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紅豪
來源:羊城攻略
很多外省的朋友們不是很了解廣東人的組成及來源,也不知道為何叫做“廣東”。更會有一些朋友會奇怪:
為什麽秦漢時期的“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的廣東,現在除了在粵北的深山上有一個“瑤族”外,其餘地區全是清一色的漢人呢?
為什麽韶關南雄縣的“珠磯巷”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呢?
為什麽近代史上隻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曆史的轉折呢?
來來來,聽小編講講廣東人的那些事那些情~~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因為有位於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嶺南山脈”的阻隔,在戰國時期即使是離廣東最近的“楚國”(現湖南)也沒能統治百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誤判了形勢,認為中原已經永遠降服了。於是將軍隊分為兩大部分,一支北上抗擊匈奴,另一支號稱50萬人的大軍則在由後來自立為“南越王”的大將“趙佗”(現河北地區人)率領下,南下征服百越。但這樣的舉措造成了中原地區的軍力空虛,以至於不久之後的“陳勝、吳廣起義”及後來形成的兩大起義軍“楚漢雙雄”可以橫掃中原,最終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之後“楚漢雙雄”劉邦、項羽逐鹿中原,秦朝本來命令趙佗帶大軍回中原平叛,但被趙佗拒絕且趁機在番禺自立為王,將其控製的兩廣地區及現越南北部稱為“南越國”。趙佗征服百越後,將行政中心選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匯聚處、背山而麵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現廣州越秀區),因此廣州的建城曆史已有兩千多年。
順便說一句,南越國的第二位皇帝,趙佗的孫子趙昩的陵墓在上世代八十年代在廣州的“象崗山”處被發現且被完整發掘,出土了“金玉璽”、“金縷玉衣”等眾多國寶級的文物。該“南越王墓博物館”是現今廣州的知名曆史文物景點(可以進墓參觀)。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漢朝長達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區也形成了一個擁有統一文字、語言、文化、民俗的強大民族“漢族”。
漢武帝收複南越國後,將行政中心(郡)由番禺遷往現兩廣交界處的“肇慶市封開縣”,並將封開縣城的一條小河命名為“廣府河”,寓意漢武帝“廣布恩澤”。自此該縣城以東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封開縣城也是四百年漢朝時期,兩廣地區與中原交往的中轉樞紐,因為被稱為是廣俯文化的起源地。
之後是較短時間的三國演義,再到西晉。期間三國時期統治兩廣地區的“東吳”政權,又重新將行政中心由“封開縣”搬回南越國的首府“番禺”,並改名為“廣州”。自此“廣州”一直是廣東的行政中心並一直沒再變更名字。
但從西晉開始,漢族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內部戰亂,這就是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亂”;接下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趁漢民族衰退而大舉入侵中原,形成了又一個知名的戰亂曆史時期——“五胡亂華”;再到後來的“南北朝混戰”,一直到唐朝中原戰亂才徹底結束。
廣東人由三大群體組成,廣府人(占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一人群,分布於粵東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於粵東的梅州、惠州)。
因此也有三大語言:粵語(即廣府語)、潮汕語、客家話。這三大群體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
從“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麽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當這些南下的漢人族群在終於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不會再受戰亂影響時,就都會在那裏休養生息。但南雄縣畢竟是山區,農業物產遠不及平原地區豐富,所以南遷漢人在那裏繁衍了幾代人後,就又大多會繼續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進而到達最終的遷徒地——珠三角、粵西、甚至廣西東部的平原地區。因此南雄縣的“珠璣巷”又被稱為廣東人的發源地,很多廣東的大的姓氏都在那裏修建了“太公祠”以緬懷帶領族群南下並安葬在那裏的“太公”。
這一時期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漢人則有部分南遷到粵東地區的潮汕平原,成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語與“閩南語”是同一語係,與作為來源於中原古漢語的粵語不同。
唐朝建立後,中原的戰亂終於平息,漢人南遷也告停止,中原漢語再次重新統一,且廣東地區到唐朝末年其漢語也由漢朝時期的漢語也逐步演變為唐朝的漢語。唐朝四百年安穩歲月,語言文化上也趨一致。
另外,這次漢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到唐末全廣東就隻剩下粵北深山上的一個“瑤族”,其餘平原地區全是漢人了。因此廣東的漢人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讀音與“越”字相同的漢字——“粵”,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現在的“粵”已經完全不同於古代的“越”了。
李唐之後,中原不穩定的環境使得語言隨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北宋初年時,中原地區的漢語仍能基本保持漢唐語言,當時出版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裏麵標注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但之後中原因為受到西廈、遼、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占領,漢語開始胡化,到了南宋時期中原漢語已經由漢唐漢語(粵語)演變為現在的“客家話”了。
而偏於一隅的廣東卻是一直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北方遊牧少數民族的影響,所以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隻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了。
以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竹枝詞》為例——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在粵語裏“青、平、聲、晴”均是同一個韻母的,讀來完全符合詩詞的韻律美,用粵語一讀就能體會出詩詞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話,“聲”字的韻母卻變了,結果用普通話讀的話第二句完全不押韻,連詩詞最基本的韻律要求都達不到,大煞風景!
