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im O’Reilly —— —— 未來趨勢的觀察者

(2022-03-31 18:50:31) 下一個

周四,火車裏,外麵櫻花盛開。

今天跟著Tim O'Reilly學習。

他是O'Reilly Media的創始人,人們稱他為“矽穀的甲骨文”、“未來趨勢的觀察者”。

第一個問題,你父母生了7個孩子,你一直是學校裏的尖子生,而弟弟卻對學校絲毫不感興趣。關於父母教育,你有什麽建議?

要是家裏有個孩子不太願意讀書,對於父母來說確實是個艱難的過程。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推著孩子,但更多的時候,得有一種接受和開放的態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學習這條路,我弟弟就是如此。他隻是對學校不太感興趣而已。他比我小7歲,所以我親眼目睹了他後來如何開拓自己的事業:大學時就開始出租房子,後來又不停建造和出售房屋,之後又從事各種各樣的生意。同樣的道理,我有兩個女兒,一個上學很輕鬆,另一個學業就不是那麽好,但後來也走出了自己的路,成為一名非常了不起的聲樂藝術家。

育兒的確是艱巨的工作。有一本書特別棒,書名是《Loving Every Child》, 它講述的是納粹時期德國人開的兩所學校,一所是為富有的德國孩子開設的,另一所是針對猶太人的隔離學校。這本書的重點就是愛每一個孩子,理解和傾聽他們,把孩子們當作人對待。有些人會把孩子當成一件物品,你會發現有些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大聲談論自己的孩子,完全忽視了孩子就在同一間屋子裏。

怎麽當好父母,我也希望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但真的沒有。不過讓我以引用的形式給出了一條生活建議吧。有位精神病學家,他名叫Irvin Yalom,這個人也是一位小說家。他寫了一部名為《當尼采哭泣時》(When Nietzsche Wept)的小說,其中有一句台詞我印象很深刻,“首先理解什麽是必要的,然後愛你所從事的事情” ,這就點出了父母教育的一個關鍵。作為父母,肯定要教孩子很多事,其中一個就是告訴他們:一切東西都來之不易,有時候必須得做不想做的事。人生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先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後逐漸愛上它們。盡管開始時會有些困難,但一旦進入,慢慢地也會產生一種快樂。許多類似的事情,如洗碗,打掃房間,不也是如此嗎?所以,了解你的責任所在,努力工作,直到它們成為你的所愛,這真的是一條非常有用的生活建議。

第二個問題:關於未來,你提到了哈爾瓦裏安( Hal Varian)。你說過這麽一句話,如果想了解未來社會,那麽看看今天的富人在做什麽,您能詳細說明一下嗎?

哈爾(Hal)首先進入了我的視野是因為他是穀歌的首席經濟學家,正是他發現了穀歌廣告拍賣,穀歌才變得如此強大。他還撰寫了每個經濟學家都會學習的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他說,誰首先擁有汽車?有錢人。誰最先擁有手機?有錢人。有錢人過去常在外麵吃飯。現在大家都出去吃飯了。因此,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思考觀察工具。

與之相關的還有供求關係,童工是個很好的例子。為了減少了勞動力和工作時間,人們把童工送到了學校。高中運動始於1909年左右,那時隻有9%的美國人上高中,到了1935年,這一比例上升為 70%,這絕對是一場驚人的社會革命。

第三個問題:你認為金融市場很可能是第一個流氓人工智能,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與與測量有關嗎?

這是我在書中想要重點談及的一個擴展性隱喻。這是我在各種網站平台領悟到的,人工智能大師們總是試圖優化某些東西,他們稱之為相關性,包括搜索結果的相關性和廣告的相關性。 簡單地說,你在穀歌的健身功能搜索到你需要的答案後,你就離開Google人,然而如果Facebook給了你它真正想要你得到的東西,你又會回來花更多的時間。Facebook的解釋是他們具有一個不同的適應度函數,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假新聞,其實也跟這種技術息息相關。

第四個問題:如果人們想更多地了解你們,有什麽途徑嗎?

最好的地方是一個名為 tim.oreilly.com 的網站。這是我們公司在線學習平台oreilly.com 的一個子網站,上麵有數以萬計的電子書——主要是關於技術和商業主題。

第五個問題:有哪些書值得推薦?

弗蘭克·赫伯特的《Dune

威廉的詩集《Butler Yeats》

哈爾瓦裏安的《Information Rules

出處:https://tim.blog/2018/02/03/the-tim-ferriss-show-transcripts-tim-oreill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