生命的機會。朝鮮戰爭結束後,當韓國陷入極度貧困、饑餓與絕望的境地時,美國基督教會提供了大批的糧食衣服,這使許多韓國人對美國基督教會深懷感恩之心,許多人因此皈依基督教。從五十年代至今,基督教在韓國社會的大發展,與此有很大關係。

 

 濟州島海邊的教堂

 在韓國,基督教會牧師的素質較高,對信眾起到了道德表率的良好作用。在神學院學習時,老師這樣教導學生:我們作教會的牧者,是要帶領會眾走主的正路,如果自己沒有好榜樣,便很容易被會眾唾棄。教會晨更禱告時,牧師一定是最早起床,他們抵達教會的時間一定要比會眾還早。每一所韓國神學院都這樣教導神學生:你們做什麽都要比別人做得多,做得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會眾愛教會,牧者更要愛教會。會眾愛牧師,牧者更要愛會眾。總之樣樣都要比會眾更投入。

 居民區的基督教堂

 六、.希望教堂

 我們參觀了韓國總統李明博常去的基督教希望教堂。這個教堂很大,主體部分有三層,可同時容納一千多人做禮拜。和教堂的義工聊天,她告訴我們,每個星期天從上午9點半到下午3點半做五場禮拜,共約8千多人。李明博能夠當選為韓國總統,據說得到了基督教選民的很大支持。大選結果公布前三天,這個教堂就掛起了慶祝李明博當選總統的橫幅。據說李明博的內閣中有好幾個人也在同一個教堂做禮拜,這件事遭到了反對黨的抨擊。教堂作禮拜時,先唱聖歌,由唱詩班唱,也有的由信眾齊唱,然後牧師布道,聲調抑揚頓挫,極富表情其中還講到了李明博,說他年輕時在街邊賣過水果。

 

 教堂唱詩班

 這個教堂的介紹材料隻有韓文的,而沒有英文或中文的,說明外國人來得不多,而主要是本地信眾。從到這裏作禮拜的教友的衣著服飾上來看,男人多身著呢子大衣,戴眼鏡的很多,女人多穿毛皮大衣或毛領大衣,感覺些人屬於中上階層。教堂樓上有餐廳,也有幼兒園,父母做禮拜時,孩子就放在這裏。禮拜儀式最後是捐錢。十一奉獻是韓國信徒最基本的奉獻,多半信徒都有超十一奉獻的習慣,認為施予越多,越能得到神的恩典。

 教堂裏的幼兒園

 七、西冰庫的Onnuri教堂

 位於漢江邊的Onnuri教堂很大,主體建築為兩層和三層地下室小教堂,是多語種教堂。大教堂以韓語布道,設在地下室的小教堂則以漢語、日語歐洲語輪流布道。無論大教堂還是小教堂,十字架是顯示在電視上,而不是掛在正麵的牆上。

 

 西冰庫的Onnuri教堂

 在小教堂參加漢語禮拜的一百多人。我們進去時,禮拜儀式剛剛開始。唱歌時,不少人張開雙手,顯得很虔誠。唱完歌,牧師介紹剛剛從學習班畢業的新人,並為他們祈禱祝福。後牧師開始布道,他說年初他結識了一些新來的人,那時感到他們滿臉的階級鬥爭,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他們的神情漸漸有所改變,一兩個星期後,就開始有變化,一兩個月後,變化越來越大,一年後,變化已經十分明顯,他們的神情變得平和、安詳、寬容、善良,這都是上帝的力量。布道後,第一次來這裏的人到前麵去介紹自己,大家為他們祈禱。

 首爾盆堂地區二梅的教堂

 禮拜儀式結束後,信眾來到一個大房間,三五成群地圍坐在桌子旁,聊天、彈琴、唱歌、吃點心、喝茶。我們和牧師聊,他在中國的大學學習時皈依了基督教後到韓國的神學院學習,畢業後留在首爾做牧師。這個教堂的信眾大部分是中國留學生。有些人在國內時就皈依了基督教,有些則是到韓國來以後逐漸信仰的參加中國語禮拜的也有韓國人,多是和中國有某種關聯的。坐在我旁邊的一個韓國女人,丈夫以前是傳教士,在中國出車禍死亡,為了紀念丈夫,她願意繼續從事與中國有關的事情。坐在我對麵的一位韓國男士,從事建築,與中國有生意往來。他認為,基督教講上帝麵前人人平等,這一點最重要,有的韓國公司在中國辦的不好,當地人不喜歡,是因為他們對中國人不平等。如果平等地對待雇員,把中國人也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就能夠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公司也能辦好。

