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西蘭—— 白雲的故鄉 (一)

(2015-01-21 03:03:15) 下一個
一. 重訪奧克蘭 Returning Auckland

upload_2015-1-21_21-48-17.jpeg


十六年前,隨著出國熱,我亦懷著青春的夢想和一腔滾燙的熱血,投人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新西蘭,開始了移民生活。

新西蘭,象花朵綻放在夢中,美麗而清新。和中國完全不同的體製,文化,風俗,自然環境和生活狀態象一幅畫卷在眼前展開。感覺好象聽慣了人們講話,忽然聽到音樂形式的敘述,需要調整自己的耳朵和自己的表達方式去適應新生活。

就在瀏覽這幅畫麵和傾聽這首樂曲時,也經曆了艱辛的探索和開創。那不是易如用手指轉動風鈴,而是用雙手播種生活的五穀,用雙腳踏出一條通往未來的人生之路。

那是 11 月末新西蘭的春天,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到處姹紫嫣紅,令人眩目。由於一位朋友住在 Remuera區,我們全家一下飛機,就在那裏下榻。那是一個傳統的富人區,臨海灣。街道上的建築是典型的古典歐式風格,很美。

走進銀行,一位職員親切和善。微笑著親切地問候之後,又問我們來自何方,一路旅程可否順利,是否習慣新西蘭。直到我們一一作答,然後才詢問我們需要什麽樣 的幫助。西方人的禮貌和親切令人感動,亦令人感慨,同時也強烈地衝擊著我們的交流習慣。出國前我在外貿部門工作,每當拿起電話來,常會有一方發問:你是誰 啊?今天聽到電話中,人們不問候就直接講事情,已經很不習慣。文化不是生活,文化是生活方式和習慣。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曆史的中國,視禮儀極為重要。今天 禮儀卻被束之高閣,變成書本裏的條規,僅在外交和重要場合使用;尋常百姓視之為縟節。其實,禮貌函蓋著尊重,信任,友好,開放,容納和接受。它是一種有益 於社會人際關係的良好風尚。在我讀書學校的牆壁上寫著這樣的詞語:Tolerate,Understand, Respect and Harmony(包容,理解,尊重,和諧)。正是這樣友好的人文氣息,才讓新西蘭的美麗彌漫著透切的芬芳。

我正是帶著這樣溫馨的向往,第四次踏上新西蘭的土地,在奧克蘭著陸。

upload_2015-1-21_19-36-24.png

 
飛越塔斯曼海 攝影: 一塵


奧克蘭是新西蘭最大的城市,有一百三十萬人口。也是商業、經濟、金融、教育、旅遊和運輸中心。地處塔斯曼海和太平洋之間;位於北島當中的一段狹長地帶,被 兩個很大海灣懷特馬塔港灣Waitemata Harbour和曼努考港灣Manucau Harbour 環抱,四周有很多島嶼。城市依山傍水;無數個平闊的沙灘嵌在海岸線上,融進碧藍的海水。奧克蘭地勢起伏錯落,又平整開闊。一橋飛架,兩岸相連。兩岸都有開 闊的平地和海水相連。海灣的灣水直抵門前,潮聲起落相伴;樹木終年常綠,鳥雀鳴唱庭前。

upload_2015-1-21_19-38-41.png

奧克蘭市 Auckland City 攝影: 一塵


數座突起的山峰為城市增添了特殊的景致。人們可以開車抵達山頂,站在上麵鳥瞰城市中心和海灣壯麗的景色。Rangitoto 火山坐落在海灣裏,和Mission Bay 隔水相望。 One Tree Hill (一樹山),Mt Eden Domain (伊甸山), Mt Victoria (維多利亞山)和 Devonport Domain(德文波特山),都是最好的高山觀景地點。從山上向遠處眺望:藍天無際,白雲浮掠;海水碧綠,城市平坦;街道整奇,建築明朗,樹木草坪片片蔥 綠。海灘上,海浪翻卷擊打著白沙灘;城市鑲嵌在碧波中。
 
Missionary Bay 是一個典型的開闊海灘。這個海灣平緩。從Mission Bay 的海灣走向海裏,很遠很遠海水才剛剛漫過雙膝。海灘上有各種公共設施和很多停車場地供遊人免費使用。

市中心高樓林立,現代化高樓中夾雜很多殖民地早期的古老建築。女皇大街是最為繁華的商業中心街。市政大樓前是著名的Aoetea Squarer 白雲廣場。賭城的高塔高出樓群,獨成一景。沿岸有的碼頭,沿江路整齊美觀。奧克蘭大學和奧克蘭理工大學也坐落在市中心。

upload_2015-1-21_19-41-46.jpeg

奧克蘭 Queen Street (女皇大街) 攝影:一塵

奧克蘭氣候怡人,平均氣溫在11 度到 23度之間;樹木終年常綠。居住環境舒適,交通發達;商業繁榮,醫療體製完備先進,教育設施機製領先。無數個公園,很多高爾夫球場和各種運動場地處處可 見。民風質樸,社會安定和諧。居民生活水平較高。新西蘭人熱情禮貌,熱愛運動,全民整體素質良好。奧克蘭被列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原創作品, 請勿轉載, 版權屬於李一塵。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