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星際穿越》:好萊塢的“人造彌賽亞”

(2014-11-21 04:43:15) 下一個

 

由好萊塢名導克裏斯托弗.諾蘭導演的電影《星際穿越》近期創造了票房奇跡,很多人抱怨看不太懂,或者覺得很“燒腦”。晦澀之處如蟲洞、黑洞、五維空間、時間相對論等科技理論,有些甚至聞所未聞,看不懂的原因,除了那些科學術語,這部電影中涉及到一些神學概念,中國觀眾看懂了嗎? 

我 們在好萊塢大片中經常看到的,被屢試不爽所向披靡的結構和概念。很多都來源於《聖經》,《聖經》似乎永遠是好萊塢靈感的寶庫,長期浸泡在基於《聖經》的文 化信仰生活中,無論是導演還是觀眾潛移默化地被影響著,《聖經》中的很多神學概念和典故,成為很多電影精彩故事的創作靈感和源泉。 

遺憾的是,以諾蘭為代表的好萊塢導演們,大量地借助《聖經》的寶藏,從中挖掘和取材,為己所用,任意篡改,卻背離《聖經》的要義,打造了屬於好萊塢自己的彌賽亞神學。 

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那些影響導演諾蘭和好萊塢大導演的神學概念吧。

拉撒路的死而複活

《星際穿越》中,主人公在NASA中參與了一個“拉撒路”拯救計劃,該計劃是要拯救人類脫離即將毀滅的地球。“拉撒路”的故事來源於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述的耶穌讓死人複活的故事。

有個叫拉撒路的人病了,他的姐姐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告訴耶穌這件事,盼望耶穌盡快來醫治他。耶穌沒有馬上去,又耽擱了兩天才去。等耶穌去了的時候,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了。馬大和馬利亞都埋怨耶穌來晚了,認為耶穌如果早來幾天給拉撒路醫治,她們的兄弟就不會死。

 

 

耶穌卻對她說,你兄弟必然複活。耶穌來到安放拉撒路屍體的墳墓洞前,叫人搬開擋在洞口的大石頭。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他已經臭了,因為這是第四天了。耶穌卻對洞口喊著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耶穌對他們說,解開,讓他走。

耶 穌為什麽沒有馬上醫治拉撒路,而是讓拉撒路先死,然後再讓他複活,在《聖經》中是要顯明上帝的能力。耶穌也是先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複活。先死亡, 後複活,為了彰顯上帝起死回生的能力。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有很多先死亡後複活的故事,通常都顯示某個英雄的能力或某種神奇的力量。如《黑客帝國》基努李維 斯死後,魂遊天外後,後被某種神奇的力量喚醒了。

 

穿越時空的拯救 

《星際穿越》中,父親從未來的時空,穿越回現在地球的時空,發現自己已經120歲 了,而女兒已經變成老太婆了,“未來的力量拯救現”在已不是新概念。假如有一個人突然來到你麵前,宣告他是拯救人類未來的神,他已經為人類在未來的時空中 預備了新天新地,隻要信他,你就能和他到達那裏。你可能就這麽幾個選擇,要麽就是大嘴巴抽他,要麽就是笑他是個瘋子,要麽就把他當成個騙子。

 

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的思維模式早就被固化了。此穿越不同於清宮劇中的穿越。來自未來的神的代表,來拯救過去和現在的人,聽上去好象是近10幾年來好萊塢的普遍地獨創,但在2000年前的《聖經》中,耶穌就身體力行了這一切,祂宣告祂是上帝的兒子,來到以色列中,要拯救他們脫離罪惡,但他們不相信,還把祂釘死在了十字架上。 

 

西方的觀眾比較熟悉這樣的敘事模式,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這樣的敘事文本的環境中,《黑客帝國》更是完全照抄《聖經》中的結構,基努李維斯扮演的彌賽亞,從未來回到過去改變曆史,從而實現拯救人類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是事先被安排好的。

先知和啟示

《星 際穿越》中科學家的女兒,不斷得到來自其它時空“幽靈”的啟示和帶領,其實那是她的父親在另外一個五維時空中,向她發送“消息”。類似的橋段在好萊塢大片 中很常見。要麽是一個曆經滄桑的老者,要麽是個突然獲得了某種能力的先知,雖然他們是非常普通的人,但他們宣稱能看到未來,一直被不斷地被啟示著,並且傳 遞未來的信息。所以,在《黑客帝國》中出現了織毛衣烤蛋糕的“女先知”,隱匿於江湖,卻依然指導著英雄繼續前進。 

先知和啟示的概念也來源於《聖經》,在《聖經》中,精確地記錄了上帝是如何啟示眾多先知,透過默示、異象或異夢,啟示分別給了不同時代不同地位的人。又讓他們記錄並寫出《聖經》,在應證和預言一個事實---彌賽亞耶穌的到來。而那些先知們獲得上帝啟示和帶領的場景,如摩西在曠野中看到燃燒不毀的荊棘,約拿被大魚吞下等,也是好萊塢經常營造戲劇化場景靈感的來源。 

