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欲起玄微振國魂(說花果飄零)

(2014-11-30 10:29:49) 下一個

欲起玄微振國魂(花果飄零)

神州文化滔滔盡,豈為窮愁意不平?                 吳宓

1902年,在日本留學才二十出頭的蔡鍔,在《新民叢報》以筆名‘奮翮生’作《軍國民篇》說: 中國人士 ------皆懼為亡國之民,皆恥為喪家之狗;------要之,國魂者,淵源於曆史,發生於時勢,有哲人以鼓鑄之,有英傑以保護之,有時代以涵養之, ----奮翮生沉沉以思,舉目而觀,欲於四千年漢族曆史中,搜索一吾種絕無僅有之特色,以認為吾族國魂,蓋乎其不可得矣。”蔡鍔又說:國魂者,國家建立之大綱,國民自尊自立之種子。

一九三七年四月,方東美受教育部之邀,在南京中央廣播電台對全國青年談《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共八講,結論強調:”如此看來,有誰敢說,中國不是最哲學的民族?更有誰敢說,中國民族的災難不能發揮哲學的精神以求解除

從曾國藩、俞樾、章太炎到魯迅,傳承了近代中國士人特別的師弟關係。他們之所以出入於學問、政治、社會活動之間,無不受著國族命運之影響。蕭軍、胡風等人,都曾跟隨魯迅學習,而其中走上最純粹學術道路的則是徐梵澄。徐梵澄,長沙人,小學時毛澤東教過他地理;在上海念複旦大學時,因聽魯迅的演講作筆記,而通信結識,從此以師事之。

徐梵澄留學德國海德堡大學,修藝術史專業,並為魯迅搜購歐西名家版畫;留學期間與朱自清、馮至、蔣複友好,是一個舊學深厚的宗教哲學者。寄寓上海時,受魯迅之囑翻譯尼采著作。曾任教於同濟大學、中央大學。抗戰後,徐梵澄(1886~1973)欲住印度講學前作詩致友人雲:” 真常澹泊信儒門,欲起玄微振國魂。在此,玄微可泛指佛、道以及東西各種心靈哲學。

徐梵澄與遊雲山(韻珊) ,初識於抗戰時。遊是一位親近虛雲和尚立誌從事佛學教育的女畫家,在重慶開畫展《桂林風景、長沙戰跡》。《徐梵澄傳》的作者孫波,如此描寫抗戰時的畫家: “正值而立之年,作為女性正臻至豐滿與成熟。毋寧說,她本身就是一藝術作品,使人過目不忘。

 

抗戰後,徐梵澄、遊雲山不約而同來到印度泰戈爾大學的中國學院(戴傳賢到印度時,為此校題了這四字)任教。兩個心高氣傲的人,在詩文畫作的交流下,人生哲學的討論中,在異地成了心靈伴侶

 

1949之後,兩人皆有家歸不得。1950年,兩人在印度華文報登了結婚啟事。但事業誌向和政治傾向的差別,生活在一起之後也矛盾漸生。1952年,遊以母病,回到香港。《蓬屋詩存》中,徐梵澄有《嘉遇篇》,記觀遊的畫作之感,怪其意境奇冷者十之六七,------倘非深悲大苦,不至如斯,極於藝而傷於性,君子不貴也。

 

徐梵澄另有詩:” 藝事良苦辛,深悲視阿妹。------不如永相忘,------因風寄長謠,嘉遇念難再。兩人此生未再相通音訊,遊因早期師事同盟會元老高劍父,傾向國民黨,遊蹤四方,輾轉來到台灣,以曉雲法師為名,辦學後來發展成華梵大學。徐梵澄在印度生活了三十多年,專研精神哲學,1978年,因馮至的引介,回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哲學研究所。譯著有《五十奧義書》、《薄伽梵歌》、《老子臆解》等書。

 

兩人在詩作中也隻以同心侶提及,未向外人提起曾有過婚姻。但曉雲法師在台的七十畫作回顧展,有展出1949在印度的舊作,其上仍有徐的題詩。2007年,《徐梵澄傳》的作者來台,見了曉雲的諸弟子。也看到曉雲法師在八十歲所作的《秋林圖》上,仍抄了徐的詩句: “深林宴坐妨人覺,紅葉如花亂撲衣。

 

哲學、宗教的精神,果真能有益於世道人心乎?熊十力的《讀經示要》,被視為新儒學的開山之作,他在序文說:餘造新論------遠承玄旨。------上天以斯文屬餘,遭時屯難,餘忍無述?熊十力又集論語句說道之將廢也,文不在茲乎?

1961年,熊十力的弟子唐君毅在香港的《祖國》發表〈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在論及離散海外的華人歸化為外籍之趨勢時說:”此風勢之存在在於當今,則整個表示中國社會政治、中國文化與中國人之人心,已失去一凝攝自固的力量,如一園中大樹之崩倒,而花果飄零,遂隨風吹散;隻有在他人園林之下,托蔭避日,以求苟全;或牆角之旁,沾泥分潤,冀得滋生。花果飄零一詞,從此成為關心民族文化前途之人的懸念

餘英時曾以“一生為故國招魂”總結其師錢穆一生的誌業。錢穆生前說過:今日之國運,吾儕從事學術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辭其咎。中國文化,除孔孟之道之外,又有黃老之術,佛教、道教的哲理也滲透於民間。可以說儒家之外的哲學、宗教,都可視之為玄微”之學。

詩人鄭敏在《詩的交響》組詩的第一樂章,快板:曆史的聲音》如是說:

我們是五千年古文化的大戶

卻向垃圾拋棄東方花瓣

從零開始被引為民族的驕傲。

 

在台灣私人聚徒講學知名的有愛新覺羅·毓鋆和南懷瑾。毓鋆出身滿清皇族,來台後隱居多年;自言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門下弟子甚多。 其逝後,馬英九有褒揚令曰:”紹統延緒,成中華文化之薪傳。南懷瑾講學出入儒釋道三家,李登輝時代,曾介入兩岸密使事件,晚年回到大陸,逝於江蘇太湖。

台灣的幾個重要佛教係統佛光山、法鼓山皆由來自大陸的僧人聖嚴、星雲所開創。慈濟的創立者證嚴法師是本地人,但也拜來自大陸的印順長老為師。今日台灣的佛教,亦可說是由大陸佛教的花果飄零而來。(作者:陳健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