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與活

科學地吃,健康地活
個人資料
正文

BBC: 我們為什麽會咬指甲?

(2015-12-08 06:52:29) 下一個

我們為什麽會咬指甲?

 

  • 2015年 12月 7日
Image caption 有沒有簡單的理論可以解釋咬指甲這種習慣?(圖片來源:SPL)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傑基·奧納西斯(Jackie Onassis)、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跟我有什麽共同點?答案是:我們都喜歡咬指甲。

這不是什麽令人自豪的習慣。在別人眼中,這是令人厭惡的行為,不僅會破壞手的外形,而且極不衛生,甚至有可能對你構成傷害。我曾經多次想改掉這個習慣,但卻始終未能如願。

我最近開始好奇,是什麽讓一個人變得像我這樣愛咬指甲?是我們意誌薄弱?神經過敏?內心饑渴?或許某些心理學研究可以回答我的問題,我沒準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改掉這個令人厭惡的習慣。

我第一次研讀醫學文獻,就找到了一個專門描述這種習慣的名詞:咬甲癖(onychophagia)。精神病學家認為這是一種衝動控製問題,屬於強迫症的一種。但這隻是極端案例,就像撕皮膚和揪頭發一樣,神經病學家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問題。我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與多數愛咬指甲的人一樣,這種行為並沒有給我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例如,超過45%的青少年都會咬指甲。青少年在整個人群中的占比或許並不算多,但你不能說有接近一半的青少年都需要接受醫學幹預。我想了解這種現象的“亞臨床”因素——咬指甲並不是個嚴重的問題,但我還是很想矯正這個習慣。

錯在母親

關於咬指甲這件事,心理治療師也有一些理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這源自口欲期被壓抑的性心理發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口欲滯留有很多原因,包括喂食過少或喂食過多、母乳喂養時間過長、母子/母女關係存在問題等。這會引發一係列症狀,咬指甲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形成刻薄的性格,而且容易染上吸煙和酗酒等習慣,並且喜歡口交。其他的醫學專家認為,咬指甲可能源自內在的敵意——這畢竟是一種自殘行為——或緊張焦慮。

Image caption 有人認為喜歡咬指甲的人更有可能酗酒,但證據並不確鑿(圖片來源:Thinkstock)

與多數心理動力學理論類似,這些解釋可能是正確的,但仍然缺乏確鑿的證據。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這些理論都無法為我提供明確的建議,幫助我改掉這個習慣。我顯然不可能再回到哺乳期,所以似乎錯過了最佳矯正機會。而且,即使是在最放鬆的時候,我也依然會咬指甲,所以這個問題似乎很難解決。毫無疑問,沒有證據顯示,基於這些理論製定的治療方案能夠發揮奇效。

不幸的是,盡管可以找到很多模糊的理論,但我仍然理不清頭緒。搜索科研文獻會發現,關於如何治療咬指甲的研究資料很少。有一項研究顯示,隻要能讓人們更好地意識到這種行為,似乎都可以起到幫助,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多少與之有關的證據。事實上,就在這為數不多的與咬指甲有關的文章中,還有幾篇在開頭就提到這方麵的文獻極度缺乏。

習慣養成

正因為缺乏科研資料,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展開推測。所以,下麵就是我對咬指甲這件事情的理解,及其對應的治療方法。

我們可以稱之為“反理論”理論。我認為,咬指甲並沒有特殊的原因——與母乳喂養、慢性焦慮、缺乏母愛統統沒有關係。這種想法的好處在於,你不需要在我、戈登、傑基和布蘭妮之間尋找獨特的聯係。相反,我認為咬指甲隻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因為一些隨機變量而聚合到某個人的身上,從而形成了這樣一種壞習慣。

首先,把手指放進嘴裏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這是吃東西時的一個基本動作,所以可以通過基礎的大腦回路來控製,因而很容易形成無意識的反應。此外,咬指甲還存在一個“整理”元素——避免指甲太長——這意味著至少從短期來看,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即使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最終會把你的手指扯破。此外還有獎勵因素,與前麵的“容易做到”這個因素結合起來,就很容易形成這種習慣。除了動手撫摸自己的外陰部位,很難想象還有什麽方法能立刻給我們帶來片刻的愉悅,而咬指甲的好處在於,學校裏不會禁止這種行為。一旦習慣形成,就會變得像例行公事一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同時騰出雙手和嘴巴的時候並不少見。

對於想要主動改變的人來說,明白了咬指甲是一種習慣反而會給他們潑一盆冷水,畢竟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多數人每天都至少會有一次走神,從而忘記應該努力克製這種習慣。

在我看來,咬指甲與性格並無明顯關係,也並不表示我們難以適應某些有用的習慣。事實上,是人類的體型造就了這樣一種行為,讓咬指甲這個習慣固化在我們的腦海裏,並最終形成了習慣動作。

當然,我寫這篇專欄時依然在咬指甲。有時候,就算是再好的理論也未必能起到幫助。

請訪問 BBC Future 閱讀 英文原文

中文原文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吃與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低智商豬頭' 的評論 :

分析得有道理,很受啟發。
吃與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依稀可見的夢' 的評論 :

理論多,也不知道是否每個人都一樣。我個人覺得咬指甲可能是焦慮的反映。
低智商豬頭 回複 悄悄話 有些道理。因為這些行為的最本質,是有快感的獲得。這些快感是把事物從無序調整到有序,付出能量與心理機巧,而轉化來的快感。包括潔癖,整理衣物,強迫症都有類似的快感獲得。甚至於可以合理解釋:挖鼻孔,摸腳趾,舔耳垂等行為。
依稀可見的夢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關於咬指甲這件事,心理治療師也有一些理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這源自口欲期被壓抑的性心理發展
這句很有道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