《聖經》中是上帝透過先知,來啟示全人類。而電影《星際穿越》則放在了父親對女兒的帶領中,目的也是拯救人類離開地球,父親似乎就成了“神”。

末世與新天新地 

在美國大片中,有很多關於末世的題材,特別是《星際穿越》中彌漫著強烈的末世情懷,環境被破壞、食物短缺、地球的能源和資源被耗盡,如果不離開地球,人類將毀滅…..人類探尋別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都致力於建設一個新天新地。 

在《聖經》中,多次提到了世界末日,也提到了新天新地,得救的人能進入新天新地,是何等地尊榮和寶貴。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你們當因我所造的永遠歡喜快樂,因我造耶路撒冷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我必因耶路撒冷歡喜,因我的百姓快樂。其中必不再聽見哭泣的聲音和哀號的聲音。 (以賽亞書65章17-19節)

“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啟示錄21章3-5節) 

除此之外,《星級穿越》中,還有“沉睡和醒來”等諸多概念也都來自《聖經》。

誰是彌賽亞? 

Messiah,彌賽亞,古猶太語,希伯萊文救世主的意思。

克裏斯托弗.諾蘭費盡千辛萬苦,用這部幾乎全部充斥著科學話語的電影最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人造彌賽亞”的故事。

影片中,一直有一個神秘的力量在指引男主人公探索的旅程。闖入了NASA被揀選為飛船駕駛員的男主角,他迷惑問為什麽是我?博士說是“ they chose you.”當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蟲洞”的時候,異常驚喜,卻不知是誰放在那裏的,隻能說“他們放在那裏的。”仿佛專門為人類準備的一個出口”,但是,他們究竟是誰?科學家說他們是超然的神秘力量。而隨著影片發展,穿著科幻母題的外衣,最終向自身尋求答案:他們就是我們。主人公確認“我們”自己就是拯救自己的力量。 

諾蘭通過一個在五維空間的父親,穿越回一維空間,拯救了人類,塑造了一個“人造”的彌賽亞。人類自己---“我們”拯救了自己!透過一個煽情的現代彌賽亞故事,講述了愛的力量最終可以穿越時空,又一個“愛之所至,金石為開”、“人定勝天”的故事。 

這把整個影片拉得很low,削 弱了影片的高度。導演用人來代替彌賽亞是非常感性和大膽的,也是好萊塢喜歡的表達,確切地說是當今的觀眾們喜歡的表達,正如《超體》所表達的一樣,人最終 都可以進化為神。這極大地迎合了人內心深處的寄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主宰命運的神。人也可以成為救贖世界的“神”。這恐怕就是好萊塢的彌賽亞神學。 

而這一切都看似合理地圍繞在“愛”的主題下:愛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切。女主角說: 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穿越時空感受它的存在。

無論是《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都在講述“回家”這一恒久的主題,不論路途多遙遠,不論宇宙多麽浩渺,最牽掛的,是人心深處魂牽夢縈的那個“家”。 

中國媒體采訪諾蘭時,問道:你真的相信愛是一切的終極答案嗎,即便是諸如宇宙終極這樣的宏大問題? 

  克裏斯托弗-諾蘭說:毋庸置疑的是,愛是一切人類問題的終極解決途徑。我覺得這部電影探討的一個有趣問題是,科學至今還沒有解析和量化人類情感的途徑。我始終覺得宏大和微小是可以結合起來的,因為再大的問題最後也會回歸到我們是誰、我們之間靠什麽維係等簡單問題上。

沒 錯,諾蘭給了我們一個視覺奇觀和感人的故事,問題是,在宇宙中的某個時空中,如果真存在一個上帝,祂創造了這一切,祂透過先知不斷地和人說話,透過宇宙萬 物,透過曆史和現實不斷地在啟示自己,祂也差下愛子“穿越時空”來到我們中間,死後複活,祂一直飽含愛意地注視著我們。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我們該如何回應宇宙中這份愛呢?