還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詩,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在粵語裏“流、樓”是同韻母的,符合絕句詩詞第二、第四句必須押韻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古漢族是男耕女織的農耕型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近距離長時間地麵對麵交談,而當時的“文言文”都是很簡短的,所以能夠在簡短的語言內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卷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發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這就是現在的普通話有卷舌音的由來了。
接前麵的曆史講述,到了南宋後,中原的漢語已經較漢唐時有明顯區別,音調有所減少。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長時間戰亂,再次引發了中原漢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南遷廣東。這次的漢人南遷一直到清朝初年才結束。
因為當時廣東的平原地區均已被之前南遷的廣府人及潮汕人全部占據,所以這次南遷的漢人隻能遷到粵東北與江西、福建交界的梅縣山區,並被稱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們所說的南宋中原漢語就被稱為“客家話”。後來部分客家人又再主動遷徒到台灣,又有部分在清政府的安排下遷徒到原廣府人居住的地方。
廣東省內廣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穩,所以語言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特征,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例如宋朝時廣州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一些阿拉伯語也由此傳入從而影響到廣府語言的詞匯。清朝260年的穩定歲月,使得保持了古漢語九個音調、及大部分文字發音的現代粵語在清朝末年徹底形成。同期,現在的普通話也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調隻剩下四個調了,徹底與北方胡語相一致。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
清朝初期,客家人大量聚集在粵東北的山區,而廣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物產豐富且人口並不密集。於是在清朝政府的安排下,部分客家人由梅縣、惠州一帶遷往了珠三角東岸的增城、寶安縣,以及粵西的肇慶、五邑(即“台山、鶴山、開平、恩平、新會”五個縣,現江門市範圍)。
但遷往粵西地區的客家人就完全不同了,和原居當地的廣府人爆發了長時間的暴力衝突。據肇慶、五邑等地的地方史記載,清朝中後期發生了多次廣府人與客家人之間的大規模械鬥,往往都是需要政府由廣州派軍隊過去才能平息,史稱“土客之爭”。土客之爭持續了幾十年,最終以客家人有些重新遷回梅縣、惠州一帶,有些繼續向西遷徒到廣東、廣西交界處,餘下的以通婚等形式徹底融入當地廣府人族群而告終,因此現江門、肇慶地區再無客家人村落了。
表麵上看“土客之爭”以廣府人勝利結束,但持續了幾十年的械鬥也使得五邑地區的廣府年青人對留在當地感到厭惡。因此到了清朝晚期,大量的五邑青年寧願通過“賣豬仔”賣身去美國、加拿大做華工修鐵路。於是開啟了清末廣東人大規模移民海外的浪潮。
大量廣東華僑的形成,使得廣東人的視野、思想一下子就“國際化”、“現代化”。這為之後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誕生、以及辛亥革命的發生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香港但開埠後因為大量廣府人的進入,再加上當時廣州、廣府文化的絕對龍頭領導地位,使得其使用的漢語迅速變為粵語,港英政府也認同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是標準的漢語。這種局麵一直持續到1949年。
而後,香港與內地的直接的人員與文化溝通完全中斷,香港的發展逐步超過了廣州,自此香港的語言文化發展也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了,不再受廣州的影響。
