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碎影

杯中碎影 變幻出誰的模樣?聚散出怎樣的心情?時間是調味大師,觀察角度是調溫計。回味無窮的是歲月。
正文

名牌消費父母觀

(2006-08-31 23:27:48) 下一個
名牌消費父母觀

這一代的孩子浸濡在濃鬱的商業氛圍中。十來歲開始,從電視、報刊、頻密的廣告宣傳信件、周遭老師同學那裏耳濡目染地極易學會追時髦。嗬嗬,不是全部,但是不少。這包括穿戴名牌時裝、用品,裝飾頭發(學校裏用發膠造型不是特例,染發、燙直發也不罕見),特別注意體型,崇尚瘦與曲線等等。這裏僅談穿戴名牌(大眾名牌)。
 
其實,對名牌的認同、追求本身從家庭經濟上講並不算是負擔。在這裏,吃穿費用在生活開銷中不算是大頭,而且商店經常用打折的方法促銷,很多時候名牌與非名牌的價格差別幾乎微乎其微。但身邊青少年對名牌的追求卻引來了我們這些家長們的思緒萬千。 一方麵,咱們家長們理解、肯定孩子的這種行為,對美的追求,於人於己都是好現象,總比邋遢、不修邊幅、不懂得生活情趣要強。欣賞名牌也有助於提升對美的鑒賞力,融入時代氣息,有青春活力。此外,每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發展出與父母輩不同的裝束風格,這是青少年追求獨立、尋找、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形象、表達自我、培養自尊、自我價值的重要過程。

另一方麵,咱們家長們也看到一味追求名牌的危害,它可能會令孩子舍本趨末,忘記內在美是一切美好的基礎,外在美比起內在美永遠都是廉價的道理。進一步地,孩子一味追求名牌是對審美的不負責任。美本是要用心挖掘的,不是名牌一樣可以尋得見美,就如同識人,非名人一樣會有驚人、感人之處啊! 不僅如此,咱們家長們還為孩子追求名牌深深地擔憂。一憂攀比,同學朋友之間比名牌,會發展成比家庭經濟社會地位,比虛榮、浮華,進而助長了驕奢之風或不該有的自卑感;二憂心思偏離正軌,偏重穿戴,影響學生以學為主的任務;三憂代溝越來越大,家長把握不住孩子喜好,為孩子買的衣裝孩子不喜歡、不穿,浪費精力、財力。

心思雖重,但做家長的前思後量地也必須有招應對。到底如何引導孩子追時髦呢,參考其他家長的建議,不妨試一試以下辦法:
 
(1)規定消費能力限度,一定價格範圍內可以考慮。避免孩子以金錢貴賤來攀比服裝。

(2)在商店打折得令你可以接受時帶孩子去購物。選擇去名牌專業店的outlet可能較適宜。
 
(3)繼續給孩子們吹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的風,以糾正偏離航向的歪風。

希望自己是一代開明的家長,又是一代認真負責的家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