星際可穿,愛難對流——談克裏斯托弗·諾蘭電影《星際穿越》


諾蘭的長處在於對人性的洞察與深思,《星際穿越》雖是向外太空的勇敢穿越,但其出發點與落腳點仍是人心。當父親從外太空墜落到家焦急敲擊書櫃時,女兒終憑對父親的愛,得到與他交流的方式——那塊手表。愛著的人可以突破時空限製,把愛的信息傳遞給所愛的人。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對愛與交流之艱難的感受,其實,這也是克裏斯托弗·諾蘭電影《星際穿越》所要表達的主題。

人人都需要愛,人人也都希望給予愛,可愛如何表達與傳遞,能不能達到對方並使之接受,這都是極大難題。諾蘭的長處在於對人性的洞察與深思,如果說《盜夢空間》是對人的潛意識的大膽探索,那麽,《星際穿越》則是向外太空的勇敢穿越。

不過,其出發點與落腳點仍然是人心。

父女間深心的默契與交流:庫柏與墨菲

電影一開始,諾蘭非常耐心地描述了退役宇航員現為農夫的庫柏與女兒墨菲的生活與情感。看起來很平淡,實際上卻大有深意。

庫柏懂得女兒的一些看似怪異的舉動與行為:常常說自己看見了幽靈,向往外太空;為這些事與同學打架。當老師向作為家長的他,提出嚴重警告時,他的做法不是馬上回家責罰女兒,而是給她放假幾天帶她去看棒球賽以放鬆心情。

他知道,惟有這個女兒繼承了自己的身體與靈魂,有朝一日她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庫柏與兒子的關係隻是一般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他對兒子要盡作為父親的責任,而在與女兒墨菲的關係之中,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深心的默契與交流。

這種交流是彼此增進、富有成效的。重力異常是女兒發現的,庫柏借此找到了美國航天局的太空發射基地,他也從此加入到一項偉大的星際穿越行動之中。

當 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並非總是那麽順暢,即使是在父女之間。作為孩子的女兒,可能接收的信息更多,產生的感受更豐富,因為她更向外界開放,更不容易受陳規 陋習的束縛;而作為成人的父親,即使是一個非同流俗的父親,也還是受到了現實世界的種種屏蔽,而不能對微妙事物與信息保持敏銳的感受與捕捉能力。

無怪乎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183)在是否加入星際穿越行動的問題上,女兒得到的信息是:留下;而庫柏的決定則是:加入。

盡管女兒的挽留,更多是出自於依戀父親的天然情感,但也不乏有對天意的驚人破解;而在庫柏,則是實現自我的夢想超過了保護女兒的責任意識,當然,這是一個兩難之境,他有自己的無奈。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人的感受能力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弱了,墨菲也是這樣,尤其是在她經過漫長的等待卻得不到父親的任何音訊之後,她也像常人一樣工作,戀愛,生活……

當父親從外太空墜落,來到家裏並焦急地敲擊書櫃時,她卻不能像孩提時代那樣輕易地對話幽靈了。最後,她還是憑著對父親的愛,得到了與他聯係交流的方式——那塊手表。

因著它並借著引力,父親從五維空間向在三維空間的她傳遞了重要的信息,父女重新溝通,人類得到拯救。這真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有愛就有交流,愛著的人可以突破時空的限製,把愛的信息傳遞給所愛的人。愛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習慣。墨菲若不是堅持對父親的愛,若不是習慣性地出門帶父親送給她的手表,父女重逢就隻能是一句空話了。

墨菲的名字也很有寓意。它來自著名的“墨菲定律”,這條定律的核心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 菲很不喜歡這個名字,為此還質問自己的父親,但庫柏並沒有給她正麵回答。其實,它是提醒身為人父者的責任,父親是一家的先知、君王與祭司,他要預知危險與 傷害,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不能麻痹大意,視而不見,否則,就可能鑄成大錯;作為父親,還要教訓兒女遠離這些,並帶領他們進入平安之境。

庫柏對此有所領悟:“當你成為一個父親,你要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你要確保自己孩子的安全。”這也就是主禱文中所說的——“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馬太福音》613

語言可以表達,也可以遮蔽:布蘭德教授與曼恩博士

人類的交流多依賴於語言,特別是在當代。語言可以讓人更便利溝通,但也可以給交流製造更多障礙。因為語言可以表達,也可以遮蔽。人們使用語言,有時候是部分遮蔽,有時候是完全遮蔽。就是說:人能夠坦言,也善於撒謊。俄語中一句成語說得好:回答我,隻需用你的目光。

貌似誠實的布蘭德教授其實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他所精心設計的拯救地球與人類的A計劃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他要讓宇航員去找到與驗證那個複雜計算中的引力公式,但對此他並無信心,他也估計這些宇航員不能返回地球。

布蘭德視科學理性為最高價值、最高理想,他也看到了人性的軟弱,他認為人們不會大公無私地為了拯救人類而團結起來共同合作,他們隻有覺得自己將會被拯救才會一起做事。他隱瞞A計劃不能成功的秘密,就是為了讓公眾願意支持航天局,一起建造必要的基礎設施以讓B計劃獲得成功。他一生致力於此,他也讓許多宇航員獻身於此,包括他自己的女兒。

困在2號星上曼恩博士也撒謊了。在進入冷凍倉休眠之前,他發出了大量虛假信息:這裏適合人類生存;在被庫柏等人從冷凍倉中解凍之後,他繼續撒謊說這個星球的表層之下擁有大量生命體所需要的氧氣,並誘使庫柏跟他去察看。隨後,他企圖殺死庫柏,奪取飛船,重返地球。

