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下榻奧克蘭Takapuna四姐家
Staying in Fourth Sister’s Home in Takapuna Auckland

Takapuna 湖
我們住在奧克蘭北岸 Takapuna 區四姐家. 這裏很寧靜,窗外格外綠,各種樹木密密地圍繞著房子長。綠得蒼翠,綠得潤目。 李子爬滿枝頭,很多熟了落在地上;家裏人都忙,也顧不上拾起來。
窗外的李子樹
Takapuna 區,是奧克蘭北岸的市中心;被海水和湖水包圍著。四姐家旁邊就是大片的海灣水澤,水澤的邊際是通往南北的高速公路。海灣的水和地麵高度很接近。舉步就可以 涉水垂釣。我早晨5點就起來寫我的遊記,那是悉尼的早晨三點。我站在長滿了蘆葦一類的灣水旁,望著水中的水草,輕輕的波紋,晨光橫射在水麵上呈現出橘紅 色,覺得靜謐美麗得有些失真。我怕那種感覺溜走,趕快寫下來。
人這一生,一直都在堆砌,似乎在建築一座宏偉的大廈。最後總有一天戛然而止。那一天用什麽來衡量、評價這一生呢?財富?名譽?地位?其實,根本就無需衡量評價。人去樓空,很安靜。
按自己的方式;更本色,更欣賞周圍的世界;多一些經曆就好了。真是很難說清什麽樣的人生更好。來到新西蘭,人們變得簡單了。簡單就夠了,何必複雜呢?
Devonport
四姐和姐夫經營一個咖啡店。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百年老店 —— Java House,在Devonport 區,經營著非常傳統的咖啡和食品。他們從一位洋人的手裏買下這個店, 已經經營十幾年了。顧客都是當地的洋人,也有部分遊客。 Davenport 是一個美麗的水邊小鎮,在奧克蘭市中心的正北麵,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旅遊之地。街上種滿鮮花。 沿岸,有寬闊的街道供遊人遊覽,漫步,停車。水濱, 有高大的樹林。 這麽中心的位置在奧克蘭似乎也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碼頭。比起悉尼的都市化,這裏鄉土氣息更濃鬱。房子也大都是簡約的淡顏色的木房。樹木花草不是那麽華麗, 卻淡雅清新。如果把悉尼比作一個浪漫的都市妙齡女郎;那奧克蘭更像一個鄉村少女;樸素淡雅,美麗自然,無粉黛鉛華,卻風韻動人。處處是美麗的海灘,處處是 碧水綠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我每次看到那似乎抵到腳下的灣水, 都會不自覺想起這二句優美的詩句。
姐夫主理咖啡店的全部西式食品,是一個非常好的西餐廚師。四姐在經營咖啡店之餘,在醫院做醫務翻譯。四姐一家人象很多移民一樣以簡單健康的方式生活著。來到奧克蘭,我們都變得簡單了。
Java House Cafe in Devonport
我們住在那裏的幾天,四姐一家盛情款待,不但為我們做好西式和中式餐飲,甚至還備好路上的食品。每次上路,四姐都會囑咐開車當心,把我們當成孩子一般。忽然感覺她很像婆婆。她的關懷總是在需要的時候,而且默默無聞。
很多年前每次我從牡丹江回哈爾濱,婆婆也是這樣,起大早叫醒我,為我準備好路上的食品,默默叮囑幾 句。每次我走,她就站在樓側目送我,直到走出她的視野。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包容的人。盡管她有十個兒女,七八個孫兒,孫女。她依然關愛著每一個走近她生 活的人。她話很少,隨時為你做一件小事,烤鞋墊、帶食品。也許,我早該寫寫我的兩位母親,我的母親和婆婆;她們都是可以把心中的母愛給與全世界的 人。。。。。。
他們象大本營的補給隊,每次我們出發前,四姐都把一切為我們準備好。從奧克蘭臨別時,姐夫和四姐為我們準備了傳統的餃子;也是咖啡店的特色食品;還有 Peta 和色拉,藍梅等水果。臨別時,忙碌的姐夫再一次跑出來為我們送行。我們都到了懂得珍惜的年齡。看著四姐姐夫這樣樸素溫暖的愛意,心頭一個熱浪,眼裏發潮。 我怕自己出醜流淚,馬上用幽默岔開。我說:下次見麵不知道什麽時候,快抓一抓吧!先生和姐夫握手;我和四姐握手。
告別了,坐在車上,心裏升起“留戀不舍”。隻有重歸故地,告別親人,才會有的這樣淡淡的憂傷。在機場裏,先生把高出他大半個頭的外甥抱起來。那是多麽不和諧,可是知道他們之間親密的關係,就不奇怪了。
再見,山清水秀的奧克蘭!那裏有很多很多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