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橫眉冷對千夫指(魯迅,1881~1936 )

(2014-11-23 16:09:03) 下一個

橫眉冷對千夫指(魯迅,18811936 )

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視所以怒其不爭。”      魯迅

一九六一年,毛澤東在接見日本人黑田壽男時,將親手寫的魯迅詩贈予對方:

萬家墨麵沒嵩萊, 取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 於無聲處聽驚雷。

並說:「這一首詩, 是魯迅在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裏寫的」長久以來, 魯迅也成為一種符號, 得到官方的認可。吊詭的是,他最親近的弟子胡風日後卻被整肅。胡風反黨事件株連甚廣。

 

一個作家若能在作品中創作出一些有血有肉神氣活現的人,可以算是成功。祥林嫂、阿Q、孔乙己都是 魯迅筆下產生的人物。《阿Q正傳》並不是他最好的小說,但阿Q卻是魯迅小說人物中,最廣被人知的。「阿Q精神」所嘲諷的自誇自卑心態也成為中國人的慣用語。

 

魯迅早年在南京水師學堂和留學日本弘文學校研習礦冶,又赴仙台改學醫,再棄醫從文。他罵人的形象是出名的, 甚至有人編成了一本書《魯迅和他罵過的人》, 聞一多則說, 魯迅的方式:「不是勸人做好事, 是罵人使人們不敢做壞事」。他自己則說執筆為文是「在這中間,也不免夾雜些將舊社會病根暴露出來,催人留心,設法加以療治的希望。」魯迅也熱衷於推廣木刻版畫,他以為 「當革命時, 版畫之用最廣, 雖極匆忙, 頃刻能辦」大力提倡之。

 

魯迅又常譏笑評擊當權者,九一八事變後, 蔣介石向請願學生表示, 他「願意做嶽飛, 隻是後方有秦檜」

魯迅因此作了《好東西歌》痛罵之:

「南邊整天開大會, 北邊忽地起烽煙」

---------

「文的笑罵嶽飛假, 武的卻雲秦檜奸,

相罵聲中失土地, 相罵聲中捐銅錢

失了土地捐過錢, 喊聲罵聲也寂然」

 

  魯迅是不和命運妥協的。他說:「運命並不是中國人的事前的指導,乃是事後的一種不費心思的解釋。」

 

魯迅的存在是一種特殊文化現象, 有紀念館, 有《魯迅研究》的刊物, 他的著作, 也是除毛澤東著作外, 發行量最大、被研究最多者, 也被選入中學課本。但他對中國《國民性》批判的吶喊是否真有起了改造作用, 或竟隻是「空留紙上聲」?

他在《呐喊·自序》一文中說:“凡是一人的主張,得了讚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幷無反應,既非讚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嗬,我於是以我感到者為寂寞。” “因為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

 

魯迅有題《彷徨》詩: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 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這可用其妻許廣平的話來解讀: 是一個終身從不複員的征人,畢生荷戈而不解甲的一位能征慣鬥的戰士。曹聚仁挽魯迅聯:文苑苦蕭條,一卒彷徨獨荷戟;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餘香。”

1936年,章太炎、魯迅相繼逝世,馬裕藻作挽聯:

“熱烈情緒冷酷文章,直筆遙師菿漢閣;清任高風均平理想,同心深契樂亭君。”
      上句,指魯迅與章太炎的師承關係,太炎晚年,講學於蘇州,自稱「菿漢閣主」。下句,頌揚魯迅與李大釗是誌同道合的戰友;李大釗,河北樂亭縣人。

蔡元培挽魯迅聯:“著作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魯迅曾在北大等校開課講《中國小說史》,並寫成書《中國小說史略》。

陳毅有詩紀念魯迅:甘為孺子牛,敢與千夫對。一生無媚骨,至死不饒罪。周恩來在上海的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上說:魯迅、聞一多都是最忠實、最努力的牛,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榜樣!在人民麵前宣誓,做人民的奴隸,受人民指揮,做一條牛。

1933年,魯迅寫了“曆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詩句,送給日本友人。蔣介石過世後,廖承誌 (廖仲凱、何香凝之子)致書蔣經國統戰時引用過。一九七九年,國民黨舊軍閥南天王陳濟棠的兒子陳樹柏去見鄧小平,在談話後請其題贈墨寶,鄧小平後來請人送到機場,寫的也是此句。(作者:陳健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