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野蠻”橄欖球何以是“紳士”必修課?

(2015-10-12 02:59:45) 下一個

石曙萍

2015年05月23日

 

  • “野蠻”的橄欖球運動(照片由作者提供)
     

    “野蠻”的橄欖球運動(照片由作者提供)

  • 私立學校孩子在打橄欖球(照片由作者提供)
  • 打板球(照片由作者提供)
  • 英國鄉村夏季的板球賽(照片由作者提供)

編者按:本文作者石曙萍,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碩士、中國複旦大學博士,曾在新加坡任教,現旅居英倫。“萍談教育”係列文章是石曙萍為聯合早報網撰寫的專稿。她以教育專家和身為人母的雙重身份,對中國、新加坡、英國三個國家教育製度和教學環境進行比較和觀察。本文是該係列的第四篇。

板球,是典型的英國紳士運動,一整個夏季,綠茵場上總看得到白衣白褲白鞋白帽的紳士們玩板球,優雅從容地丟球擊球撿球。兩三個小時一場的漫長比賽,極為溫和。旁邊圍觀的是衣冠楚楚的女士和孩子,邊觀賽邊笑語閑談。在英格蘭明媚和煦的夏日陽光下,無論看球或打球,都是一種享受。簡奧斯丁的作品就有許多關於玩板球的描寫,這也是上流社會社交的重要方式之一。紳士風度,除了事業成功,心懷慈悲,不吝助人,在我們的想象中,當然還是謙遜禮讓,幹淨文雅的代名詞,因此紳士們玩的運動,就應該是如板球這般彬彬有禮,或者也可以玩高爾夫,馬球或擊劍,卻斷不可能與衝衝殺殺的蠻橫、泥濘不堪的肮髒聯係在一起。但英國私立學校裏學生必修的,卻是貌似很不紳士的橄欖球,著實讓我困惑了一陣子。

英國最古老的五間公學之中,有一間叫拉格比公學(Rugby),師生在玩球的時候,發明了一種新的玩法,隊員可以用手持球進門得分,當時是1845年,現代英式橄欖球Rugby就由此起源。英式橄欖球比賽和足球運動相似,隊員各司其職,雖可以用手抱球,但不可以向後傳球。競技中可以雙方可以在一定範圍裏以限定的方式發生肢體擒抱。誰先抱球衝到對方球場底線並觸地,就可得分。之後,橄欖球逐漸成為英國人最愛的運動之一。而JK羅琳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創造的魁地奇球Quiditch,除了足球和板球,還融合橄欖球的因素,當然還多了會飛的掃帚。

從三年級(相當於新加坡小一)開始,私立學校的學生冬季學期每天下午就有三小時的橄欖球訓練,其中每周三和周六是校際比賽,根據年級和程度不同來安排比賽組別。除了生病,學生一般不被允許缺席比賽。即使有特殊情況需要請假,學生通常隻被準許缺席英文數學等學科,而非橄欖球賽。因為學校認為學生必須要有團隊合作的責任感。

英國的橄欖球運動,在我看來有三個特點:冷,髒,野蠻。首先,橄欖球是冬季學期的必修課。英國的冬天陰冷有雨,偶然碰上難得的晴天,那便是霜凍或雪霽,更是冷得刺骨。而學生穿的是單衣,短褲,長襪,球靴,膝蓋外露。其次,由於多雨,學校的場地通常都泥濘不堪。球賽通常都風雪無阻地按照日程進行。除非出現閃電,比賽會暫停,否則在滂沱大雨裏比賽,那是家常便飯。學生們馳騁在風雨交加中的泥地上,把對手或被對手撲倒在地,一場比賽下來滿身滿頭都是泥濘,一點都不雅觀。球衣裝備通常都放在學校,每周五才帶回家換一次。又髒又濕的球衣球襪,粘滿泥土的球靴,第二三天照樣繼續穿。觀賽的洋人家長通常關心的是比分如何,我們華人家長則滿心焦慮,糾結著孩子會不會受凍?會不會感冒?賽後會不會馬上洗熱水澡並吹幹頭發?橄欖球比賽,越高級的賽組,肢體衝撞就越多,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大多數老師也都是橄欖球的好手,平時會分派做橄欖球教練或裁判,不時也會有教師間的球賽。從西裝革履地傳道授業,到短衣短褲地衝殺拚搏,他們轉換得很自然。由於水準較高,賽事通常很激烈,手腳骨折也很常見。你時而會看見吊著綁帶,或者拄著拐杖的教師,依然鎮定自若地上課。學生必須要帶上牙套,否則不能參加比賽。在級別稍高段些的比賽中,學生則需要帶上防護盔甲。有一次中年級比賽,教練在賽前指導,我聽到他正吩咐隊員:“蹲下身站穩,眼睛狠狠地盯住對方,讓他在心理感到害怕,然後衝上去”。哦,橄欖球不僅是體力與技巧的比賽,原來還有心理上的較量,很有一種戰場上的野蠻精神。華人家長總不免顧慮著孩子是否會受傷。匪夷所思的是,孩子們卻很少因球事而受傷,也從未因在雨雪中打球而感冒。有次我不禁問孩子是否會冷會痛,8歲的小兒子淡定地回答道“媽咪,不要擔心,因為我是一個男人(I am a man).”

紳士除了溫文爾雅 也應該有所擔當

我逐漸體會到,橄欖球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責任感,同時更是一種對意誌力的磨練,和對勇敢精神的塑造。新加坡的國民服役製度,就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紳士,除了能溫文爾雅,同時也應該有擔當力,有責任感,應該能在挫折和磨難中不輕言放棄,並堅持到底;應該能在關鍵時刻為國家和社會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無論是在職場做工創業,或是在戰場衝鋒陷陣,孱弱的體格,怯懦的品性,都絕非真正的紳士所應該有的。翻開英國的曆史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你可以看到一串串陣亡士兵的名字。如果你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為國捐軀的士兵們大都隻有十八九歲。很多是當年劍橋,牛津等知名學府的學生。換句話說,這些都是英國當年的文化精英,天子驕子。可是在國家需要之時,他們熱血沸騰地自願奔赴前線,浴血疆場。每到冬天,全英國的人都會在胸前佩戴著紅色的罌粟花以紀念一戰陣亡將士。今年是一戰爆發一百周年紀念,我孩子的學校組織他們到比利時和法國的西線戰場遊學一個禮拜。我從孩子拍回來的照片中看到,敵對雙方的士兵,如今竟肩並肩地躺在同一片墓地上,未免顯得很是荒誕。但想到這些年輕人的勇氣和擔當,不免深有感觸,或許真正的英國紳士風度,應該是雅典氣質和斯巴達精神的完美統一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