為此從七十年代開始,港英政府推行了“粵語正音運動”,即規定電視、電台,以及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音必須符合標準的廣州粵語。
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七十年代時香港曾向廣東省政府提出引進一批廣東的中年婦女去香港做家傭,但被廣東省拒絕。無奈之下,香港隻好向菲律賓、印尼、泰國引入大量的菲傭、印傭、泰傭,結果很多香港的小孩出生後學到的第一種語言竟然是菲律賓語、印尼語、泰國語。於是粵語懶音現象在八十年代再次廣泛出現。
粵語在清朝晚期正式形成後,其讀音相比起漢唐時期雖然大部分保留,但肯定會會有一定的改變,且改變是以語言的表達更為流暢、清晰為前提的。
香港中文大學的何文匯教授並不認同這點,他認為標準的粵語發音應該是嚴格按照北宋初年的《廣韻》的音。例如“構、購”兩字應該讀為“救”音,而不是“扣”音;
於是他藉著香港政府推行的“粵語正音運動”而從八十年代末開始製作了一係列的電台、電視節目,推廣他的複古漢語,結果粵語產生了兩大流派,一派是廣州話為代表的現代粵語,一派就是複古粵語。
現在香港是兩種發音並存(但新聞播報則以複古粵語為主),中學生畢業時按規定要用粵語流利朗讀一段文字,也是隨便采用那種發音都可以。
這就是為什麽香港與廣東的電視台在發音上會有一定區別的根本原因。
粵語有聲調更為豐富、朗誦古詩詞時更為符合韻律美的優勢外,更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近義字的區別。
普通話最大的問題是文字完全繼承自古漢語,但讀音卻被“胡化”,從而出現很多常用的近義字讀音完全一樣的情況,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極大混亂。
在粵語裏完全符合“聲母相同,韻母不同”的要求,所以懂粵語的人完全不會搞混淆“的”與“地”與“得”,也不會用錯“做”與“作”。但北方地區的人經常會搞亂這兩組近義字。因此要想漢字能夠正確地使用的話,讓北方的人學一些粵語非常有意義!
粵語裏沒有卷舌音,即不存在北方地區的人也經常搞混淆的“z、c、s”與“zh、ch、sh”,所以粵語的表達往往能夠比普通話更為清晰、明確。
粵語(Cantonese)成了保留古漢語最好的現代漢語,也是除普通話(Mandarin,洋人認為是:滿大人的語言)外,唯一擁有完整的文字係統的漢語,即所有粵語發音均有對應的文字,能夠用文字完整地記錄發音。
隨著廣東人走向世界,粵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現在粵語除了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外,也是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澳洲的第四大語言。因此粵語在海外的地位明顯高於普通話。現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群超過一億,為此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
相信以後廣東人及廣東文化的發展史,也必將繼續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
《夏洛特煩惱》裏,大傻用一口流利的孟加拉粵語唱了兩句《倩女幽魂》,馬冬梅一巴掌呼了上去說,不許侮辱我偶像。從這一巴掌的力度可以看出,粵語不好學啊。
粵語雖然難學,但很多人都覺得粵語很好聽,粵語歌也很好聽。平時和朋友聊天,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港囧》這片子唯一的成功之處就是為廣大歌迷搜集了一個經典粵語歌歌單。我覺得粵語歌好聽,絕不僅僅隻是因為旋律的問題。
騎行到廣東,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粵語,還沒有挨過巴掌。雖然不能像本地人一樣地道,但大部分的交流都可以應對。作為一個粵語小學生,我覺得粵語好聽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粵語的調多。普通話是四個調,粵語有九個調。至於這九個調怎麽說,可以學一下用粵語數數,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這九個數剛好是粵語的九個調。粵語九個調裏麵除了第一聲和第二聲和普通話一樣外,其他七個調都是普通話裏沒有的。這九個調從最高調到最低調皆有,所以聽起來起伏不定,抑揚頓挫,層次感非常明顯。粵語本身的音調就像一段旋律,當它在譜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聽。
