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心靈之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威尼斯半日

(2023-08-30 18:26:25) 下一個

大文豪歌德曾說,僅靠肉眼去看威尼斯遠遠不夠,必須用心去看。

當幾百年前的東西,超越時間和空間,超越信仰和種族,超越語言和文化,讓今天的平凡我們,親臨那時情景,感同身受,這就是收獲了。

在威尼斯的半日遊,我們很用心,麵對先人留下了來的作品,坦坦蕩蕩地交心。收獲不多也不少,剛剛好。

公元452年,也就是西羅馬帝國倒台之前,北方蠻族不斷入侵。有這麽一夥羅馬人,逃難來到了威尼斯,蒼茫海灣當中的一片淺灘:幾個島嶼,島上沼澤蘆葦叢生,島嶼之間是堰湖,也就是Lagoon的這麽個地方。這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在當時,卻是逃難之人的最佳避風港。

細想一下,從文明程度相當高的古羅馬帝國,到這麽一個除了水就是草,荒無人煙的地方。這裏連樹木都沒有,建房子的木材要自己背過來。那麽,這場遷移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就是這麽一群人,懷著擺脫蠻族控製,開創自由生活的期待,把一場悲傷的逃難史,改寫為開辟新天地的成功史詩。創造了人類曆史上不可小視的一段文明曆史:威尼斯共和國。從公元697年威尼斯共和國選出第一位元首,到1797年被拿破侖解體,一千多年的時間裏,靠著東西方貿易帶來的財富,靠著強大的海軍,靠著與古羅馬帝國極相似的元首加共和的政治體製,這個海上帝國從沒有被外國武裝踐踏過。

除了這些,保持強盛的理由還有:

--威尼斯是個中世紀和後來的文藝複興時期,難得的”自由”世界。16世紀威尼斯出版業的發達,是自由的象征之一,也可以說是“言論”自由吧;

--實質上的政教分離政權。這個很容易看出來,隻需注意一下,19世紀以前,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的主教堂的地理位置,不在威尼斯城裏,而是坐落於東側的小島上。聖馬可大教堂一直都是總督Doge的私人禮拜堂;

--重要資源的國有化。是的沒錯,國家,或者說元老院,指導著經濟發展。所以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描述的一個商家把自己所有的錢財押在船上,隻能是戲說。因為,賺錢的胡椒,香料的航運大船歸國有,私人隻能投資並按比例分紅。。。

如此,給了這個國家最大化的吸引力和活力,以及相對平均的財富分布。

一千年的曆史沉澱和文化遺產,直須用心遊,用心看,才不辜負先人們留下的寶貝。

自古以來,輪渡就是威尼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都了解威尼斯群島上的橋很著名,大大小小有400座。然而為了水路方便,威尼斯人開鑿的運河也多達177條。乘船沿河遊覽市容,領略沿岸傑出的建築藝術,或稱建築博物館,是投入產出極高的好機會,我們自然不能錯過。本地渡船Water bus,鹽野七生管它叫站站停,很貼切。因為它在運河的兩岸交替停靠,十分方便。對本地人,渡船是主要交通工具,對我們遊客來講,是美美地做一回威尼斯人的興奮。買張船票登船,船慢慢地行,我們正好可以慢慢地看。輪渡航線很多,據說,乘坐Line 1這一條航線遊覽威尼斯大運河Grand Canal,是每一個遊客都應該嚐試的威尼斯旅遊方式。意大利人叫做Canal Grande的這一條運河,把威尼斯島一分為二,整條運河之上隻有四座橋。

多年前來過威尼斯,記憶裏隻殘留了些許印象:買過的威尼斯麵具,坐過的貢多拉,看過的大運河,和吃過的美味意大利麵條。

這次再訪威尼斯,是借多羅米蒂爬山之旅中的經停之便,補上文化之旅。住在威尼斯機場附近,皆因價格便宜且交通方便。旅館有車,可以付費接送機場或者威尼斯市內。

從旅館到 Piazzale Roma是40歐元,交通費不便宜。送我們一家人的是一位老婦人,下車的時候略帶歉意地解釋了一下,不好意思這裏的停車費太貴了。啥都漲價的今天,我們出門旅行,本身就是一個願宰願挨的事情,沒啥好抱怨的。輪渡Water Bus費用按有效期分類: 75分鍾內有效的單次票€9.5,24小時有效€25,48小時有效€35,72小時有效€45。