他 所說的要節約燃料繼續尋求生命基地以拯救人類的一切全是謊言,他的真實目的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活下去。當然,他功虧一簣。黑人克裏夫已經從他的表情中識破 了謊言,果斷地關閉了曼恩飛船對接空間站的程序。曼恩博士沒有聽從庫柏等人的苦苦勸告,仍然一意孤行,最後不僅機毀人亡,而且讓空間站也受到重創。

“我 們需要前往距離我們生存的世界極其遙遠的地方,我們不可以作為一個個體來思考這個問題……”是的,保護地球、拯救人類等計劃與理想的確非常崇高,令人熱血 沸騰,神馳心往,但它也極容易成為一個借口、一個謊言,它可能欺騙一個人或幾個人,也可能愚弄整個社會。這是需要警惕的。

庫柏不喜歡談這樣宏大的話題,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幹完工作,早點回家。正是這種想家的感覺、愛女的情懷讓他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並完成了卓越的行動。

不過,他也有失誤。他根據得到的數據以理性判斷2號星球更適宜生命存活,而沒有聽從布蘭德尋找愛人的情感指引,結果他被貪生怕死的曼恩騙了,失去了接近3號星球的機會,還差點命喪太空。

這也說明人類情感的自私與脆弱:我們都很在乎自己的情感,卻往往忽略了別人的至愛,盡管我們也會說:“我關注自己的家庭,也為數百萬其他家庭著想。”

愛能超越所有的維度

諾蘭在影片中張揚了人類之愛,庫柏對女兒不變的承諾,布蘭德對埃德蒙德不懈的尋找都是其具體體現。

“愛是永恒不變的力量,能夠超越所有維度,當我歸來,你已垂暮,我一次呼吸劃過了你一輩子的歲月。”“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但如上所述,人類之愛終歸有其局限,那麽超越一己之私的愛有沒有?它從何而來?

影片對此做了隱喻性的回答。人類靠自身無法拯救地球與自己,人類需要外來的幫助。庫柏等人能夠衝出太陽係,遨遊星際,借助了蟲洞。

蟲洞是人類無能為力的,它是外來者愛的賜予。沒有它,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們必須麵對現實,太陽係中的任何東西都救不了我們。”諾蘭當然對之發揮了其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科學幻想,我們則不妨將之理解為耶穌基督的救恩。

十 字架上的救恩是天父的計劃,是其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在聖靈的引領與感動下完成的。它已經成了,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憑信心接受這救恩。就像摩西憑信心踏入紅海, 這樣,海水就分開了;就像庫柏將方向盤對準蟲洞,這樣,就穿越了星際。當然,從聖經來看,人的信心也是神所賜的,也是恩典。一切都是恩典。

聖經中將愛視為最高的恩賜,神就是愛。“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

天父是人的創造者、供應者與保護者,他不止養育我們的身體,也鍛造我們的靈魂。

“從 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成為了他們的幽靈。”這句話就是提示父母對子女精神或靈性上引導的重要性。父母不能隻操心子女的飲食起居,更要錘煉他們的生命與品 格。父母在這方麵要成為他們的榜樣,讓他們可感可見,能夠將之深印在心裏,這樣,即使父母的身體衰殘與離去,精神影響仍然會長存常新。

影片也提醒人們要仰望天空,與神對話。最後,庫柏與女兒在書房內外的對話也可以視為神與人交流的一種隱喻。

現在的處於太空立方體中的庫柏,看到了過去的自己與女兒,也看到了現在的女兒。這說明神是個靈,是超越時空的,神永遠在當下與我們對話,神的話永遠是新鮮活潑的,具有能力的。

當然,我們所欲進行的與神對話並不容易,其中也具有危險性。我們需要有分辨力,需要知道我們麵對的是真神,還是邪靈?需要知道哪些來自神,哪些來自邪靈?因為即使麵對同一句話,不同的靈也會引導出不同的理解。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白晝將盡,暮年仍應燃燒咆哮;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的這首名詩,在庫柏心中喚起的是戰勝困難重返家園的勇氣,而在曼恩身上激發的則是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負我的邪情。

“我們曾經仰望星空,驚異於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而現在我們隻會向下看,憂心自己在這汙濁中的位置。”

是的,我們陷溺於塵世中的生活,而忘記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我們習慣於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流,而忘記了神超越時空。

在幸福的時刻,我們沒有向他表示感謝;在危難的關頭,我們沒有向他發出呼求。

所以,多少平安我們屢屢坐失,多少痛苦我們白白受啊!其實,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也不是地球與太空,而是耶穌基督就站在你的麵前,你卻不知道他愛你,也不願意接受他的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