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壁壘競相持(國共內戰)
“南風不競自崩離,鶉火方興氣象垂。” 吳宓
杜魯門派馬歇爾為特使來華調停內戰,自1945年底至1946年底,馬歇爾與蔣介石見麵達五十六次。但國共雙方打打停停,和平的努力皆告失敗。1947年1月,美國政府宣布召回馬歇爾。
1947年,朱德作《十月戰景》詩:
“戰事從來似奕棋,舉棋若定自無悲,人民解放成新主,封建滅亡異昔時;
北地早成盤石固,南征猶怨義旗遲,秋風送雁歸傳語,共除蔣頑莫再思。”
1947年8月,國民黨派令陳誠以參謀總長兼任東北行轅主任,全權負責東北軍事政治。一連串戰事失利之後,陳誠於1948年5月被免職,10月到台灣養病。
1948年11月、1949年1月,蔣介石的核心幕僚和親信陳布雷、戴季陶相繼自殺。12月15日,國民黨派專機接胡適、陳寅恪、梅貽琦等人至南京。12月19日,國民黨中央任命蔣經國接替丘念台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做了撤至台灣的打算。
舒衡哲在張申府回憶錄《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記述張申府的一段回憶:1922年2月某日在巴黎駛往柏林的夜車上,他和較他年青的一男一女說話,“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旅程。我同他們談了三位猶太人的重要貢獻,他們是馬克思、弗羅伊德和愛因斯坦,這三個人對西方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兩位追隨者跟著已是北大哲學係助教的張申府,前往柏林闖蕩,試圖替中國共產黨人在歐洲開辟陣地。
這一男一女是周恩來和劉清揚,五四期間是活躍於天津的覺悟社幹部,一年前在巴黎加入了中共小組,張申府是他們的入黨介紹人。劉清揚是回族,在往法國的船上才認識張申府,在巴黎期間,她和張申府結婚,成為革命伴侶。
張申府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黃埔軍校的籌建、中國民主同盟的成立等重大政治活動;他介紹周恩來、朱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張申府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成為中共加入黃埔第一人,之後並推薦周恩來到軍校接任其職。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在討論黨的綱領時因意見分歧而負氣退黨。
1948年國共內戰,正當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關頭,張申府在儲安平主編的《觀察》發表《呼籲和平》一文,
張申府指出:
“假使以民心為裁斷的標準,那麽,今日呼籲和平,更是有百是而無一非。”
“無論如何,作戰於一國之內,不管勝也罷,敗也罷,遭受死傷的,遭受塗炭犧牲的,既是同一祖宗的子孫,窮兵黷武,總要不得,總不應該。”
為避免被誤解,張申指出:“呼籲和平,要求恢複和平,也必是為國為民,出於真情、實感、仁心;而不是別有動機,別有背景,而不是為那一作戰方麵謀取喘息整補空隙時間。”
可惜,他的書生意氣,被共產黨認為站到對立麵,受到嚴厲批判,並被民盟開除盟籍。1劉清揚也在《人民日報》刊登離婚啟事,標題是“張申府背叛民主為虎作倀,劉清揚嚴予指責”。並宣布與張申府從此仳離,一刀兩斷。他的下半生因此產生重大轉折。此後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國民黨一路兵敗如山倒。
1948年9月23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會開幕式,張元濟致詞說: “抗戰勝利,我們以為這遭可以和平,可以好好的改造我們的國家了,誰知道又發生了不斷的內戰,這不是外禦其侮,竟是兄弟鬩子牆。我以為這戰爭實在是可以不必的,根本上說來都是想把國家好好的改造,替人民謀些福利,但是看法不同,取徑不同,都是一家的人,有什麽不可以坐下來商量的。但是戰端一開,完全是意氣用事,非拚個你死我活不可,這是多麽痛心的事情。” 他結語說: “ 我們要保全我們的國家,要和平;我們要複興我們的民族,要和平;我們為國家為民族要研究種種的學術,更要和平。-----元濟幼年讀過的書記得春秋左傳有個向戌,孟子上有個宋牼,這兩位和平使者有很大的誌願,留傳了很高尚的道德。元濟有無窮的期望,寄托在今天在座的諸位學術大家。”
1949年春,吳宓作《感時一首》說:“南風不競自崩離,鶉火方興氣象垂。” 按《左傳·襄公十八年》:「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南風不競自崩離,在此指楚(國民黨)軍士氣低落、自我崩散離析,氣數將盡。鶉火方興氣象垂,則指共產黨取得天下的氣勢已成。(作者:陳健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