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人來說,英語的聽說和讀寫哪個最難,回答很簡單,聽說最難。如果我再問你,聽和說哪個難,可能絕大部分人一定會說,聽最難。為什麽這些人認為聽比說難呢,因為我們中國人學了單詞和語法,照著文字說就是了,有的人背了好多句子,新概念的課文,有的人經過自言自語的練習,於是說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就認為自己說沒有問題,感覺說還算比較容易。但是聽,就要花大功夫,隻有聽得多了,積累大量的語音輸入才能逐漸聽懂,所以,老師們要想很多辦法,花很多精力提高聽力。在油管上有一個教英語的老師,他在教聽力的時候,他就讓學生先聽快速錄音,學生聽完快速錄音以後,果然就聽懂了,這確實是很聰明的方法,因為快就把那些非重音忽略掉了,突出了重音,就聽懂了吧。
事實上,相比聽,說更難一些。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聽,雖然也需要做很多功課,但是因為英語有重音和節奏,聽的多了,再不濟也能聽個八九不離十,因為英語表達意思的重音節要重讀,聽多了自然會找出來,意思也就了解了。但說呢,學習說英語,照著單詞的文字,一個一個單詞讀出來的英語,與母語人講的英語是不一樣的,沒有重音和節奏的英語是錯誤的。學說英語唯一的方法就是模仿,小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就不識字,完全就口對口模仿,比起小孩子大人學說就需要正確的方法,隻要掌握了英語的發音規律說像母語一樣的英語完全可以做得到。
我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方法不同之處在於,我非常重視聽和說的慢速度,隻有先慢速,才能搞清楚細節,魔鬼就藏在細節之中,在英語口語教課書中也強調 slow and then fast 先慢慢的來,然後快速。我們絕大部分人缺乏細節的學習,比如,英語口語最重要的重音和節奏,英語的連接,變音,省略,停頓等等,這些重要的語音知識是需要認真仔細地學習的。華人學英語有一個怪圈,熱衷於用漢語講道理,不願意下一點功夫來重複和模仿,我們知道,寫英文,不學語法不行,那麽說英文,不學發音方法也是不行的啊!學習發音就需要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反複的聽,跟著重複說,把舌頭說順溜了,才能心有所想,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