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

西窗繡冬夏,眼底鎖春秋
正文

我所認識的幾位小留學生:嘉宜的故事(一)

(2014-09-29 09:53:48) 下一個

我所認識的幾位在加拿大的小留學生(二):嘉宜
 

(1)

       在學院中任教,我的中文背景有時候會給我的同事們幫些小忙,給他們小小的谘詢提供一些建議。涉及到學生,至多不過是教教那些認真而又特別注重禮貌的老師們以正確的發音念出學生名單上的中文名字。老師們都是受過職業操守培訓的專業人士,尊重隱私,不會向彼此泄露學生的任何狀況。

       但是隻有一次例外。這次例外,讓我認識了來自北京的女孩嘉宜。

       那天在學院外麵的一家咖啡快餐廳,正好巧遇了國際商務管理專業的老師Lauren。我們坐在一起,有一搭無一搭地瞎聊著。Lauren看起來有些疲倦,情緒不高,她負責的是學生課程谘詢,協調,注冊以及學位審核手續等工作,每天處理學生們的各種事項,工作很辛苦,偏偏她又是個極度認真的人。她這種狀態不難理解。我那天則是對麵前的三明治了無胃口,反正兩個人的午餐都吃得有些無味。

       就在這時,Lauren一回頭,看見了一個中國女孩,那個女孩好像也看見了Lauren,但是卻是一副想假裝沒看見的表情。Lauren若有所思地看著那個女孩,又看看我,然後她固執地抓住那個女孩的眼光,並衝那個女孩揚揚手:“Jiayi,如果你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坐在一起吧。”

       說實話,我有些吃驚。Lauren平素給我的印象是善解人意,而女孩對Lauren的回避是顯而易見的,Lauren看出來我的反應,她快快地對我說:“Jiayi是IBM (學院對國際商務管理專業的簡稱)的二年級學生,她今天上午來要求轉專業。我看了她的課程記錄,每一門課程都是A,她是個優秀的學生,我不明白她為什麽要在已經學了一半的時候轉一個不相幹的專業。我建議她再慎重考慮一下。”Lauren的一雙疲憊的灰眼睛看著我,聳聳肩,“也許你能幫助她一下?畢竟,你們都是中國人。”

       說話間,女孩子端著她的食物,有些不太情願地來到我們麵前。中國的孩子們還是聽老師的話,換作別的加拿大孩子,也許一句“不了,謝謝!享受您的午餐吧”就可能把我們打發了!

       Lauren趕緊給我們互相介紹,並且特別強調我是一個特別Nice的來自中國的老師。然後她就非常唐突地對女孩說,“Jiayi,你可能願意跟這位中國老師探討一下你轉專業的事情。不好意思,我剛剛想起來我馬上有個會,我需要先走。”

       Lauren就這樣撇下了我們倆,逃之夭夭!

       我和Jiayi麵麵相覷,幾乎是同時做出了一個誇張的尷尬表情,雖然其實都很理解Lauren的一番苦心。

       女孩告訴我她的中文名字叫嘉宜,來自北京。嘉宜不很愛說話,我擔了Lauren交待的任務,需要打聽人家的私事,又要打消她的戒備,不得不找話來說,希望迂回曲折後能奔向主題,這頓午餐吃得真是辛苦無趣。

       我向她介紹了自己的一些經曆。嘉宜仔細地聽著,忽然冒出了一句;“您當初出國的時候,是您父母讓您來的嗎?”

       我說其實是正相反,父母希望我留在身邊,是我自己跑出來的。這一走就是十幾年,對父母虧欠太多總是心裏永遠的痛。嘉宜的眼睛本來就是有些迷惘的樣子,這時更是黯淡了下來,她說:“我出國是我媽媽安排的,她希望我能留在國外。”

       原來,嘉宜轉專業,也是奉母命。她的媽媽在國內遙控,聽說了加拿大的護士最好找工作,於是暑假期間對女兒發來許多指令,執意要求嘉宜轉學注冊護理師專業。

 

(2) 

       把結果向Lauren交待後,我的使命就算完成,Lauren真心為嘉宜惋惜,因為她可是IBM專業中學得最好的中國學生之一。Lauren 當然也有些不太理解嘉宜的媽媽對她的影響力居然萬裏之外還有這樣大,她說,嘉宜真是個聽話順從的女孩子。這點,現在挺難得的。

