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正文

耕雲書箋:示癡呆(十六)

(2014-11-09 07:56:01) 下一個
十六、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法之真生命、真血脈在禪,而禪超越一切,故“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未開口前合吃三十棒”。何以如此?“宗門禪”者,唯是一種心靈的狀態而已。究實而言,心印若符,一切無咎,心差則不與道為鄰矣。

從來不少修行人,於理則精辟、透澈,於事則威儀三千,然於名利色關卻難透過。何以故?解行分裂,不曾以法為生命,不肯放身舍命故。

此事直截現成,乃至非假言詮,不待外求,人人具足,本自圓成。然於理求徹,的的無疑滯,甚難。趙州從諗禪師道:“坐看三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試問今時誰能三年五載念念不離此事?更遑言三十年?於事求圓,更須“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向深處、密處、難處驗證。事事無礙猶不名到家,若存輕易,即達摩大師所斥之輕心、慢心也。倘存不甘寂寞之念,絕非學法根器。

閑時細味《證道歌》寓意,便知參禪非第一流人品莫辦,此我所以慎擇根器也。

真實發心修行,宜渾忘人我、是非、利害、得失。非是百不思量,隻是心頭唯蘊此事,時時自覺觀察,庶幾功不唐捐。

                                             (一九八四年十月八日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