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一到,如候鳥般遷徙,踏上回大陸探望母親之路。 一如既往,為了躲過北京的冬季霧霾,先乘坐美聯航取道日本東京,然後改乘全日空航班直飛中國內地。一切順利24小時之內到家。出乎意料的是,2017年11月份入冬後,天氣不是十分寒冷,中國北方的霧霾比去年減小許多。因此,包括北京機場在內的許多北方機場沒有出現因霧霾而導致大量班機延誤或者取消的情況,這似乎還是近年來少有的。如果冬季霧霾出現持續好轉, 今後改為直飛北京,也很方便。
圖1:全日空飛機上乘客很少(60%空位. 以往大約為15%空座率)
圖2. 成田機場的安檢和國內安檢一樣不用脫鞋。 美國安檢要脫鞋, 鬧不懂為何不同。
圖3. 這位穿和服女士實際上不是日本女孩(像是南亞國家, 如印度)
圖4. 日本機場海關宣傳畫,以警示走私活動
圖5. 飛離成田機場(夜晚景色)
圖6. 到達國內終點機場。機場嶄新漂亮硬件很好,但是服務和軟件有待提高
圖7. 國內終點機場。DEPARTURE也是很漂亮,幹淨整潔不輸國外。但是軟件服務,指示牌,和機場信息等需要跟上。
至於為何2017冬季霧霾緩解,後了解到這除了自然條件外也有一些人為因素。如華北和北京在內一些大城市,進行了“煤改電”或者“煤改氣”措施, 以求逐步改變以往冬季千家萬戶通過燒煤進行個人或小區集體供暖的傳統方式,達到減少冬季空氣汙染和霧霾。不過,11月份入冬後,北方城市(或華北地區)帶有些“冒進”式的“煤改氣”進程需要南氣北輸,這使得以天然氣取暖為主的南方城市,特別是長江流域城市,如杭州,南京,武漢,南昌,重慶, 甚至長沙等城市一下子供氣緊張, 甚至出現前所未有持續性“氣荒“。一些城市在元旦寒流未到來前就已經開始限製用天然氣(如,限定每戶每月150立方米,這包括廚房用氣)。2018年元旦後,北方第一波強寒流大舉南下,長江流域一下變得天寒地凍,還出現局部暴雪壓垮建築物並造成傷亡的現象(如合肥死9人, 武漢,南昌各1人等), 由於公路凍冰發生的汽車追尾而造成交通事故傷亡就更多了(中國大陸的公路橋非常多,而橋梁因橋下透風其路麵最易結冰)。由於氣溫很低(-9C 到-14C),每家天然氣用量放寬到250立方米/月,但這又加劇了“氣荒“。於是,長江流域城市天然氣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使得一些城市不得已做出決定,停止娛樂場所、工商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采暖,以保證民用天然氣取暖。這有點像多年前鬧電荒的情景。
顯然為減少冬季燒煤引起的霧霾,華北地區的“煤改氣“項目會持續進行,估計今後幾年南方乃至全國天然氣短缺現象會加劇。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天然氣短缺量為8000萬立方米/日,缺口約10%。2018 元旦後出現的強大寒流使得天然氣的供求關係更加緊張。總之,快速增長的需求所導致了“氣荒〞, 這其中主要是〝煤改氣〞帶來的消費增量。不難想象,中國繼剛剛成為石油進口世界第一之後,估計天然氣很快也會成為世界進口第一(2017年中國天然氣進口增加50%, 超越韓國居世界第二)。自從頁岩氣開采革命以來(水利製裂技術,HYDRAULIC FRACTURING),美國多年來天然氣過剩, 價格便宜(市場價格過低,使得許多美國開采公司為求生存而處於休眠狀態,躲過市場”寒冬“)。現在,這下可有了去處。美國自能源出口解禁以來,石油出口猛增,其中20%賣到中國。如果加上天然氣的出口到中國,這可以有利減少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緩解雙方的貿易摩擦,算是雙贏。據報道,2月9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與美國得克薩斯州切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簽署了兩國間首份向中國供應美國天然氣的長期合同(25年合同,每年120萬噸液化氣,約折合16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20天的缺口量,顯然是杯水車薪), (http://news.creaders.net/us/2018/02/10/1922490.html)。
另外有意思的是,雖然華北地區因為“煤改電”用電量大增,但是似乎供電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各大城市並不缺電,夜晚走到哪多是燈火通明。這或許與大陸的特高壓電網建設有關, 使得華北和華東電網供電充足(見下麵博文:這張“高鐵圖”或許會改善中國冬季霧霾)。俺覺得,如果大陸北方部分地區實現冬季取暖以用電或者天然氣為主的話, 減少霧霾改善冬季空氣質量是有望實現的。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