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密、藏密及禪宗(初稿)
作者:澄海(台灣)
秘密佛教又稱密教,興起於公元七世紀。溯源追蹤,在佛教興起前千年,印度即有秘密瑜伽的經典與儀式,此即四吠陀:其中犁俱吠陀是主體經典,是用來讚歎帝釋天的讚歌集;沙摩吠陀將之附上歌譜旋律,形成詩歌集;夜柔吠陀為祭祀的咒文、禱詞;阿闍婆吠陀是祈禱咒術集,統稱真言,可以與神靈相應。
當時還沒有文字可以記載,讚歌詩詞化便於流傳與記憶,是真言密教的萌芽。
到了佛教分化,真言密教吸納佛教教義,為了取得獨立地位,稱為秘密佛教,強調可以「即身成佛」,高於佛教的顯教,顯教成佛必須曆經三大阿僧祇劫,時間漫長又渺茫,秘密佛教是可以急速成佛的法門,主要經典是《大日經》、《金剛頂經》及《蘇悉地經》等。
開元四年(716),善無畏(637-736 )將《大日經》傳來中國;開元八年(720),金剛智(671-741)將《金剛頂經》譯出,這兩部經及相關經疏的譯出,構成秘密佛教在中國的興起,稱為純密,即中國秘教,又稱唐密。
讓秘教發展起來的是金剛智的弟子不空三藏(705-774),他深得玄宗的尊重。天寶13年(754),他在武威開元寺建灌頂塔,接受灌頂的士庶數千人。天寶15年,他入住長安大興善寺,專心譯經,也致力弘法,受敕儀同三司,是玄、肅、代宗的國師,地位崇隆,又是第一位將密法在五台山公開傳法灌頂的大師。座下六哲,即金閣寺含光、新羅慧超,中國的惠果、慧朗、元皎及覺超,概含中日韓三域人士。
惠果(746-805)幼習秘法,師事不空,受學兩部大法,即金剛部與胎藏部秘法,入傳法灌頂之壇,成為付法弟子。他兼習大乘經典,如《涅盤經》、《華嚴經》、《般若經》、《楞伽經》及《思益經》,顯密諸法兼具,著有《大日如來印劍》、《阿闍梨大蔓荼羅灌頂儀軌》、《金剛界金剛名號》等,非常重視灌頂和修法的係統化。他的弟子遍及東北亞及東南亞,勝況空前,先後為代宗、德宗、順宗舉行灌頂,也在五台山設大法會。貞元21年(805)日本空海來歸依,得傳兩部秘密大法,東歸日本,開創真言宗,又稱東密。迄今,為日本最大宗教中心之一。
秘密佛教另有一支傳入西藏、尼泊爾,即蓮花生的藏密,此一係統因為吸納了當地的各種宗教而有不同的派別,漸漸擴大到青海、蒙古、四川,閉鎖而神秘,現在漸露麵目,擴大了傳法的範圍。
一般人不明白秘密佛教,經常誤以為藏密就是密教的唯一代表,也誤解了五台山是藏密的開法壇場。其實東密與藏密源出一本,但畢竟漸有分岐,而形成兩個法係。
秘密佛教的興起,來自「即身成佛」論。
「即身成佛」是秘密佛教的主要論述及主要實踐,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是本文的主要目的。首先要解決的是秘密佛教與釋佛的顯教的異同,這要從源流看,正如前麵所說的,秘密佛教是秘密瑜伽與佛教的結合的新興宗教,有它的獨立地位,特別強調他們才能「即身成佛」。釋佛的佛教,是否也有「即身成佛」的法理與實踐方法,兩者是同是異?我們明白了源流的岐出,才可以將秘密佛教與釋佛,做客觀的比較,厘清彼此的差異。
即身成佛論出自《大日經》、《金剛頂經》及龍猛的《菩提心論》。依日本學者壬生台舜的考證:
1修此三昧者,現證佛菩提。(《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
2若有眾生遇此教,晝夜四時精進修,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六生成正覺。(《金剛頂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佛三摩地法》)
3若能依此勝義修,現世得成無上覺。(《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
4應當知自身,即為金剛界,自身為金剛,堅實無傾壞。(《金剛頂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佛三摩地法》)
5不舍於此身,速得神通境,遊步大空位,而成身秘密。(《大日經.悉地出現品》
6欲於此生入悉地,隨其所應思念之,親於尊所受明法,觀察相應作成就。(《大日經.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
7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說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說。(《發菩提心論》)
8若人欲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發菩提心論》)
