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正文

耕雲書箋:示觀然(二)

(2014-10-10 05:19:10) 下一個
二、但願空諸所有,切莫實諸所無

  宗門何以不許看經教?何以但為人解粘去縛,並無一法予人?此蓋“一切法門,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故耳。

掃淨有求、有得心,有學、有悟心,時時向內心用功(從反省到不貳過,從眾生平等之所以然到灼然自見與佛不別處),便能不墮外道,不遭魔擾;便能直養無害,以迄自心圓滿光明,的的見得本來麵目;便能以天上界心境“過活實際人生”,從此步步向前、向上,更無迂曲、謬誤。

此事誠如古人所雲:“但願空諸所有,切莫實諸所無。”何以故?本無者既空,原有者立顯。

修行總離不開向自心用功的原則。佛學又稱“內學”,即在區別向外求玄與向自心求答案之“外道”與“內明”。苟能明得自心,則大宇宙豈在心外?心外何曾有布大?人心與佛心又何嚐有差距?

但留意不滿、懶惰、恐懼三大毒素,時時莫讓伊出頭,時時思連根予以拔除,然後遇有空閑,即專心一誌究明“何者是真我”(真我、本心、本來麵目原是一個),不妨用邏輯的方法層層剖析,終當摸到父母未生前的真我,確認出永恒的自己。此外閑書少看,免得分心;閑話少講,徒亂人意。唯此是布大摩訶迦葉以迄達摩至五家分燈的修行正途,餘二但名方便,皆非真實。

兄以往看經研教,未必毫無心得,然苟非直指人心之法,允宜全部揚棄。

曆來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並不是從外麵學來的,而是藉空其所原無證得的。何不試自心分析看哪些是此心原無的?若能識得本有,便是證得本心。既證本心,必有一番新氣象,必能綻現出新人格。而今而後,隻須堅定不移拱奉、尊重它就對了,秉承它承當一切就對了。努力不懈地尊重它、承當它,便是“因果一元,行證不二”,便得直驅心程就路還鄉。除此以外,尊重,尊重個什麽?承當,如何承當?努力又如何著手?深恐如蚊子吮鐵牛 —— 無你下口處。

                                               (一九七九年元月九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