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恨綿綿無絕期?

(2015-01-25 14:37:41) 下一個
前些年,有朋友向我推薦《浮生六記》。我一看,便喜歡上了。一來喜歡書裏作者夫妻間的閑情逸趣,二來佩服作者的曠達和灑脫。要說作者的命可真夠苦的。先喪妻,後喪子,時而顛沛流離,時而食不果腹。但書中卻不見一個“恨”字。

後來看楊絳的《幹校六記》,也看不到對當年所謂”浩劫“、”災難“的控訴和譴責,字裏行間隻是平和的語調,頂多一點點淡淡的無奈和婉轉的嘲諷,很耐咀嚼。

汪曾祺也有篇《隨遇而安》,寫他被打成右派後,下放勞動的經曆。他起豬圈,刨冬糞,很是辛苦。可他說:從此知道了中國農村、農民是怎麽回事兒,這對今後的生活態度、寫作態度是非常有好處的。他能寫會畫,很是受鄉親們愛戴。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胸懷和跳出個人遭遇的精神力量。

大學第一年我放假回家,和幾個同學一起看望初中的班主任陳老師。那時候我個子竄得快,沒有合適的衣服,偏又是臭美的年齡,加上點兒虛榮心,便穿了件我爹50年代那種呢子軍裝。那天陳老師的丈夫方老師也在家。早知道這方老師是武大畢業的,被打成右派後一直在中學教化學,書教得很好,但經常和陳老師吵架。那天陳老師是很高興的,但奇怪的很,方老師唯獨對我很是冷淡,還拿我身上的衣服諷刺挖苦了幾句(說什麽我已經忘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想:莫非當年把他打成右派的書記是個專業軍人?而且也穿著黃軍裝?現在他剛平反,這件衣服又勾起了他不愉快的回憶?。。。

每個社會都有不如意者,原因卻是多方麵的。怨也好,恨也罷,都可理解。可如果一個人或已知天命,或已過花甲,慣看秋月春風了,還一味地把個人恩怨硬往社會意識形態裏塞,把個人的那點兒”遭遇“演變成對某黨、某人的刻骨仇恨,這又有何益呢?泄私憤,徒增笑耳。仇恨的心結不解,自己也一定是不快樂的。

前幾天有網友讓大家回憶老電影台詞,我想起了《列寧在1918》一開始,列寧對高爾基說的一段兒:”阿列克塞 馬克西姆維奇,不要讓憐憫的鎖鏈纏住了你,把憐憫丟掉吧!“ 現在而今眼目下,最好把”憐憫“改成”仇恨“---------”不要讓仇恨的鎖鏈纏住了你,把仇恨丟掉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