走到輪渡碼頭,售票處排滿了買票的乘客。我們在Constitution Bridge橋下發現有好幾個電子售票機,於是在這裏買了Line 1的船票。

威尼斯的幾個島嶼 Murano, Burano, Torcello, 和 Lido 之間的航線有二十多條,難怪水上交通是威尼斯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我發現這個網站信息很全麵:https://www.visit-venice-italy.com/water-bus-venice-all-lines-maps-actv-alilaguna.html

我們乘輪渡的起點是在Piazzale Roma,這個地方很好認,因為這裏有公共汽車總站,還有島上最新的也是最受爭議的橋:Constitution Bridge。這座橋建設的目的,是連接Piazzale Roma與河對岸的火車站Venezia Santa Lucia。設計風格簡約現代,與威尼斯大運河兩岸精致繁複,裝飾性極強的建築韻味有所背離,難怪人們不喜歡。

下船地點是Rialto,因為這裏有威尼斯最美最古老的石橋Rialto Bridge。還有個原因,是女兒說要先去一個小店Suso吃意大利冰淇淋Gelato,然後直奔今天的主題:聖馬可廣場St. Mark's Square和總督宮Doge's Palace。

開船了。據說,確切點,是據歌德說,要像本地人那樣站在渡船的船頭,才有真正威尼斯人的感覺。

沿途,我們沒有忘記去找書中讀到的,幾座不同時期有代表性的知名建築。還好,雖然還在倒時差的頭暈狀態之中,找到了大部分。

14世紀的薩戈瑞多宮Ca' Sagredo現在是一家酒店,莊重樸素的文藝複興風格建築。

15世紀的聖索菲亞宮Ca' d'Oro 或稱 Palazzo Santa Sofia,略帶東方元素的建築風格。它的設計師Bartolomeo Bon在威尼斯留下很多傑作,包括我們後來參觀的總督宮。

16世紀的斯皮內利角宮Palazzo Corner Spinelli,是文藝複興鼎盛時期的風範,恢宏大氣又不失典雅精致。(網上照片)

威尼斯自然博物館Museo di Storia Naturale di Venezia,無論如何是不能錯過的,13世紀拜占庭風格的建築。

建築如此之美,如此之多。權且拍下來,期望有朝一日,能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在Rialto石橋附近下船。雖然遊人很多,一汪碧水和兩岸繁華,還能讓人撫今追昔,無限感慨。

走到冰淇淋店,小小的店擠滿了人,必定好吃無疑。

穿街過巷,走小橋。

來到了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我們前一天網購了總督宮Doge's Palace的參觀票。匆匆經過美輪美奐的聖馬可教堂,進入總督府參觀。

總督宮的外觀可追溯至 1309 年至 1424 年,由喬瓦尼·布翁 (Giovanni Buon) 和巴托洛梅奧·布翁 (Bartolomeo Buon) 設計。宮殿始建於九世紀,數次重建,於文藝複興時期竣工,成為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偉大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外牆總長近 152米,下兩層有開放式拱廊,第三層拱廊是在 16 世紀的一場火災後重建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華麗的窗戶,東方味道的花邊般的護欄,第二層的圓柱和尖拱廊,加上雕刻的柱頭和開放窗飾的長水平線的組合,獨特的設計風格,或許隻能被稱為威尼斯哥特式。

麵對著聖馬克教堂的,是Porta della Carta,1438-1442年的晚期哥特式宮殿大門。建築師是Giovanni 和 Bartolomeo Bon。楣樑上的浮雕是當時的總督Francesco Foscari,跪在威尼斯的保護神,長著一對翅膀的聖馬可獅子麵前。

