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羅蘭

記錄所見所聞及心情
正文

被罵了1700多年的英雄,拯救了漢族

(2017-01-18 06:08:36) 下一個

  

  冉閔(約生於西元322年左右,卒於西元352年6月1日),漢族,有文獻記為“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華文明之保護者。冉閔為今人所廣為人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

  冉閔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正如晉史對他的描述“身高八尺,善謀略,勇力絕人,攻戰無前”,每次臨戰衝鋒在前,騎朱龍馬(難得一見的千裏馬),左手使雙刃長矛(兩頭施刃,鋒利無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連鉤戟,其勇猛令五胡軍隊無人能擋,每戰殺敵無數。

  讓我們揭開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五胡亂華時代,中國人的千年惡夢。

  公元316年,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西晉王朝在經曆八王之亂後,國力損失慘重,虛弱不堪,最終被匈奴人滅國,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漢民,視漢人不如犬狗,史書上記載“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凶惡。

  

  五胡亂華前北方外族分布圖

  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亂”之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段氏鮮卑來對付成都王司馬穎。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隻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至於羯族就簡直可以稱之為“食人惡魔”了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曾經建立了雄秦盛漢的漢民族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

  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中原漢人大概隻剩下400萬(西晉人口2000萬)冉閔解放鄴都後一次解救被擄掠的漢族女子就達二十萬。這些漢族女子是被羯族人當作“雙腳羊”來飼養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奸淫,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有五萬多少女這時雖被解放,但也無家可歸,被冉閔收留。後來冉閔被慕容鮮卑擊敗,鄴城被占。這五萬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惡魔慕容鮮卑的手中。慕容鮮卑奸淫汙辱,又把這五萬名剛剛脫離羯族魔爪的可憐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幹淨。鄴城城外這五萬名少女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在五胡亂華、胡族大肆屠殺漢人的紛亂年代,老百姓為了活命,遷徙的流民潮幾乎席卷了整個中國。冉閔的父親冉瞻就出身於當時名震天下的乞活義軍。乞活義軍是西晉末至東普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流民武裝集團的一支,抗擊胡族,為生存而戰。冉瞻在一次作戰時為羯趙俘虜,因傷勢過重沒幾天就去世了,羯趙國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譫,見當時十一二歲的冉閔聰明伶俐,石勒就將小冉閔認作幹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並一手將他帶大。仇人的強大使冉閔隻有將仇恨深埋心底,強忍內心悲痛討石勒歡心。成年後的冉閔驍勇善戰,在羯趙與鮮卑的戰鬥中屢立戰功,逐漸成為羯趙帝國的高級將領。

  公元349年,羯趙皇帝石虎死後其子十餘人互相殘殺。公元350年正月,石閔宣布複姓冉閔,殺死羯趙皇帝石鑒,同時殺死石虎的38個孫子,盡滅石氏,一舉滅掉了殘暴不可一世的羯趙帝國。其後冉閔即皇帝位,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下令鄴都城門大開,凡”六夷” (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一夜之間,方圓幾百裏的漢人,扶老攜幼,全往鄴城裏麵湧;而一直以鄴城為老窩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車挑擔,拚命往外跑。

  冉閔意識到這些胡族終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始終是中原戰亂不絕的禍根,便頒下曆史上著名的《殺胡令》:“凡內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斬,漢人斬一胡人首級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東門”。

  一時間,鄴都城內漢人紛紛拿起武器追殺胡族,冉閔親自帶兵擊殺鄴城周圍的胡人,三日內斬首二十餘萬,屍橫遍野,同時冉閔還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還本土”,否則就將其統統殺絕。

  各胡深懼其下場將如同羯族與白奴人,組成聯軍連番圍攻冉魏政權。麵對胡族聯軍的瘋狂反撲,冉閔沉著應戰 :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凶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於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開始對入塞中原的數百萬胡族展開大屠殺,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複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裏之外的中亞老家。在返遷的路上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

  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屠殺的隻留下四五百萬,最主要的凶手是凶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複仇屠殺。 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複中被基本殺絕。

  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認冉閔為幹孫子的石勒沒有想到二十年後,這個十一二歲時由他帶大的小孩,會有一天再複姓冉閔,滅絕整個羯族,把他的子子孫孫殺的幹幹淨淨,一個都不留。

  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

  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騎兵。還有數萬後續部隊)包圍。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拚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隻有奴仆下人的才能,憑什麽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冉閔死後,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一個“武”,一個“天王”,入木三分地體現了胡人對其深深的畏懼。

  冉閔就義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悲天呼地,紛紛守節自殺,少部分逃往東晉,沒一個投降前燕的。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

  由於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又多自殺殉國,所以沒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在史書上把冉閔大罵一頓,後代又隻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所以,某些史學家據此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殺胡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確是當時的民族矛盾已經不可調和。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正因為冉閔,漢族才免於被滅族的悲劇。

  現在的曆史文獻對五胡亂華絕口不提,隻是籠統的稱為魏晉南北朝,冉閔和他的冉魏政權早被埋沒在曆史雲煙中,少為世人所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