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唐詩發點牢騷

(2014-11-20 14:10:05) 下一個
大肚不才,指摘一下經典唐詩。趁機考驗考驗我長期練就的鐵麵皮功夫。

隨便挑一首膾炙人口的:海內存知己,天涯共此時。哦,不對,應該是天涯若比鄰。臥此坳,這句子也太像了吧,非逼著我串詩啊。一共五個字,有兩個字是一樣的,這個離抄襲不遠了。不過想想也是,前麵是海,後麵自然是天,海天海天嘛。隻不過句子雖然順嘴,不免過於俗套,沒有什麽新意。即便是唐朝,這種字也已經用得很爛了,請看:

海外歸書斷,天涯旅鬢殘。
海內無煙夜,天涯有月時。
海上青山暮,天涯白發多。

這些都是唐人所寫的詩句。凡一遇到海上,海內,海外等,後麵必跟天涯,天邊。每句單拿出來,都可圈可點,但放在一起,馬上索然無味。就好像讀八股文章,看得幾篇,就爛了,沒意思了。 當然,你可能說,海和天的確稍微俗氣了點,那知己和比鄰應該非常新穎了?哈哈,錯。拿朋友和鄰居放在一起的句子也不少。請看:

以文長會友,唯德自成鄰。
麵邀文作友,心許德為鄰。
書劍同三友,蓬蒿外四鄰。

在唐朝,把鄰居當朋友的詩人估計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所以一提到知己,自然而然的便想到比鄰,根本不是什麽新鮮的玩藝兒。

初讀詩者,一般是唐詩三百首,讀完可能會覺得唐朝天才真多,創作目不暇接,非常了不起。但如果你加讀一部全唐詩。就立刻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麽意思。這麽多天才創作,原來根本不是創作,是排列組合,是數學。你隻要把這裏的幾個字放在那裏,把那裏幾個字放在這裏,就自然而然形成兩首新詩,還朗朗上口,合轍押韻。除去表象看本質,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罷了。

有人說:“文章不就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木炭,石墨,金剛石不也都隻是碳分子的排列組合?再往大裏說,這天下萬事萬物那樣不是排列組合出來的?”嗬嗬,這位仁兄非常有意思,能夠把詩句提升到萬物造化,離融會貫通不遠了,真心的可喜可賀。我覺得,字,當然是排列組合,但是,寫的東西,對的方法絕對不能完全靠排列組合的。這裏寫的一共四樣東西,兩兩相對,東西和對法都是排出來的,好像很過分的臥。

又有人說:“以偏蓋全,全唐詩共有多少首?你不過舉幾個例子,就離抄襲不遠了?而且中文常用字也不過就兩三千字。尤其是押韻的字就更少了。” 他說了兩個觀點,第一個,以偏概全。我是不同意的。全唐詩大概四萬首吧,如果我有功夫去翻書,估計可以在唐詩中舉出一萬個類似的例子,絕對不是少量的。

後一個觀點,有道理,其實我覺得,格律是造成詩詞重複的罪魁禍首。你要押韻,要對仗,要工整,自然而然就缺乏變化。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前人也不是笨蛋,你現在想到的,前人也都想過了。你要出新句,越來越困難。唐朝已經如此,更不要說後麵的了。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現在寫古詩,其難度已經到了幾乎不可能的地步。

正如“生活大爆炸”裏的一句台詞:“In short, anyone who told you that you would someday be able to make som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physics played a cruel trick on you, a cruel trick indeed.總而言之,如果有誰跟你說,將來你會對物理學作出重大貢獻,那他必然是在玩笑,一個殘酷的玩笑。” 

寫詩也是同樣道理。

早已經是百尺竿頭,還要更上一層樓。。。嗬嗬。不容易。。。不容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