       轉眼就快到聖誕節了。這天我在城裏的購物中心給家人挑選節禮,有一對華裔模樣的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們在我前麵走,那個衣著講究的母親一直在對女兒憤憤地說什麽,有時候聲音有些控製不住地尖厲。而年輕的女兒,卻沒有一句爭辯,隻是默默地跟著走。我有點兒不自在,看見旁邊正好有一家我喜歡的店鋪,趕緊拐了進去。

       沒想到,那對母女忽然回過身,也走進了同一家店鋪,我一抬頭,迎麵相遇她們的兩張臉,一個餘怒未消,一個鬱鬱隱忍。

       女孩子那疲憊黯淡的眼神讓我立刻記起了她的名字:嘉宜。

       嘉宜也認出了我,有些尷尬,對我點頭致禮。

       她媽媽的眼神挺淩厲的,直望過來,滿眼的戒備和冷淡。

       我聽見嘉宜的媽媽向她詢問我是什麽人,嘉宜答曰老師,又問,又答,幾個回合下來,嘉宜的媽媽臉色舒緩地走過來,看著我正在選的一件女童衫,開始跟我攀談起家事來。

       嘉宜媽媽說一口很好的普通話,有一點點南方口音。她在我旁邊一件件地挑著女童服裝,品評著,當仁不讓地幫我參謀。我有些哭笑不得,借口要去別的店看看,準備告辭。沒想到,嘉宜媽媽說:“這都中午了,我請你和我們一起去商場的美食中心吃點東西,好吧?”

       “不了,我隨便買點兒東西,很快就走的,”我有些Hold不住,隻想開溜。

       又一個沒想到,這位初次見麵的女人居然挎住了我的胳膊,像一個久別重逢的閨密,熱情地不停地說:“走吧,喝杯咖啡就好!”

       目瞪口呆的我被拖架到幾步之遙的咖啡店,謝絕了嘉宜媽媽的熱情,我買給自己一杯咖啡和一個麵包圈,坐下來聽嘉宜媽媽到底想賣我什麽藥。

       她問了我許多有關移民和我們現在所居城市的一些情況,比如租買房子的地段,華人社區的組成,就業狀況等等等等。有些問題我自己也沒有關心過因此不好意思地回說不太了解,有些問題太侵犯我個人的隱私因此被我艱難地回避了。

       整個過程中,嘉宜就那樣難堪地坐在旁邊。皺著眉,不發一言。

       一杯咖啡被我吞完,麵包圈也被我塞進肚子裏,我趕緊站起來跟她們母女道再見。嘉宜媽媽這時做出了第三個我沒想到的動作:一眨眼的功夫她從自己那講究的挎包裏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盒子,塞到我手裏非要給我留個紀念!

       幾番推讓中,嘉宜媽媽的聲音又有些要尖厲起來。嘉宜終於開口了:“您拿上吧,就是一個小紀念品。”然後她拉上她的媽媽,逃離了現場。

       那個小盒子到底還是被她們塞進了我的挎包裏。回到車裏,打開一看,裏麵是一個青花瓷模樣的U盤,4G,有個黃色的小流蘇穗,穗上有一個小圓珠子,留著小小的一節尾巴,估計是被扯掉的企業宣傳標示。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從始至終,嘉宜媽媽隻介紹了自己是來這裏探親旅遊的,而對自己姓甚名誰,從事何種職業,一概沒有提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眼底人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完了沒',xux, 頤和園 的評論 :
謝謝各位的關注。剛剛又寫完一段,馬上貼上來。
關於這位媽媽,有一些事情,我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寫她在這裏有些更出格的事。算了。都不容易。
完了沒 回複 悄悄話 急功近利而獨裁專製的家長毀人不倦。聽說過一個小留媽比這個還誇張,不僅過多幹涉女兒,用小恩小惠巧使女兒同學,還經常給校長寫信,用穀歌翻譯器變成英文……不開化又有點兒錢或社會地位,過於自信地要主宰一切。讓人看著都囧。
xux 回複 悄悄話 Maybe it is better for 嘉宜 to stay in Canada, stay as far away from her mother as possible :(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讀完大作,覺著嘉宜很可憐,咋攤上這樣一位媽,到了國外都躲不開。看中國電視劇,覺著裏麵的媽媽和婆婆都特別可怕,奇怪咋這麽誇張。看來,電視劇沒誇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