調多還有一個作用是減少同音字,普通話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同音字太多。小學時候從拚音學起的普通話,聲母有23個,韻母24個,調4個,理論上來說可以有23 x 24 x 4 = 2208個發音。而粵語聲母19個(比普通話少了四個翹舌),韻母53個,調9個,理論上可以有19 x 53 x 9 = 9063個發音。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粵語的發音豐富程度要遠遠大過普通話。據說是語言大師趙元任先生所寫的神文《季姬擊雞記》,普通話讀是ji ji ji ji ji,粵語讀是gwai gei gik gai gei。再比如這八個字,事,室,市,世,適,試,噬,式,普通話是同一個讀音,但粵語是八個互不相同的讀音。粵語裏很多韻母都是普通話沒有的,比如《浮誇》高潮之前的部分,全為“oi”韻,《偏偏喜歡你》基本全為“eoi”韻。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是因為粵語沒有降調,降調就是類似於普通話第四聲。我查過全國一些主要方言的音調,粵語是唯一一個沒有降調的方言,它九個調都是比較平的調。降調給人的感覺是語氣比較重。武漢話聽起來不夠友好,一個原因就是降聲太重。但在閩南,漳州人調重,泉州人調平,漳州人說泉州人講話不好聽,還是我們好聽,有力度。等我屏蔽了那些漳州朋友後我就來反駁這個問題。
第三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點,粵語保留了入聲。入聲在今天聽起來很陌生,那是因為在普通話和北方方言裏,入聲已經完全消失了(除了山西、河南一帶的晉語,據稱和客家話非常相近)。但是在所有的南方方言裏,入聲基本都保留了下來。
入聲就是那種發音很短促、以爆破音結尾的音。比如“十”這個字,粵語讀sap2(數字是調值,12345相當於do re mi fa so),閩南話讀zap2,p的音不爆破,但有讀p的嘴型,阻礙住氣流。這和英語裏失爆讀法很像,比如september這個詞,讀的時候不會把sep的p這個音發出來,但明顯會有p的閉合嘴型來阻住氣流,因而使得sep這個音節很短促。再比如sit down,你發音再標準也讀不出sit的t這個音,但是一定會有發t的嘴型,t這個音阻礙住氣流,使得sit這個音非常短促。這個詞組裏的sit的發音,和粵語“舌、薛、竊”字讀音一樣。
日語的促音,還有很多日語漢字的音讀,也是受漢語入聲影響。比如學校,日語讀gakkou,中間有個促音,和入聲一模一樣。單論“學”這個字,粵語讀hok,日語讀gaku,因為學這個字是個入聲字,韻尾為k,日本人沒法讀這個不發音的k,所以就幹脆把不發音的k變成ku,讀作一個確定的音節。再比如“石”,粵語讀sek,日語讀seki,也是同理。絕大部分入聲字在日語裏的音讀都是如此,六、七、力、雪、室、畜,不勝枚舉。所以說語言是相通的。ptk 就是粵語裏的三個入聲韻尾,也是古漢語裏的三個入聲韻尾。
入聲是漢語的偉大發明,它最大的兩個作用,一個是可以減少同音字,一個是豐富情感。入聲字短促、鏗鏘有力、帶有節奏感的發音特點就已經決定了它可以有豐富情感的效果。最大的體現是在詩詞裏,今天很多詩詞用普通話讀起來已經沒有韻味了,豪放的如嶽飛的《滿江紅》,婉約的如柳永的《雨霖鈴》,它們都是入聲韻。白居易寫《長恨歌》《琵琶行》,每到傷感處皆改用入聲韻。這些入聲韻詩詞普通話讀來平淡無奇,但用粵語讀就很有味道。
我覺得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曹植的《七步詩》,語文課裏學過這首詩,當時讀起來覺得不押韻。“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汁、泣、急,有一個字出韻,而且感情聽來比較平淡。但如果用粵語來讀,汁、泣、急分別讀zap5、jap5、gap5,而且三個都是最高調,讀來鏗鏘有力,沉鬱悲壯。被親哥逼成那樣,要是我我也肯定用入聲韻來寫,別說曹植了。用粵語讀這些入聲韻詩詞的時候會明顯覺得,那種傾注在韻腳上的激昂或淒涼,普通話是永遠讀不出來的。
而且很多非入聲韻的詩詞也是如此。小時候語文課裏學詩詞,發現好多詩詞讀起來不押韻,我當時並不知道原因,以為古人就是這麽寫的,現在終於知道這是語音變化的原因,很多普通話不押韻的詩詞,粵語和閩南話讀起來就很押韻。這個可以舉的例子太多,比較著名的,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深、心、金、簪,這詩總共就四句,就出現了三個韻。而這首詩如果用粵語讀就非常押韻,四個字分別讀sam、sam、gam、zam。這是因為普通話在形成過程中不僅消失了入聲,還消失了一些韻尾,比如-m,全部歸於-n了。心字粵語讀“sam55”,閩南語讀“xim33”,普通話裏就成“xin55”了。