“四帝共治”的雕塑有故事。大約公元293年,西羅馬帝國皇帝戴克裏先,把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兩個部分各有兩名統治者:正帝“奧古斯都”和副帝“凱撒”。那麽,這一時期就有了四位皇帝。正帝自然是戴克裏先,他和副帝一起掌管帝國東方(敘利亞,從土耳其到中東,巴爾幹,埃及等)的政務和防衛。另一對正副皇帝負責帝國的西方(今天的意大利,高盧,西班牙,北非,不列顛,等)。這其實是羅馬帝國從實力到領導者的進一步衰弱的表現。即使想出四個皇帝共同分擔憂患,仍然不能阻止羅馬帝國在一百多年後的轟然坍塌。事實上,四帝共治也隻是實施了一輪,20年後戴克裏先辭去皇帝,第二輪的四帝共治維持了不久,就陷入權力鬥爭,巴爾幹地區出生的君士坦丁在最後階段戰勝對手,做成了唯一的羅馬皇帝。

這組雕塑石像,原來在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被威尼斯軍隊掠為戰利品,擺在了聖馬可教堂的門口。運送當中,一位皇帝的腳丟失了(照片右下角灰白色)。後來考古發掘,那一失足,如今在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裏麵哩。

門廳的這個古董,威尼斯的吉祥飛獅,不知道是什麽典故。也許是鎮館之寶。

威尼斯共和國議會廳,恢弘大氣,金碧輝煌。天花板更是難以置信的精雕細畫。

有一種說法,沒有意大利就沒有萊昂納多,沒有萊昂納多就沒有文藝複興。又有一種說法,沒有羅馬就沒有米開朗琪羅,沒有米開朗琪羅就沒有羅馬。當文藝複興的浪潮達到頂峰,或者說接近尾聲,威尼斯出了個提香,於是又有人雲:沒有提香就沒有威尼斯。色彩,是威尼斯畫派的靈魂。

15和16世紀總督宮多次遭受火災,又多次重建。貝利尼,提香和很多名家的壁畫大多毀於1577年的火災,現在看到的,是丁托列托Tintoretto和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畫的。

見識一下世界上最長的布麵油畫:丁托列托的《天堂》 Il Paradiso。22米x 9米。

從大窗眺望外麵的世界。古老與現代,相互依存,如此和諧。

Scala dei Giganti,即所謂的Staircase of the Giants。16世紀初開始修建,到1565年才完成。這個階梯對威尼斯共和國很有意義。樓梯通往上麵宮殿一層的行政廳,也是每一個總督舉辦加冕儀式的地方。階梯兩側的雕像的作者是Jacopo Sansovino,高大威儀的古羅馬神衹Mars和Neptune,戰神和海神,分別代表著共和國對陸地和海洋的掌控力。

歎息橋的名字是19世紀時,由英國詩人和浪漫主義文學泰鬥拜倫勳爵所取的。囚犯們在總督府被宣判後,從總督府經由歎息橋走向死牢,他們麵臨的將是永別俗世,歎息橋有如隔絕生死兩世。所以從歎息橋走過時,從橋上的窗口望一眼美麗的威尼斯,再回頭望一望陰暗的監獄走廊,我們也不禁輕歎一聲。

去餐館的路上,經過古董幾處,希望下次造訪,能看的更多更明白。

晚餐在一家西西裏風味的餐館Bacarretto。網評相當好,但是我們覺得飯菜做得一般。尤其是得到交口稱讚的甜品Cannoli,很一般的說。

飛機上再看威尼斯,果然如嚴野七生所言,如同一隻雄壯的海洋奏鳴曲。

謝謝瀏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心靈之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y101' 的評論:是的是的,可能有點用處,請享用 :-)
lucky101 回複 悄悄話 好像是給我寫的,哈哈。
心靈之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據說有學者專門研究威尼斯共和國為什麽強盛一千年。我覺得他們有點羅馬人的法製精神,還有點現代美國人的開拓精神。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雖然也去過威尼斯,但對其早期曆史卻不甚清楚,你這篇博文幫我補了一課。威尼斯確實一個奇跡,不大的一片小島能生存繁榮上千年,留下的城市象一個博物館一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