 

 明洞教堂的聖母像

  八、與金先生夫婦的談話

 金先生是我妻子的學生,他太太在中國學習過漢語,現在做影視翻譯工作,把中文影視譯成韓文,漢語很好。我問他們,韓國基督教信眾有多少人?她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韓國基督教信眾的人數增長很快,但九十年代以後增長速度變緩了,甚至略有減少。原因在於,很多年輕人覺得基督教禮拜儀式太死板,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比如聖歌的伴奏隻用風琴或鋼琴,不用吉他;曲調隻有舒緩的,沒有節奏鮮明的。近年來,韓國教會在這方麵也進行了改革的嚐試,有些教堂在唱聖歌時,增加了吉他等年輕人喜愛的樂器,也增加了節奏感強烈的曲調,又吸引了一些年輕人。

 

 首爾盆堂地區二梅的教堂

 韓國人為什麽能夠接受基督教?金先生講了個故事:基督教最初是由托馬斯傳入韓國的,托馬斯帶來了很多韓文版聖經,是在中國翻譯好的。托馬斯上岸後不久就被當地人殺死了,但聖經卻留了下來。韓國和中國古代一樣,有崇拜字紙的習慣。印刷聖經的紙張很好,人們舍不得扔掉,就把這些紙當作壁紙糊在牆上,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麽書,但天天看天天念,覺得很有道理,慢慢就相信了,成為韓國最初的基督教徒。早期的傳教士來到韓國後,很多人深入到下層民眾中,和他們同吃同住,並為他們解決困難,逐漸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在日本占領時期,教會是唯一使用韓文,保留傳統語言文化的地方,愛國者也願意借此繼承傳統文化。獨裁統治時期,基督教會又成為傳播民主思想的地方,有些牧師成為爭取民主的先驅。

 

 基督教聖公會

 金先生的家庭是四代基督徒,他在上大學時也懷疑過上帝是否存在,有人給他講了個故事:一滴水一般人可能認為它就是一滴水,沒有什麽特別的,但這滴水也許是母親的眼淚,它的價值就寶貴得多,遠非一滴普通的水可比。神的意義就在這裏,他超過了一切存在,就像母親的眼淚一樣,體現了愛和尊重。我和信仰基督教的韓國學生聊天,探討基督教與道德的關係這個學生說,她以前比較自私,凡事首先想著自己,但在信仰基督教後,更多地想到別人了;她以前性格內向,信仰基督教後變得外向了

 九、明洞天主教堂

 我們從軍事博物館乘地鐵去明洞,參觀了明洞天主教堂,聆聽了韓語的祈禱。每天上午六點半、下午六點和七點有三次日常彌撒,許多人在下班後匆匆而來,參加了祈禱後再回家。明洞天主教堂是韓國最早的本地教堂,在這裏形成的信仰團體始於1784年的明禮坊宗教集會。1892年,Coste神父著手設計教堂。1898529日,教堂落成,被奉獻給韓國天主教的主保聖人無染原罪聖母。從1900年起,己亥丙寅迫害代殉教者的聖骨就保存在這裏,直到現在還供奉在教堂的地下。1942年,委任了最早的韓國籍本堂神父,最早的韓國籍主教盧基南的就職儀式就是在這裏舉行的。1945年,大聖堂的名字由鍾峴大聖堂改為明洞大聖堂20世紀七、八十年代,明洞大聖堂擔負著促進韓國社會人權伸張的角色,並成為民主化的聖地。現在,明洞大聖堂正致力於創造美好的社會。明洞天主教堂的建築為簡潔的哥特式構造,聖堂的平麵是拉丁十字架三梁式形狀,聖堂高23米,鍾塔高45米。聖堂內部以拱形走廊、彩色玻璃等展示著空間的美。教堂前後各有一尊聖潔的白色聖母雕像。在教堂外還有一座石製的基督徒雕像,頭上戴著鐵絲和鐵釘編織的花圈,基座上也鑲著三枚鐵釘,似乎是受難的基督徒形象。

 

 明洞天主教堂遠眺
 
 明洞天主教堂大門
 
 明洞天主教堂聖母
 居民區的教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