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小說】孔雀東南飛 (二)

(2014-09-26 05:24:05) 下一個

第一章 心心相知

二 永貞鍾情


永貞觀是廬江郡的祭神寺廟。每逢春天清明看完社戲,來祭神祭祖已成為人們的慣例。姑娘們也來到此處。蘭芝心神不寧,落在後麵。仲卿深情的眼神似在她心中放 入一隻脫兔,令她惶恐不安。她感到異樣局促緊張; 卻又那麽美妙;仿佛人們忽然看到眼前出現一個神奇的深穀,茂密的森林和斑斕絢麗的林光,一時驚喜交加,說不出話來。懵懂的青春似乎一瞬間覺醒了,象一夜忽然綻放的桃花,那麽急促,那麽鮮豔, 還那麽絢麗。蘭芝想讓自己從不安中稍微平靜下來,再去拜祖。不想仲卿竟來到身邊,彬彬施禮。

仲卿走近蘭芝,道:“仲卿冒昧。敢問姑娘芳名?”

蘭芝低頭答道:“ 我姓劉,名蘭芝,字虞君。”

“姑娘家居何處?”

“ 我居廬江郡陳家灣,離這兒五裏路。”

“ 我亦廬江郡人。家住焦家畈,先祖在此定居,據說已有六代相繼。” 仲卿道。

蘭芝微微點頭做答,無語。

仲卿抬頭,望見一輪明月高懸,清光臨照大地,甚為感慨:“今晚月明如水,人跡熙攘。比起往日的清冷,竟是大不相同!”

蘭芝亦感慨道:“是啊。清月常伴離人,明月總聚親友。隻有親人團圓,好友相聚時才會有月如華兮日如煉之感。否則,定然是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了。”

仲卿頗感意外,想不到如此美貌女子,競然心靈如此細膩、才華過人;與自己競有心心相通之感。他一時語塞,沉吟片刻,和聲道:“ 姑娘所言與我所感甚同。 ‘何悔明之若歲’ 總是心境不同所致。” 他複沉吟片刻,低聲問道:“姑娘家中還有何人?”

“家父二年前過世。家中隻有母親和一位兄長。”

仲卿聞後甚慰,心中想問姑娘可曾許娉誰家,又覺冒失。他低吟道:“不知月下清牡丹,可有高主照月寒?”

蘭芝甚驚,可她完全明白仲卿之意。仲卿把自己比作牡丹,可見他傾慕之心。蘭芝赧然,低頭答道:“自生自長後庭院,隻伴梅河共嬋娟。”

仲卿聞後欣然道:“若可以和姑娘再次見麵,定是仲卿三生之幸!”

蘭芝難以說清自己的家世,覺得難於同仲卿再次相見,怯然道:“蘭芝很少出門。家兄甚嚴。”

仲卿感到胸中的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隻殷殷叮嚀道:“ 姑娘毋忘今日相見啊!”

蘭芝心明其意,預言又止。。。。。。


這時,蘭蘋、香梅從廟中跑出。

香梅喚道:“蘭芝!”

蘭蘋也走過來,拉住蘭芝:“姐姐,你為何還不去拜佛許願?”

蘭芝答道:“ 就來!我頭痛,在這兒清靜一會兒。” 她微微轉頭向仲卿示意告別。

仲卿輕輕叩首,目送蘭芝,直到她走進宗廟。他怡然若有所得,悵然若有所失。。。。。。


這時,興文趕來。他見蘭芝和女伴們離去,仲卿出神,已看出端倪。他笑道:“ 怎麽,美人如花,撩人心弦?”

仲卿頗難為情,囁嚅道:“ 是美人如花啊!” 他覺得好友可以幫助他,不如敞開心懷。他極認真地對興文說:“ 興文,這姑娘是陳家灣的。姓劉,名蘭芝。”

興文答道: “奧,我姑母就嫁到陳家灣。曾聽她說起過,劉家是宦官世家。劉大人在蘇州太守府作官。不幸前年去世,留下妻子和一兒一女。兒子不思讀書;女兒聰明漂亮,百裏挑一。當時,以為她誇大其辭,今日一見,方知姑母所言俱為真實。 沒想到真是個少見的美人!”

仲卿感慨道:“真是清秀靜美。”

興文調侃道:“你若有意,我就幫你成全好事吧!”

仲卿忙說:“那仲卿給你施禮了。拜托陸大人成人之美!事後定有重謝。”

興文取笑道:“ 我一句玩笑話,你卻當真。我這是自討苦吃。 ” 他故作慷慨:“也罷,為朋友兩肋插刀,我赴湯蹈火也不負重托!隻是日後要討一杯好酒喝。”

仲卿笑了。“你我對飲,什麽酒不好?酒逢知己皆是好!”

興文不依。“連一杯好酒也不賞,教我如何心甘情願為焦大人效力?”

仲卿含笑道:“好了,無酒難動英雄心,你我現在就去前麵酒家小酌!”

興文欣然接受:“此話甚合吾意,正中下懷!哈,哈,哈!”

他們二人說笑著,向酒家走去。



廟裏,蘭芝跪在神像前,合掌胸前,雙頰酡紅,麵帶笑意,似三月春風吹開的桃花,許下女兒心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