現在普通話裏的“搞定”一詞就來源於粵語,原詞是“搞掂 gaau35 dim22”,但因為普通話裏已無-m的韻尾,所以隻能譯成相近的定字。因為讀音相近,填詞人如林夕、黃偉文的一些詞作有時也會把-m、-n當做一個韻,畢竟音樂詞作沒有古人寫詩詞要求那麽嚴格。這就是上麵說的普通話隻有24個韻母而粵語卻有53個韻母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閩南語的發音就更寫意了,廈門話有87個韻母。
粵語的好聽不僅因為它的語音語調,還因為它的古老。說到粵語的古老,好多人會覺得奇怪,因為在印象裏,粵語是廣東人和港澳人說的話,時髦洋氣高大上,怎麽會古老呢。這是因為曆史上中國北方總是受到外族入侵,中原人民就不斷地南遷避亂,一次次的南遷之下,中原人民就把自己的語言帶到了南方,這些語言又和南方本地土語融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各種南方方言。唐朝大詩人張籍遊過溫州之後寫詩說:“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所以今天南方的粵語、閩南話、客家話、吳語、徽語,它們都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成分。宋朝的官方字典《廣韻》,是以當時的開封話為標準音所寫,現在用普通話已經對不上了,而用粵語可以對應絕大部分。
最能反應粵語的古老是那些古色古香的用詞,吃叫食,喝叫飲,走叫行,跑叫走,像叫似,也叫亦,穿叫著,脫叫除,衣服叫衫,臉叫麵,脖子叫頸,討厭叫憎,警察叫差人,錢的單位是文。這些都是文言文啊。粵語口語裏還有很多常用的字詞都非常古老,隨便舉幾個例子。
——“的”這個最常用的助詞,粵語裏讀作“忌ge33”,出自《詩經》:“叔善射忌,又良禦忌。”這詩的意思是,大叔是很善於射箭的,也很精於駕車的。忌就是的。但這個字一般會寫成“嘅”,實際上“忌”才是正字。
——“他”叫“渠keoi35”,這個字在唐宋詩裏用的很多,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寫作“佢”,正字為“渠”。
——“看”叫做“睇tai35”,《說文解字》:“睇,目小袤視也。”睇就是近距離的目視。
——“想”叫做“諗 nam35”,出自《詩經·小雅》:“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這詩是個工作很忙的公務員所寫,他說我難道不想回家嗎,我每天忙得脫不開身啊,唉我就作首兒歌,用它來想念我家裏的母親吧。
——“給”叫做“畀 bei35”,出自《詩經·鄘風》:“彼姝者子,何以畀之?”那個漂亮的妹子,我給她什麽好呢?這個也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一般寫成“俾”,正字為“畀”。
——站叫做“企 kei35”,《漢書·高帝紀》:“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
——“累”叫做“攰 gui22”,《三國誌》:“弊攰之民,儻有水旱,百萬之眾,不為國用。”
——“腿”叫“髀bei35,”這段古文好黃,不要細看。《戰國策》:“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妄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
——“選擇”叫“揀gaan35”,《三國誌·袁紹傳》:“博愛容眾,無所揀擇。”這話是說袁紹胸懷博大,賓客來訪都能容下,不擇人而交。
——“聊天”叫“謦欬 king55 gaai35”,《莊子·徐無鬼》:“昆弟親戚之謦欬。”一般寫成“傾偈”,可能與佛教有關,因為佛門中經常傾吐佛偈,正字為“謦欬”。
——“旁邊”叫“隔籬gaak2 lei11”,蘇東坡《浣溪沙》:“麻葉層層菻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吃火鍋”叫“打邊爐 da35 bin55 lou11”,元代詩人呂誠《來鶴亭集》:“十月暖寒開小閣,張燈團坐打邊爐。”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以粵語為代表的南方各種方言對古漢語的傳承和保留都做得很好,不僅是用詞方麵,聲母、韻母、發音特點、發音方式,這些都有很多的保留。
古老本身就是一種美,好比吳儂軟語的代表蘇州話,所有聽過蘇州話的朋友都會感歎蘇州話有多好聽,尤其是當蘇州人把“不”說成“弗”,把感歎詞說成“哉”的時候。蘇州話最美的時候是蘇州姑娘說蘇州話的時候,就算每個字38塊錢我也願意聽。
以上就是我覺得粵語好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