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裏

觀察內心,觀察世界
正文

這樣的言論客觀還是不客觀?

(2014-11-12 17:49:11) 下一個

顧屏山美國百人會前副會長、新美國傳媒網前主任

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於本月10日訪華。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書寫曆史的機會,要是真能有所建樹,也算是對得起當年草率頒給他的那個諾貝爾和平獎。

奧巴馬將出席年度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此外,本月12日他還將以私人會談的形式得到中國主席習近平的接見。奧巴馬若想修複中美雙邊關係,為後任留下長期和平的政治遺產,此次訪問可能是他最好的機會——也許是最後的機會了。

截至目前為止,奧巴馬政府不但未能如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所願減少暴力衝突,全世界的人為暴行反而呈爆炸式增長:

從北到南,我們見證了:

烏克蘭對抗東部分裂勢力,俄羅斯堅定反對烏克蘭的西方盟友;

美國軍隊、軍事顧問和雇傭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越陷越深,難以撤離;

伊斯蘭國使敘利亞和整個中東危在旦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解黯淡無光;

埃及和利比亞未能嚐到民主果實,北方的流血暴力使這些國家內部動蕩遭到忽視。

此外,全球還麵臨埃博拉病毒爆發的威脅。

麵對這一連串悲劇,奧巴馬當自問,是否應繼續對中國保持緊張關係和虛假的“戰略模糊”?盡管中美兩國都宣稱雙邊關係正在轉暖,但它更接近於前進一步倒退一步,甚至倒退兩步。

最近的例子便是:一方麵五角大樓以紅地毯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官員,而另一方麵司法部起訴五名解放軍軍官網絡竊密。

美國年度國防預算加上老兵服務支出共計約9000億美元。加上國債高築,每年須還本付息4000多億美元。這兩筆開支約占美國全年GDP的30%。在令人生畏的聯邦預算赤字麵前,為對抗或遏製中國而設計的“亞洲核心戰略”必將進一步加重美國的債務負擔,奧巴馬真能為這樣的戰略辯護嗎?

奧巴馬應該了解,抨擊中國僅是末流政客為贏得選票慣用的手段。作為總統,他應該最清楚,美國的國家利益是在太平洋彼岸贏得一個朋友,而不是樹立一個對手,他也有能力在這個問題上積極作為。他不應再去迎合那些沒有大局觀的人。

奧巴馬需要政治勇氣,方能從無到有建立六點對華新思路

1. 不要期待中國按照美國的想法出牌。尊重中國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處事方法。

2. 停止公開表述兩國分歧,而應私下坦誠交流意見。兩國領導人和辦事官員已經建立起定期的雙邊會談機製。應建設性地利用這些機製。

3. 承認中國在周邊建立影響力輻射圈的意圖,為表示善意,美國應停止向中國周邊派遣飛機進行監視偵察。讓中國與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妥善處理雙邊關係問題,美國不應成為“房間裏的大象”。

4. 停止單方麵擬定行為準則,例如宣稱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網絡監控為合法,而中國的網絡監控為非法。雙方需要坐下來分享最佳解決方案,共同商議劃定各自的底線。然後再邀請其他國家加入網絡安全討論。

5. 美國必須承認恐怖分子就是恐怖分子。隻要美國將中國的恐怖分子看作潛在的自由戰士,就會造成極大的問題。隻有在反恐問題上達成共識,中美兩個大國才會共同遏製瘋狂的伊斯蘭聖戰。

6. 美國應牢記冷戰已經結束。中國不是蘇聯的替身。

以上是建設全新中美雙邊關係的六條綱領。美國必須堅定地認清:中美是經濟夥伴關係,有時是競爭關係,但不是敵對關係。批評者或許認為上述新思路流於天真,但這種天真如果能夠成功,將使美國免遭不幸。當年美國人闖入伊拉克,天真地以為當地人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種天真給美國造成了巨大損失,最近的統計顯示,伊拉克戰爭讓美國付出了超過1萬億美元和傷亡近40000人的慘重代價。

朝鮮問題是中美共同的難題。奧巴馬至少可以從表達善意的立場出發,令人信服地提出的化解朝鮮災難的方案。

布什和奧巴馬都在朝鮮去核問題上花費了許多精力,然而最終一無所成。毫無進展的美國沮喪地舉手放棄,宣稱隻有中國才能影響朝鮮的行為。

然而現實中,朝鮮也讓中國感到同樣沮喪。中國唯一的杠杆是切斷朝鮮的經濟命脈。但中國不能讓朝鮮崩潰,因為《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將允許美軍開到中朝邊境。

如果奧巴馬要在中美之間真正建立互信,便應許諾一旦朝韓統一,就將美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這樣朝鮮半島局勢將完全不同。

中國將把美國看作全球事務中的合作夥伴。朝鮮隻要清楚中國不再受到美軍渡過鴨綠江的威脅,便會更加順從地加入六方會談,協商以放棄核武器換取安全保障。

韓國應當歡迎一個不那麽好戰的朝鮮,以開放的態度爭取朝韓和解,換取終止美韓軍事同盟。《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簽署於1953年,韓國對條約適用性的質疑起碼可以追溯到2006年。

美國將成為最大的贏家。這樣,奧巴馬既可以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又建立了不斷前進的對華關係;還能從年度預算中削減30000名駐韓美軍的開支。

如果真有那一天,奧巴馬將至少使世界的這一地區更加安全,世界也會感謝他的政治遺產。他也將無愧於諾貝爾和平獎的頭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