除了經典的根本依據外,最重要的是,佛的本覺是否內在於眾生心中,即人人都有佛性的普世性質,缺乏這一份佛性,成佛隻能漸修漸證,曆經河沙劫數。人人有本覺,才是「即身成佛」的原盤,成佛隻是還原,隻是舊佛新成,浴火重生。
龍猛的《菩提心論》及注釋世親《大乘起性論》的《釋摩訶衍論》的提出,提供一條明確的道路可資參考。
藏密由阿底峽尊者接棒後,著有《道炬論》,宗喀巴大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再加引申,做為學密之基礎,另有《密道次第廣論》為進階之本。空海在他的著作《大日經開題》、《金剛頂經開題》、《法華經》、《梵網經開題》、《十住心論》、《秘藏寶論》等等,一再強調本覺思想。
有了即身成佛論及本覺論這兩個前題,才有密教次第進修的方法及疾速成道的主張,而分成有相密與無相密。今日無論東密及藏密似乎都在有相密打滾,少見有無相密的傳授。
至於釋佛顯教即身成佛論,學者經常舉《法華經》龍女獻珠為例,但概念相當模糊。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時由竺道生的「一闡提亦有佛性」,可以反證人人都有佛性,既然都有佛性,當然有「即身成佛」的可能,後來竺道生根據「一闡提亦有佛性」的主張,又延伸出「頓悟」論,但偏重從教理著手。到了唐朝,禪宗六祖大師才真正將此頓悟法門發揚光大,他以《般若經》為依據,標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的手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從此頓悟有了實踐的方法。這個論點在他的傳法過程中,一直凸顯「見性成佛」的特質,值得研究。可證即身成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並非秘密佛教獨擅。
秘密佛教強調「即身成佛」,除了本覺思想外,必需證明秘密佛教高於釋佛的顯教,他們認為顯教說法的主體是應化身,如釋佛及三世十方諸佛,而秘密佛教說法的主體是法身佛大日如來,亦即華嚴的毗盧遮那佛。
空海在《辨顯密二教論》中強調:顯教主張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所說的是方便法,而密教說的法是不可說的果分;教法是深藏寶藏之教,顯教是學解佛教,密教兼及修法儀軌,理論與實踐並行。密教把全部佛教分成顯密兩大類,判出優劣。空海另有《十住心論》,把全部的法,包舍外道法,分為十種。第一住心者不知善惡,全無道德與宗教心;第二住心者,有道德心而無宗教心;第三住心者,有道德心,亦有宗教心;第四住心者,進入出世間心,即聲聞;第五住心為緣覺,;第六住心為唯識法相宗,再次為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第十住心為秘密莊嚴住心。
我們不必要卷入這些複雜的理論,而造成永遠無法獲得共同結論的結果,但有一點必須提出的是,《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的綱要,是法身佛的現量境界,說法的主體是法身佛,無論用什麽佛號,都隻是法身佛的應化身,他們必須循著生老病死的規律,以身證法。所以,秘教所謂顯教隻是理論的佛法,沒有實踐成佛的方法,這是站不住腳的,三世諸佛不是理上佛,是正覺者。這是顯教的傳統,由人成佛,對現世修法的人應該有示範的作用吧!
六祖惠能大師以《金剛般若經》為印心的大法,就是引導持誦者在持誦中直接進入法身佛的現量境界,能夠如此,唯一的可能是──我們本來就是佛。這是為什麽六祖強調,持誦般若經典即可見得佛性的原因。
藏密向來尊稱《心經》為佛母經,成佛的源頭經典,這不就是認定《般若經》,尤其《金剛經》就法身佛的經典嗎?
真言宗的創教者空海,他在《般若心經秘藏》說:《心經》的每一句話,就分別判出聲聞、緣覺、法相、三論、天台、華嚴……等宗派的觀點,最後他說,真言密法也是含在其中。
在我們研究的實證中,所得的結論是:《心經》是法身佛的現量境界,的的確確是「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阿縟多羅三藐三菩提」。毫無疑問的,六祖的禪宗充分表達了法界的堂奧,是秘法中的無相密法。
宗教的主觀色彩很濃厚,因為牽渉到信仰,信仰必然相伴個人主觀的認知。但當宗教傳播之後,已經是公共財,必須麵對客觀的評判,減少迷信的陷阱,增強理智的分析,才能讓宗教向前良性發展。現在密教風行,但隻知藏密不知唐密與禪宗,琵琶別抱,舍主為奴,期望能夠喚醒關心中國佛教人士的反思,爰為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